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頓,J.T.D.

英國哲學家,日常語言哲學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1924年在劍橋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去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講授哲學。1934年回到劍橋,取得碩士學位,其後一直在該校任教。1952年任哲學教授,繼承維根斯坦留下的教席,1968年退休。他在年輕時期主要接受B.A.W.羅素和G.E.摩爾的影響,1936年以前出版的著作,如《解釋和分析》、《心與物的問題》、《邏輯構造》等等,傾向於邏輯原子論的觀點。1936年後,贊同並接受L.維根斯坦後期哲學觀點,同年發表的《哲學中的迷惑》一文標誌著這種轉變。此後發表的大量論文,大部分收入其《他人的心》(1952)、《哲學和心理分析》(1953)、《悖論與發現》(1965)等書中。

威斯頓,J.T.D.

正文

英國哲學家,日常語言哲學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1924年在劍橋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去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講授哲學。1934年回到劍橋,取得碩士學位,其後一直在該校任教。1952年任哲學教授,繼承維根斯坦留下的教席,1968年退休。他在年輕時期主要接受B.A.W.羅素G.E.摩爾的影響,1936年以前出版的著作,如《解釋和分析》、《心與物的問題》、《邏輯構造》等等,傾向於邏輯原子論的觀點。1936年後,贊同並接受L.維根斯坦後期哲學觀點,同年發表的《哲學中的迷惑》一文標誌著這種轉變。此後發表的大量論文,大部分收入其《他人的心》(1952)、《哲學和心理分析》(1953)、《悖論與發現》(1965)等書中。
威斯頓在他的著述中主要探討哲學的性質問題。在早期著作中,他認為哲學的任務在於闡明“事實的終極結構”。在後期著作中,他認為哲學上的疑難問題在一定意義上類似於精神上的病症,哲學家的工作類似於心理分析學家的工作,可以把哲學看作一種排除哲學疑難的治療法。他指出,哲學的目的不是力圖發現某種不可捉摸之物,而是給人們指示走出迷宮的道路,也就是弄清楚哲學疑難產生的原因並消除它。
威斯頓與邏輯經驗主義者不同,他認為形上學有其積極的一面,因而不應被全盤否定。他認為,形上學命題既是令人迷惑的,又是有啟發性的,我們透過荒謬的哲學命題,能夠發現日常語言所掩蓋的事物的相同之處與相異之處。與牛津學派(見日常語言哲學)不同,他認為,哲學問題並非純然是語言問題,因而不可能通過用明確的辭彙和語句取代模糊的辭彙和語句去排除一切哲學混亂,也不能把日常語言的用法看作解決哲學問題的最高法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