子夏為莒父宰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子之為政,必須推行有漸,不可欲速以求目前之效。 子之為政,必須志量廣大,不可見些小事功便以為得。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莒父,是魯邑。速,是急速。小利,是小小便益。達,是通達。
昔者子夏為莒父邑宰,問政於孔子,孔子說:“為政之弊有二,躁急之人,方為其事而遽責其效,這是欲速之弊。子之為政,必須推行有漸,不可欲速以求目前之效。淺狹之人,狃於淺近而昧於遠大,這是見小之弊。子之為政,必須志量廣大,不可見些小事功便以為得。何也?蓋政以能達為貴,然必有漸而後可以達也。若欲速,則求治太急而無次第,欲其通達,反不能達矣,此所以不可欲速也。政之大成為期,所志大者,則小者有所弗顧也。若見小利,則其心已足而無遠圖,所得者小,而所失者大矣。此所以不可見小利也。”該子夏素有近小之病,故孔子以此教之,其實為政之道,不外於此矣。
摘自《我的搜狐》——菊花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