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妙香戲曲藝術論

作者介紹黃定,原中國戲曲學院教師,姜妙香入室弟子。 50年代末調入中國戲曲學校,擔任姜妙香教學助手。 黃定一生學習和傳播姜派(妙香)藝術近50年,是姜妙香得力的弟子。

內容介紹

紀念姜妙香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本書《姜妙香戲曲藝術論》通過姜妙香老先生的弟子及學生們對老先生的藝術及人品深刻的追憶,集中地介紹了姜先生的德與藝,使之“常把光芒照後賢”,從而使後人領略到一代宗師的藝術風格和處世風采。

作者介紹

黃定,原中國戲曲學院教師,姜妙香入室弟子。黃定上世紀40年代畢業於西北大學法商學院,因酷愛簡介藝術,於40年代拜著名小生薑妙香為師並“下海”。曾先後在華北平劇院、中國京劇院、總政京劇團擔任演員和編劇工作,50年代中期因病脫離舞台。50年代末調入中國戲曲學校,擔任姜妙香教學助手。60年代協助姜妙香總結演出教學經驗和撰寫談藝文章,並代師傳藝。70年代在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姜派代表劇目,並廣為傳播。晚年為姜妙香著書論說,從事《姜妙香唱腔選》、《姜妙香戲曲藝術論》的編訂工作。
黃定一生學習和傳播姜派(妙香)藝術近50年,是姜妙香得力的弟子。

作品目錄

序:姜妙香先生和我的友誼(俞振飛);
序二:懷念姜老(許姬傳);
對藝術高度負責的姜妙香先生(梅蘭芳);梨園聖人姜妙香(劉曾復);
姜老對京劇的重大貢獻——為紀念姜妙香先生誕辰百年作(吳小如);
善良誠篤的長者姜妙香先生(梅葆玖);憶姜妙香先生(劉迎秋)
緬懷良師益友姜妙香(王譽之);姜妙香的繪畫(劉葉秋);寫在牡丹花開時節(張琳);
常把光芒照後賢——憶姜妙香老師(閻慶林、黃定);高風跨俗芳香常在(劉雪濤);
梨園典範 我輩楷模(祝寬);你們要青出於藍勝於藍——懷念恩師姜妙香(楊小卿);
姜妙香先生和祖父蕭長華的友誼(蕭潤德);
茹姜兩家的四代友情——回憶姜妙香老先生(茹紹荃)
京劇小生宗師姜妙香先生(張春孝);我心目中的姜妙香先生(蔡正仁);
劃時代的小生大師姜妙香先生(葉少蘭);一出《玉門關》不解姜派緣(楊明華);
曲高和眾 博大精深——學習姜派藝術的點滴體會(於萬增);
我的自傳(姜妙香);名伶訪問記——姜妙香自述(得軒主);
(姜妙香):談談京劇小生的唱念;淺談小生的笑;談談京劇小生唱大嗓問題;
我所經歷的戲劇改革工作;談梅蘭芳的《洛神》;談梅蘭芳的《黛玉葬花》;
談梅派《奇雙會、哭監》;京劇怎樣演現代戲才像京劇——並和同行們談談心;
研究它、實踐它、豐富它——讀《梅蘭芳先生對戲曲表現現代生活的看法》;
追懷往事;回憶老友梅蘭芳;天南海北吐芳華——看電視《梅蘭芳》;談梅蘭芳遺屬;
歲末偶感;憶陳老夫子;譚門五代;
(黃定):談姜妙香老師的《四郎探母、巡營》;談姜妙香老師的《監酒令》唱腔;
談姜妙香老師的《玉門關》唱腔;談姜妙香老師的《奇雙會、寫狀》;
記姜妙香老師《借趙雲》身段譜;姜妙香年表;
菊壇有賴於這樣的“老黃牛”——記《姜妙香戲曲藝術論》編者黃定二三事(翁思再);
後記(黃大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