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自檢——你的言行潛移默化

1、態度不堅決,依孩子的情緒反應而定。 “教師對你好不好? “教師說你了沒有?”

自覺或不自覺間,媽咪的言行可逃不脫小機靈的法眼,察言觀色他(她)可有一手!記住,以下幾種表現是沒有益處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無形中會加重孩子的入園反應,延長孩子入園的適應時間:

1、態度不堅決,依孩子的情緒反應而定。一旦看到孩子情緒反應較大,哭求不停,立刻答應孩子停,過一二天再去,這樣反反覆覆適應加長;

2、依依不捨:不願離去、緊緊擁抱、表情痛苦、其場面甚至有生死別離之感受,這種不良情緒會加大送園時的難度,激活孩子的不良情緒,使入園更加困難。適應周期更長;

3、消極語言暗示,包括:

A、哄騙式承諾: 第一個接你、去一會就回家,當做不到時,而失信於孩子,帶給孩子你不喜歡他、不想要他的感受,因此而延長適應同期。

B、不當問題: 特別關心孩子在園情況,但導致消極語言暗示,如:

“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

“吃飽了沒有?”

“有沒有家裡的東西好吃?”

“教師對你好不好?”

“教師說你了沒有?”

這無形讓孩子感到幼稚園是一個不好的地方,一個恐怖的地方。

C、威脅式言語: 不聽話把你送到幼稚園,讓老師管你!不聽話,我就不來接你!這類言語將幼稚園描述成一種懲罰環境,加重孩子對園的恐懼。

因此,明智媽咪應當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表現可能是影響孩子入園適應期質量的最重要因素。

與寶寶道別正確做法:

1) 跟孩子道別,無論如何要越簡短越好。但也不要因為孩子好像主動投入活動之中的樣子,就悄悄地溜走。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簡短且甜蜜地說再見,這樣孩子會感覺舒服一點、快樂一點。拖拖拉拉、依依不捨的道別,反而不好。

2) 道別時,記得跟孩子說清楚你來接他的時間。像:“再見了,小寶貝。和老師好好的玩喔,我午睡之後來接你。”

3) 設計一個熟悉的道別儀式。有一個男孩跟媽媽說再見之後,就迅速跑向視窗,站在那裡目送媽媽離開,那時媽媽會向他揮手道別。另外一個小男孩每當母親在擁擠的教室里向他道別時就要流淚,後來發現如果他在走廊僻靜處先抱一抱媽媽,分手時就容易多了。

4) 假使你的孩子和你也是難捨難分,不如讓他自己設計一部分道別儀式。你可問“你想在大廳上跟我說再見?還是我們一起走到教室旁邊才說再見?”或是問他:“如果我們想到一個新的方法,再說再見就會比較容易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