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昆法師

如昆法師

如昆法師俗名王重人,於民國六十六年在高雄出生,自小在佛教的環境中成長,種下與佛法的因緣。民國八十二年國中畢業後,即至中壢圓光佛學院就讀,開啟了法師正統佛教教育的學習歷程。如昆法師擔任大慈山彌勒講堂第二任住持,會遵循常照法師的遺願,並靠著彌勒菩薩及常照法師的護祐與加持,一定能夠帶領道場朝往更好的方向,希望彌勒道場的眾皈依弟子,能安心的跟隨如昆法師的領導,繼續護持道場,完成法師的遺願。在當時的院長上真下華長老的諄諄教誨下,法師更堅定了想要弘揚浩瀚佛法的心愿,於八十三年十月依止院長真華長老座下剃度,法號如昆;法師以十七歲的年紀發願出家,自此在真華長老的耳濡目染下,在解行上有更深的體悟。

基本內容

如昆法師俗名王重人,於民國六十六年在高雄出生,自小在佛教的環境中成長,種下與佛法的因緣。民國八十二年國中畢業後,即至中壢圓光佛學院就讀,開啟了法師正統佛教教育的學習歷程。

一年後,轉至新竹的福嚴佛學院繼續學業。在福嚴就讀期間,法師持續接受佛教教育的薰陶,整個人沐浴於佛教的環境中,每天的生活作息都順應著佛教的儀軌,也使法師思考著,是否要將未來投身於佛法的弘揚,替眾生服務。

在當時的院長上真下華長老的諄諄教誨下,法師更堅定了想要弘揚浩瀚佛法的心愿,於八十三年十月依止院長真華長老座下剃度,法號如昆;法師以十七歲的年紀發願出家,自此在真華長老的耳濡目染下,在解行上有更深的體悟。

法師以出家人的身分,遵循成年男子的義務,於八十六年至軍中服役兩年。服役期間,法師不忘精進佛法,休假時仍不辭辛勞的往返於佛學院,親近長老。而服役的經驗,更讓法師體悟到眾生的悲苦,也增長了法師應對進退的智慧。

退伍後,八十九年四月至苗栗法雲禪寺受三壇大戒,這次的受戒,給法師有更多的機會與同參道友互相交流,建立與同期受戒師兄弟的情誼。六月,法師又有殊勝的因緣,至美國法雲寺禪學院依止上妙下境長老學習佛法。妙境長老以修習瑜伽師地論著名,能有機會跟隨長老深入學習此法門,奠定了如昆法師往後弘揚彌勒淨土法門的基礎。同時,如昆法師也跟著寺內的其他同學一起作唯識典籍的校對工作,將彌勒菩薩的唯識思想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民國九十一年後,如昆法師回台跟隨上常下照法師。由於法師學養兼具,加上不凡的談吐與氣質,協助常照法師,使彌勒講堂能和更多的信眾結緣。

對於大慈山彌勒道場的未來發展,彌勒道場的上演下慈法師表示,常照法師曾稱讚如昆法師智慧高超,勝過常照法師自己十倍以上,而且應對進退很穩重,常照法師在生前即有意培養如昆法師主持道場,因此積極的訓練他講經與眾生結法緣;待時機成熟,常照法師卸下住持道場的重擔給如昆法師,放心的上生兜率。

如昆法師擔任大慈山彌勒講堂第二任住持,會遵循常照法師的遺願,並靠著彌勒菩薩及常照法師的護祐與加持,一定能夠帶領道場朝往更好的方向,希望彌勒道場的眾皈依弟子,能安心的跟隨如昆法師的領導,繼續護持道場,完成法師的遺願。然而,如昆法師接任住持的首要重任,就是將大慈山彌勒道場落成。常照法師在世時,各方信眾的護持下,已完成外觀的建設,然內部的工程卻仍然延宕未動工,如昆法師帶領弟子建設的路程艱辛,急需十方信眾護持,讓大慈山成為台灣弘揚彌勒法門的聖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