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照相

如此照相

姜昆、李文華兩位藝術大師於1979年創作並演出的對口相聲,作品有力地揭露了“四人幫”大搞形式主義的醜惡本質,說出了人們想說而不敢說的話,1979年由中央新聞紀錄製片廠製作成《笑》相聲專題節目錄像,姜昆時年29歲,李文華52歲。

基本信息

時代背景

如此照相如此照相
粉碎“四人幫”以後,整個文化藝術界蓬勃發展,老百姓都想衝破束縛,對文化藝術充滿渴望。當時,《帽子工廠》、《舞颱風雷》、《白骨精現行記》幾個相聲的出現,已經發出了信號:人們需要改革,人們的思想需要解放,整個中國人民需要一個新世界。作為一個年輕人,我也躍躍欲試。在創作過程中,我發現觀眾已經不滿足於對醜陋現象的表面刻畫,也不滿足於對當時“左傾”思想的簡單諷刺,人們需要深入挖掘的是到底是什麼使中國人愚昧了這么多年,是什麼鎖住了中國人的腳步。正是鑒於這種背景,我寫了《如此照相》這部作品。

創作過程

如此照相如此照相
粉碎“四人幫”之後不久,有一天,中央廣播說唱團的相聲演員姜昆和李文華去照相館照相,順便和攝影師聊起了天。攝影師說:“你們二位如果在‘四人幫’橫行時來照相,不先唱歌甭想照。”姜昆問:“為什麼?”攝影師說:“上級規定,顧客在拍照前,先得由攝影師領著高唱革命歌曲或語錄歌,照多少張相,唱多少歌。您猜怎么著,沒過幾天,攝影師病了,交給領導一張假條,上寫:喉頭髮炎,禁聲三天。敢情那都是唱的!”姜昆、李文華一聽,全都樂啦。通過這次和攝影師談話,他倆很受啟發,決定寫一段諷刺“四人幫”大搞形式主義的相聲。開始的時候,創作思路只局限在照相館的小天地里,作品顯得膚淺無力。初稿經過民眾討論,大家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建議他們應擴大視野。於是,他們的思路便衝出了照相館,把人們熟悉的那些形上學的東西藝術地再現出來,用層層削皮的方法,揭露矛盾的本質。

經過半年多的反覆加工和潤色,並六易其稿,相聲《如此照相》誕生了。初演後,他們聽到了許多不同意見:有的認為作品有力地揭露了“四人幫”大搞形式主義的醜惡本質,說出了人們想說而不敢說的話;有的認為“拿語錄找包袱兒,不要命了?”“先別說是不是毒草,膽子可不小!”

姜昆聽到後,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憑著自己的愛和憎來反映生活,不是憑著膽子去冒險的,權把那些冷言冷語當做磨刀石吧!我相信,只要是好鋼,這刀肯定是越磨越快的!”

台詞內容

作者:姜昆;李文華(1979)

甲:您大概喜歡照相吧?

乙:喲,您怎么看出來的?

甲:因為您這人形象很有特點。

乙:我們那兒比我好看的人倒是不多。

甲:好象哪個電影裡的演員象您。

乙:他們說我這和和氣氣的勁兒象孫喜旺。

甲:喜旺不如您。

乙:也有人說我象林道靜。

甲:你是男的,是女的?

乙:一誇我,我也鬧不清了,反正是個演員。

甲:我看過您不少照片。

乙:我愛照相嘛。

甲:前年,粉碎“四人幫”後幾天,您穿一套新的制服,照過一張相。

乙:那是紀念咱們獲得第二次解放照的。

甲:五八年,您穿著勞動布夾克,照過一張相。

乙:那是紀念大躍進我火線入黨照的。

甲:四八年,您穿一身工作服,照過一張相。

乙:那是紀念我參加革命工作照的。

甲:二八年,您什麼都沒穿,照過一張相。

乙:那是……我什麼都沒穿哪?

甲:上面寫著“周歲紀念”嘛!

