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蕨

姬蕨

姬蕨,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3毫米,葉柄長22-25厘米,分布於中國南部省份,國外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姬蕨Hypolepispunctata(Thunb.)Mett.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2卷|姬蕨科Dennstaedtiaceae|姬蕨屬HypolepisBernh.|姬蕨Hypolepispunctata(Thunb.)Mett.
3.姬蕨 岩姬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圖版XVIII,9
Hypolepispunctata(Thunb.)Mett.inKuhn,Fil.Afr.(1868)120;C.Chr.Ind.Fil.Suppl.I(1913)116;Tard.-BlotetC.Chr.inFl.Indo-climeVII,ii(1939)101;H.Ito,Fil.Tap.Illustr.(1944)t.61;DeVol,FernsEastCentr.ChinainNotesBot.Chin.Mus.HeudeNo.7(1945)113;傅書遐,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1957)44頁,53圖——PolypodiumpunctatumThunb.Fl.Jap.(1784)337——PhegopterispunctataMett.inAnn.Lugd.Bat.I(1864)222——NephrodiumpunctatumDielsinEngl.u.Prantl.Nat.Pflanzenfam.I,iv(1899)117——DryopterispunctataC.Chr.Ind.Fil.(1905)287,excl.var.;CJgata,Ic.Fil.Jap.II(1929)t.74.

形態特徵

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3毫米,密被棕色節狀長毛。葉疏生,柄長22-25厘米,基部直徑3毫米,暗褐色,向上為棕禾稈色,粗糙有毛。葉片長35-70厘米,寬20-28厘米,長卵狀三角形,三至四回羽狀深裂,頂部為一回羽狀;羽片8-16對,下部1-2對,一般長20-30厘米,寬8-20厘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柄長7-25毫米,密生灰色腺毛,尤以腋間為多,近互生,斜向上,第一對距第二對約10-16厘米,第二對距第三對約7-8厘米,2-3回羽裂;一回小羽片14-20對,長6-10厘米,2.5-4厘米,披針形或闊披針形,先端漸尖,柄長2-4毫米,有狹翅,上先出,彼此接近或遠離,1-2回羽狀深裂;二回羽片10-14對,基部的長1-2.5厘米,寬5-11毫米,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圓而有齒,基部近圓形,下延,和小羽軸的狹翅相連,羽狀深裂達中脈1/2-2/3處;末回裂片長5毫米左右,長圓形,鈍頭,邊緣有鈍鋸齒,下面中脈隆起,側脈羽狀分枝,直達鋸齒。第三對羽片向上漸短,長10-13厘米,寬4-5厘米,長圓披針形或披針形。葉堅草質或紙質,乾後黃綠色或草綠色,兩面沿葉脈有短剛毛;葉軸、羽軸及小羽軸和葉柄同色,上面有狹溝,粗糙,有透明的灰色節狀毛。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裂片基部兩側或上側近缺刻處,中脈兩側1-4對;囊群蓋由鋸齒多少反捲而成,棕綠色或灰綠色,不變質,無毛。

地區分布

福建台灣廣東貴州等地區,生長於500-2300米。日本印度、印度支那、菲律賓、馬來亞、澳洲、紐西蘭、夏威夷群島及熱帶美洲均有分布。

相關物種

台灣姬蕨HypolepisaltegracillimaHay.
大姬蕨HypolepisgiganteaChing
亞光姬蕨HypolepisglabrescensChing
狹葉姬蕨HypolepisteneraChing
雲南姬蕨HypolepisyunnanensisChing

中醫中藥

姬蕨,別名:冷水蕨

來源:蕨類姬蕨科姬蕨Hypolepis punctata (Thunb.) Mett.,以全草、葉入藥。

生境分布: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性味歸經: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痛。主治燒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燒燙傷:鮮品全草搗爛,用洗米水或冷開水調勻,取汁外塗。

外傷出血:鮮嫩葉搗爛敷傷處,或用乾葉研粉撒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姬蕨科—碗蕨屬和姬蕨屬植物

碗蕨屬陸生中形植物。約有80種,主要分布於世界熱帶,向北到達亞洲東北部及北美洲。中國現有9種,大都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 姬蕨屬陸生大形植物。約有50種,為泛熱帶產,以新大陸熱帶較多,向南直達南非洲,向北到日本。中國現有6種,主要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