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來臨

基本信息

【名稱】

女英雄來臨(寓言畫)

【作者】

溫琴佐·丹迪尼

【時間】

17世紀40年代後半期

【分類】

繪畫,油畫

【材質】

畫布油畫

【規格】

90×110厘米

【收藏地】

義大利,佛羅倫斯,莫齊·巴爾迪尼宮畫廊

【作品簡介】

這幅不為人知的作品是為這次展覽專門修復後在此展出的,朱塞佩·康泰利認定它是溫琴佐·丹迪尼青年時期的傑作之一。將這幅畫同彼得拉亞別墅的《尼俄柏的欣喜》(現存佛羅倫斯畫廊的倉庫)相比很方便,後者是溫琴佐從羅馬遊學回來後在1637年到1638年為洛倫佐·德梅迪奇創作

女英雄來臨女英雄來臨
的。這裡的這位老人很像《尼俄柏的欣喜》中正中間的帶皇冠的主教,而女人的形象從輪廓上看就是那位奉獻的姑娘的翻版。就近觀察看,她同紐約格拉西收藏的《跳入水中的摩西》中雙手合十、跪倒在地的猶太年輕姑娘很相象。畫家深受他的哥哥、同時也是他的第一位老師的切薩雷的影響,因此,這幅作品與上述繪畫淵源很深,此外還可以加上被認為作於40年代後半期的佛羅倫斯私人收藏的《聖安娜》。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這種帶著溫柔感情、輪廓清晰的女性形象不斷出現在丹迪尼的作品中,比如私人收藏的《祈求撒拉原諒的夏甲》以及《以斯帖的昏迷》,後一幅畫在倫敦古董市場上曾被認為是圭多·卡尼亞奇的學生的作品(1990年),之後又被認為是切薩雷·丹迪尼的學生的作品(1991年),後來我才認定它出自溫琴佐·丹迪尼之手,並將這一論斷告訴了山德羅·貝萊西。這幅畫的主題神秘,至今還是未解之謎,這樣的主題很少見,一般認為是聖經中的一個場面。年輕漂亮的女人手裡拿的酒杯,或說罐子,讓人聯想到一般畫像中的克萊奧帕特拉、索福尼斯巴、阿爾特米西亞,但正如瑪里萊娜·卡喬爾尼亞向我指出的,這幅畫的主題確實無法確定。簡樸的格調讓人猜測這是一幅道德寓言畫,很可能隱寓要為精神財富而放棄物質財富,這一主題同畫中女英雄的動作相符,她讓金項鍊落到容器里,換得的是放在桌子左邊的一把可憐的豆子。在丹迪尼的作品中,題材特殊並不讓人吃驚,他經常涉及一些不怎么常用的隱晦的主題。在羅馬,1635年和1636年,他同彼得羅·達科爾托納(1596年生於科爾托納,1669年卒於羅馬)——有材料說他是後者的學生——以及傾向於古典主義的科爾托納的畫家們來往頻繁,其中包括羅馬內里(維泰博,1610—1662年),還有普桑(1594年生於萊桑德利,1665年卒於羅馬)和非正統的普桑派畫家們(阿坎福拉,1994年)。毫無疑問,他的作品的簡樸的格調和表現筆觸的極端嚴肅,正是由於他在羅馬結交了這些藝術家,他的哲學傾向和思考使他的畫和他的哥哥切薩雷的畫有所不同,起初他和哥哥共同開設一個畫店,後來兩人分開,據他的傳記記載,這是因為“兩人不和”。正是在自然主義者喬瓦尼·塔爾焦尼·托澤蒂寫的珍貴傳記中,溫琴佐的畫被描寫為比他哥哥的畫更舒緩、更正派和發人深思,並明確指出,“在畫女人像時不像切薩雷那樣畫大面積的裸體”(傳記1988年由貝萊西出版)。這些方面也表現在這幅《女英雄來臨》中,這些方面同他虔誠的精神相吻合,正是由於這種虔誠,他成為薩沃納羅拉的最熱情的追隨者之一。薩沃納羅拉是多明我會的修士,畫家看重他純潔的天主教的道德理念而不是死板的教義,並作為聖物收藏了這位修士的僧袍,為此被宗教裁判所傳喚,在法庭上他發了偽誓。
埃莉薩·阿坎福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