乙:那時我剛一歲。

甲:反正你斷奶了。

乙:你提我小時候幹嗎?

甲:通過這可以看出照相是咱們生活中的一個樂趣。

乙:廣大人民都喜歡。

甲:既紀念生活中美好的畫面,又豐富了生活的內容。

乙:也很有紀念意義。

甲:您那幾張照片除去構圖優美、色調柔和以外,有個最大的特點。

乙:什麼呢?

甲:沒有一張是哭著的。

乙:嗐!誰照相都是笑模樣。

甲:嗯,我就不是。

乙:你哭著照?

甲:比哭還難看。

乙:什麼樣?

甲:呲著牙,咧著嘴,脖子沖南眼朝北。這樣兒。(表情)

乙:嗐!是比哭還寒磣。你怎么這模樣兒?

甲:我這模樣兒?你要是趕我那時候去照相館,照出來比我還難看。

乙:你什麼時候去的?

甲:林彪、“四人幫”大刮形式主義妖風的時候。

乙:那也不至於那樣兒啊?

甲:誰願意照那樣兒的相?那時候受林彪、“四人幫”的干擾,思想是非全都亂了。你拿大清早我進照相館來說吧,坐著好幾個工作人員,沒一人兒理我。

乙:你主動招呼。

甲:主動招呼也不理。

乙:客氣一點。

甲:怎么客氣?

乙:你這樣兒:“同志,勞您駕,我照張相。”

甲:(沖乙努嘴)

乙:同志,我照張相。

甲:——(努嘴)

乙:沖我努嘴乾什麼?

甲:這還是櫃檯里一位同志,偷偷跟我努的哪能。我順著方向一瞅,牆上有一張紙,上頭寫著四個字:“顧客須知”。

乙:什麼內容?

甲:我給你念念:“凡到我革命照相館,拍革命照片的革命同志,進我革命門,問革命話,須先呼口號,如革命民眾不呼革命口號,則革命職工堅決以革命態度不給革命回答。致革命敬禮。”

乙:真夠“革命”的。那時候是那樣,進門得這樣說:“‘為人民服務’,同志,問您點事。”

甲:“‘要鬥私批修’!你說吧!”

乙:“‘滅資興無’,我照張相。”

甲:“‘破私立公’,照幾吋?”

乙:“‘革命無罪’,三吋的。”

甲:“‘造反有理’,您拿錢!”

乙:“‘突出政治’,多少錢?”

甲:“‘立竿見影’,一塊三。”

乙:“‘批判反動權威’!給您錢。”

甲:“‘反對金錢掛帥’!給您票。”

乙:“‘橫掃一切牛鬼蛇神’!謝謝!”

甲:“‘狠斗私字一閃念’!不用了。”

乙:“‘靈魂深處鬧革命’!在哪兒照相?”

甲:“‘為公前進一步死’!往前走!”

乙:“為公前進一步死”,我這就完了?

甲:“那也不許‘為私後退半步生’!”

乙:我還回不來了!這不是搞庸俗化么!

甲:那時候可不能這么說。林彪、“四人幫”搞法西斯專政,誰敢這么說,輕則揪斗遊街,重則入獄判刑哪能!

乙:瘋狂鎮壓人民。

甲:外頭這兒剛完事,一進照相館,攝影師沖我……(努嘴)

乙:乾什麼?

甲:(努嘴)

乙:噢,讓你上那邊去。

甲:我一看,牆根前站著四個人。

乙:這是乾什麼?

甲:(低頭嘟囔)

乙:嘟囔什麼呢?

甲:默誦“老三篇”。

乙:照相得背“老三篇”?

甲:我一想,我也過去吧!

乙:你會背嗎?

甲:反正是默誦,我照著半個鐘頭一篇,站一個半鐘頭吧。

乙:好嘛。

甲:背完了,我說:“攝影師同志,我照相。”

乙:他怎么說的?

