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商

媒商

媒商,一是媒介素養,是現代社會公民基本素質之一,也是官員能力素養構成的重要部分;二是自媒體社交電商,是指通過QQ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搜狐新聞客戶端等平台運營自媒體而發展起來的社交電商。

基本信息

定義

媒商定義一:一個人的能力素養由多方面構成。一個成功的人,除了具備我們熟知的智商和情商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媒商。這裡的媒商就是媒介素養。
媒商定義二:“媒商”一詞,2014年11月由思想會創始人、新媒體運營與網際網路思維推廣者王曉剛提出並重新定義。媒商是指通過QQ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搜狐新聞客戶端等平台運營自媒體而發展起來的社交電商。

媒商(媒介素養)

一個人的能力素養由多方面構成。一個成功的人,除了具備我們熟知的智商和情商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媒商。這裡的媒商就是媒介素養。
面對媒體不會說話,是因為對媒體的特點、功能認識有誤區。
媒體是傳播平台,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可“鼓”,也可“呼”,喜歡言之有物的話。在新媒體時代,微博等草根媒體的生命力越來越強,對傳統媒體帶來衝擊的同時,也能產生巨大的輿論能量。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不適應、不習慣是必然的,受傷害也不意外。
慣於管控媒體,不能平視媒體。“應對”媒體本身的看法,或多或少帶有一種敵意,這反映出對媒體認識的錯位。
懂得語言傳播策略,熟知信息的傳播過程,了解媒介的訴求與傳播機制,會說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話;其次,對所發布的信息負有把關責任,既要滿足媒體和公眾的需求,又要對信息進行判斷、選擇,說適當的話;再次,要考慮客群的接受心理,懂得分場合說話。
via:2013.1.7環球時報《專家稱一些官員將言論失當責任推給媒體》簡介

簡介

隨著新媒體興起和社會輿論多元化發展,政府的執政環境發生深刻變化。而決策透明度的增加,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又加大了政府的輿論壓力。因此,對領導幹部來說,如何適應這種新形勢,學會和媒體,包括新媒體打交道,即儘快提升智商情商和媒商。
人的能力素養由多方面構成。有一種說法,一個成功的人,除了具備人們熟知的智商和情商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媒商。
十八大之後,新一代領導人率先垂範,要求轉作風,改文風。面對媒體,官員必須說實話,更要會說話。說實話,就是不說空話、少說套話、忌說假話;會說話則要掌握分寸、熟悉規律、把握語言策略。在新媒體時代里,媒商將是一個成功領導幹部的基本素質之一。

缺失現象

屢屢出現的“雷人官話”現象,折射出部分官員媒介素養缺失、執政理念失范。“雷人官話”被媒體廣為傳播後,讓一些幹部產生了“媒體恐懼症”,生怕禍從口出,或“三緘其口”,或“退避三舍”。這與其說是謹慎,不如說是不自信。這種不自信,從根本來說,還是官員缺乏必要的媒介素養所致。

成因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言為心聲,言語不當,除口誤外,主要是認識上存在誤區、表達上不講策略、行為上不夠成熟所致。
一些官員面對媒體不會說話,是因為對媒體的特點、功能認識有誤區。他們慣於管控媒體,不能平視媒體。“應對”媒體本身的看法,或多或少帶有一種敵意,這反映出對媒體認識的錯位。

評析

由於一些媒體記者的不專業,對報導對象的言論,根據需要剪裁,刻意炒作不當言論,導致報導對象的言論脫離特定語境,給當事人造成傷害。但一些官員由此將自己言論失當、能力不濟的責任一股腦地推給媒體,既不客觀,也於事無補。
媒體是傳播平台,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可“鼓”,也可“呼”,喜歡言之有物的話。在新媒體時代,微博等草根媒體的生命力越來越強,對傳統媒體帶來衝擊的同時,也能產生巨大的輿論能量。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不適應、不習慣是必然的,受傷害也不意外。
對領導幹部而言,媒介素養不僅是能力,更是一種心態。有平等的心態,才不會有“替黨說話還是替人民說話”的傲慢官腔;有尊重的心態,才不會有“沒時間跟你閒扯”的敷衍輕慢;有開放的心態,面對監督才能正視問題而不是列“記者黑名單”;有坦誠的心態,遭遇批評才會反躬自省而不是“誹謗定罪”,媒介是政府與公眾交流溝通的平台,對待媒體的態度,也就是對待公眾的態度,這是執政水平和執政理念的一個具體體現和檢驗。

建議

一個會對媒體說話的官員,懂得語言傳播策略,熟知信息的傳播過程,了解媒介的訴求與傳播機制,會說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話;其次,對所發布的信息負有把關責任,既要滿足媒體和公眾的需求,又要對信息進行判斷、選擇,說適當的話;再次,要考慮客群的接受心理,懂得分場合說話。
如果言論嚴重偏離民眾的生活認知與感受,自然無法讓公眾接受,甚至被“頂回去”。一個會說話的領導,不僅眼裡要有媒體,更要有民眾。這樣說話,才有對象意識。了解民眾的情緒和想法,是會說話的前提。

媒商(自媒體社交電商)

出現背景

微商出現以來,大量學生、小白領、全職媽媽湧入這個行業,不專業操作與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造成了微商行業的種種亂象,最讓人詬病的是廣告刷屏與無限代理。
業界對微商有著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魔鬼,說她是非法傳銷;另一種是天使,說她是電商的顛覆者,屌絲的造富機。
微商與傳銷的相似點:都是層級管理,不斷發展下線(代理),下線一般都是親朋好友,下線一般都要先購買商品;都是用輕鬆賺錢來作為宣傳口號。
微商與傳銷的不同點:所銷售的商品一般並非高價,多為面膜、服裝等消費頻率比較高的商品;根本目的是為了賣貨賺錢,不是通過詐欺賺錢。
然而,事實也不容樂觀。最近,各地警方頻繁破獲一些微商詐欺的案件。例如,7月合肥警方就破獲一起微信傳銷案:“自2014年以來,有人對外以上海某企業諮詢有限公司名義,夥同他人在某市各中小酒店,以發展“徽商城”的不同級別“代理商”為名,要求參加者繳納費用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初步估算涉案價值50萬元以上。”
微商的這種亂局非常危險,如果再這樣下去勢必會毀掉這個行業。
基於這種背景,思想會創始人、新媒體運營與網際網路思維推廣者王曉剛提出了“媒商”的概念。

基本定義

媒商,全稱“自媒體社交電商”,是指通過QQ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搜狐新聞客戶端等平台運營自媒體而發展起來的社交電商。

與微商的區別

媒商不靠廣告刷屏提高曝光度、不靠發展代理消化庫存。他們通過運營自媒體向大家傳遞專業知識、輸出價值,贏得大家的信任與喜愛,適時推薦大家需要的產品,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商品推薦售賣。媒商追求的是關係深度,不一定有很多的客戶,旨在將用戶的關係做深,維繫老客戶,提升購買頻率,形成持續的購買。媒商做人的關係是核心,維護老客戶是核心,提升復購率是核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