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子胡同

如今,提起奶子胡同,只有上點兒歲數的老人知道了。 奶子胡同是清朝才有的,這和奶子府有關。 奶子胡同的變化,是清亡而皇家奶媽和末代皇帝一起出宮之後的事情了。

如今,提起奶子胡同,只有上點兒歲數的老人知道了。從老地圖上看,它在鞭子巷頭條到四條中間,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胡同。鞭子巷,是當初做鞭梢的地方,明朝就有的老胡同,在《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里有記載。奶子胡同是清朝才有的,這和奶子府有關。奶子府,早在明朝就有,不知為什麼這條胡同到清時才出現,也許,到清時才想起將奶媽集中一起便於管理吧。要說那時設的衙門,真是五花八門,亂花迷眼,為了給宮裡面的皇子皇女們餵奶,還要專門成立奶子府。據說,明朝時奶子府歸錦衣衛管,大概起碼也得是個處級單位,中央直屬,專管餵奶,名分可笑,來頭不小。
每年四個仲月,即陰曆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從京城剛剛生了孩子的婦女中篩選20名,年齡必須在15歲到20歲之間,其中生男孩子的和生女孩子的婦女各10名,進奶子府待命,生女孩子的婦女餵皇子奶,生男孩子的婦女餵皇女奶。這20名便成為了終身乳母,勢力隨奶水滋潤,身份了得。另外,每季度再選乳婦40名,進奶子府備用,這叫做坐季奶子。再選80名乳婦,登記在冊,隨叫隨到,這叫做點卯奶口。你想想,奶子府要管著如此繁雜的挑選工作,還得管理從終身乳母、坐季奶子到點卯奶口,這樣從初級、中級到高級的三級奶媽,工作量不比現在的人浮於事的處級部門小。
奶子胡同就這樣應運而生,是住奶媽的地方,我猜想是住那些點卯奶口和年紀大餵不了奶的坐季奶子的婦女,起碼住了一個朝代,說是皇家奶媽一條街,一點兒不為過。奶子胡同的變化,是清亡而皇家奶媽和末代皇帝一起出宮之後的事情了。北京地名的形成,很有意思,看似是無形之中甚至是約定俗成形成的,其實,在其形成的過程和背後,都有當時政治經濟無形的手在作用著,歷史的痕跡總會或明顯或不明顯地刻印在地名的肌理里。法國著名現代思想家列斐伏爾說的話證明了這一點,他說地景中不露痕跡地顯示著昔日過程,“空間一向是被各種歷史的、自然的元素模塑鑄造,這個過程是一個政治過程。空間是政治的,意識形態的。”
奶子胡同存活過了“文革”時期,是因為奶媽屬於無產階級勞動人民,是“文化大革命”中依靠的對象。因此,胡同到了1981年,才改名錦繡中巷。這條胡同名的變遷過程,是不是也印證了列斐伏爾的理論?
前幾年,修兩廣大街的時候,錦繡頭條、二條和三條的絕大部分被拆了,只留下三條東頭幾戶和錦繡國小校,奶子胡同便也隨之消逝了。但是,這么說也並不完全準確,因為國小校的西牆根兒,原來就是奶子胡同的東側,也就是說,雖然奶子胡同兩側原來奶媽住的院子一間沒剩地都被夷為平地,但緊靠南頭盲腸般這一小骨節兒,作為奶子胡同的象徵,光禿禿的,還標本似地殘存著,無語話夕陽。
想當年,這條胡同起碼要住80名候補奶媽,大小院落應該不少,附近正經的四合院也該不少。還有,民國期間好幾位梨園行的,如梅蘭芳和李多奎就在鞭子巷三條和頭條住過,一位姓孔的給戲班子拉二胡的琴師,也曾住在奶子胡同,奶子胡同也應該算是風風光光過的!
一條胡同消失了,一段歷史也就消失了。誰知道曾經有這樣一條胡同,雖然不起眼,雖然不那么長,卻是與皇子和公主“水乳”相連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