甲:(努嘴)

乙:這都什麼毛病?

甲:我一看這照相室真熱鬧。

乙:顧客不少。

甲:可沒一個照相的。

乙:那都乾什麼呢?

甲:練習照相姿勢呢。

乙:這普通照片還要什麼姿勢?

甲:攝影師告訴大家:“根據上級指示,所有照相的同志一律是標準姿勢。”

乙:什麼標準姿勢?

甲:這樣。(作手持語錄,僵硬的側頭姿勢)

乙:老人照相?

甲:也這樣。

乙:小孩照相?

甲:也這樣。

乙:這還真夠練一陣子的。

甲:所以一屋子人沒一個照相的,全都練這個呢。

乙:照相室改體操館了。

甲:旁邊有一位老大娘,練著練著覺得不對勁了:“同志,大娘這老胳膊老腿的,可有點頂不往,再練一會兒,大娘就不找你照了。”

乙:那找誰照?

甲:“找大夫照。”

乙:大夫?

甲:“照照 X 光看看骨頭折沒折?”

乙:嗐!趕緊給老太太照吧。

甲:攝影師同志一想:大娘這么大歲數了也是,可不這么照連膠捲都不給沖,我這也擔風險。“這么著大娘,您哪……”

乙:“我坐著就行。”

甲:“喲,那不行,那是追求舒適享受,容易出修正主義。”

乙:“那我站不住哇!”

甲:“我給您找根東西。”

乙:“捌棍兒。”

甲:“紅纓槍。”

乙:“拄紅纓槍?”

甲:“您別拄呀!”

乙:“我拿著。”

甲:“你扛著!再擺上個刺殺姿勢,我給您題上字兒:‘大娘銀槍刺青天’。”

乙:“嗯,刺完我上八寶山。”

甲:連著教老太太三個刺殺動作,再看老太太……

乙:照好了。

甲:抽筋了!

乙:多新鮮呀!

甲:好容易大娘照完,有一位顧客拿著票,這么著就過來了。

乙:怎么回事?

甲:打小落的毛病。

乙:噢,脖子歪。

甲:“同志,我照張相。”

乙:“您得來這姿勢。”

甲:“行。”

乙:“不行,脖子得轉過來。”

甲:人說了:“您當那么容易哪?我扎六年針都沒扎過來,您說轉就轉過來?湊合照吧!”

乙:快照吧。

甲:攝影師是個好心腸:“您看您脖子怎么非這么歪著。我看您這種情況得照顧,這樣吧,您拿著這本《紅旗》雜誌,照一張為革命而學習的相,既突出政治內容,又彌補了您的缺陷。”

乙:這倒是個好主意。

甲:結果照了一張這樣的相。(低頭看書的姿勢)

乙:這姿勢還不錯。

甲:不錯什麼呀?這位顧客連相片都沒取。

乙:怎么呢?

甲:光照腦門兒沒模樣兒。

乙:嗨!

甲:我在旁邊看不下去了:“攝影師同志,您能不能不加這些東西,生活照片加這么多內容,不大合適。”

乙:他怎么說的?

甲:又沖我一努嘴兒,我一看,又是一張“顧客須知”:“本照相館特規定二十個不照,請革命顧客遵照執行。”

乙:嗬,這二十個不照什麼內容?

甲:“側面相不照、逆光相不照、燙髮不照、梳小辮子不照、帶紅領巾不照、穿舞蹈服裝不照、穿花衣服不照、眼睛小一點兒不照、鼻子高一點兒不照……”

乙:你等等,鼻子高怎么不照?

甲:估計大概鼻子高容易引起裡通外國的嫌疑。

乙:啊?你也是胡聯繫。

甲: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呀!

乙:你問問。

甲:攝影師說:“你這都不理解,這裡有政治原因。”

乙:什麼政治原因?

甲:“您想這不是明擺著嗎?這是因為……那什麼……我們也稀里糊塗。”

乙:他也說不清楚。

甲:後來我一聊,他也說出點理由。

乙:逆光相為什麼不照?

甲:逆光相發黑,象徵著黑暗。

乙:挨得上嗎!帶紅領巾?

甲:那是復舊。

乙:穿花衣服?

甲:那是低級趣味。

乙:燙髮?

甲: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乙:梳小辮兒?

甲:缺乏革命精神。

乙:梳髻兒?

甲:政治上幼稚。

乙:梳纂兒?

甲:封建社會的殘餘。

乙:嘿!那女同志只有剃禿頭啦?

甲:也是無巧不成書,這時候,進來兩位姑娘,腰系大皮帶,腳蹬大馬靴,一人剃一個鋥光瓦亮的光頭!

乙:嘿!

甲:“攝影師同志,我們倆要照一張革命造反光頭像。”

乙:這給照嗎?

甲:照啦!倆姑娘前腳出了照相館,後腳進了瘋人院。

乙:怎么回事?

甲:一打聽,敢情是神經病。

乙:我說呢,正常人沒有這么乾的。

甲:我一看,這地方比電影院可強多了。

乙:怎么?

甲:當時電影院就那八個電影來回倒。

乙:這兒呢?

甲:這么會兒我看了四五出新戲了!

乙:對啦,又是喜劇。

甲:不,也有悲劇。

乙:怎么有悲劇?

甲:倆新婚夫婦,要照結婚照,笑不嘰兒地坐那兒。

乙:青年人高興嘛。

甲:“不許笑!上邊規定結婚相不許嘻皮笑臉,你們為革命而結婚,為鬥爭而結合,要想到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要為他解放他們而照結婚相。”

乙:這結婚相還具有歷史性意義了。

甲:兩人嚴肅起來,照了一張。

乙:好嘛!

甲:倆青年進來時圓臉兒。

乙:出去呢?

甲:改長臉了,女的直埋怨男的:“你瞧你照相那模樣兒,撇著嘴跟受多大委屈似的,人家笑,那嘴角兒都衝上,你倒好,擰著。照結婚相有你那模樣兒的嗎?”

乙:男的趕緊安慰吧!

甲:“其實我也知道我那樣兒不好,想按你要求改,我一看你那模樣兒。”

乙:怎么樣?

甲:“你還不如我呢!”

乙:嗐!

甲:女的一聽:“咱們走吧!”

乙:快回家吧!

甲:“上法院吧!”

乙:乾什麼?

甲:“咱離婚算了!”

乙:離婚了。

甲:雖然這是氣話,可為照相吵了一架,您說這是不是悲劇?

乙:形式主義害人不淺。

甲:我一看這情況,原來如此!我乾脆……

乙:你照吧!

甲:我走吧。

乙:怎么走啦?

甲:早上八點來的,現在都四點半了。

乙:溜溜兒一天。

甲:剛到門那兒,有人把我攔住了。(努嘴)

乙:又乾什麼?

甲:我一看,噢,下班了,顧客、職工站成一排,跳忠字舞。

乙:對,這是“晚匯報”的一種形式。

甲:不行啊,我肚子這兒“咕嚕咕嚕”直叫喚。

乙:趕緊上對過兒食堂買點兒吃吧!

甲:“同志,我餓了一天了,您等我上對過兒買倆包子吃。”

乙:那就買去吧。

甲:“你什麼出身?這是忠不忠的問題,你怎么偏這時候吃?”

乙:得,還給上綱了。

甲:我一想,我跳吧!(跳舞)

乙:還真不錯。

甲:知道什麼意思嗎?(動作)

乙:拿起刀槍。

甲:(動作)

乙:狠打黑幫。

甲:(動作)

乙:文攻武衛。

甲:(動作)

乙:奔向前方。

甲:(動作)

乙:放眼全球。

甲:不對。

乙:高瞻遠矚。

甲:不對。

乙:放眼世界!

甲:不對。乙:你這兒幹嗎呢?

甲:我瞧那包子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