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平衡木

女子平衡木

平衡木運動起源於公元前的羅馬時代,需要運動員在一根橫木上做出一連串的舞蹈與翻騰動作。

基本信息

概述

女子平衡木女子平衡木

平衡木是女子體操項目之一,1952年第15屆奧運會開始,列為比賽項目。平衡木在18世紀起源於德國,既而傳往歐美各國。平衡木表面狹窄,對運動員完成動作的準確性和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平衡木的動作包括各種跳步、轉體、波浪、平衡、造型及技巧翻騰,並組成成套動作。到20世紀80年代,平衡木運動發展迅速,自由體操中的大量動作被移植到平衡木上完成,平衡木運動已由動靜結合發展成以動為主,難中求穩的競技項目。奧運會平衡木決賽每隊最多2名隊員參賽,只有團體賽中成績前8的運動員才有參賽資格,只比自選動作。1992年奧運會開始,團體分不帶入單項,僅以自選動作的得分判定名次,滿分10分。
平衡木長5米、寬0.1米、木高依需要可升可降,正式比賽高度為1.2米。平衡木有完成時間的限制,對於成套的動作難度和空中技巧串均有嚴格規定。

發展歷史

體操成為專門的體育比賽活動,特別是成為競技性體操,經歷了一段發展與完善的過程。
以奧運會體操比賽記載為例,1896年第1屆雅典奧運會,設立了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和單槓項目,還有爬繩。但沒有自由體操項目,也只有男子體操比賽。
在以後的奧運會上,體操比賽先後增設了火棒操(後改為輕器械體操)、瑞典式體操、歐洲式體操等體操比賽。1932年洛杉磯第10屆奧運會上,增設了自由體操,使競技體操初具規模。1936年的柏林第11屆奧運會上,體操比賽才真正形成目前的男子6項比賽;輕器械體操、瑞典式、歐洲式等體操比賽則從男子體操比賽中取消。這次奧運會還開設了女子體操比賽項目,但女子比賽項目的完善與定型是在1960年的第17屆羅馬奧運會才完成的。
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藝術體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2000年,第27屆悉尼奧運會,蹦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比賽場地

平衡木高度1.25米,長5米,寬10厘米。

比賽規則

女子平衡木女子平衡木

奧運會女子平衡木比賽一套平衡木動作的時間不能超過1分30秒。計時從運動員踏板起跳或墊子起跳開始,當運動員結束平衡木成套動作接觸墊子時停表。當規定時間剩10秒時給第一次信號,90秒時給第二次信號。如果在第二次信號響時下法落地,不扣分。如果在第二次信號響後下法落地,將對成套動作逾時判定予以扣分:
2秒或更少扣0.10分
多於2秒扣0.30分
運動員從器械上掉下,成套動作被中斷,允許有10秒的間斷時間,間斷時間不計算在成套動作的總時間內。如果運動員未能在10秒時限內重新上平衡木,則成套動作終止。

中國著名選手

楊波(1988年義大利國際體操大賽平衡木冠軍,1990年比利時世界盃平衡木冠軍)
莫慧蘭(1995年鯖江世錦賽平衡木冠軍)
凌潔(1999年天津世錦賽平衡木冠軍)
范曄(2003年體操世錦賽冠軍)
劉璇(199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獲高低槓冠軍、1993年,北京第七屆全運會,獲女子團體冠軍、1995年5月,中國杯國際體操賽女子個人全能比賽,獲女子平衡木、自由體操和女子個人全能冠軍、1997年5月,韓國第二屆東亞運動會體操比賽,獲女子個人全能和平衡木冠軍、1998年4月,加拿大世界盃體操系列賽加拿大站的比賽,第一次獲得世界盃賽女子高低槓冠軍、1998年9月,天津中國杯國際體操賽,獲女子團體冠軍、1998年12月,泰國曼谷第13屆亞運會體操比賽,獲女子團體冠軍,女子個人全能和女子平衡木冠軍、2000年悉尼奧運會平衡木冠軍)
眭祿(2011年東京世錦賽冠軍)
鄧琳琳(2009年倫敦世錦賽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冠軍)

成套動作

成套價值由以下各種動作種類組成:

*技巧動作包括:

手撐類動作

空翻類動作

*體操(舞蹈)動作:

跳步(leap、jump和hop)

轉體

身體晃動

支撐類動作(站立類/坐撐類/腹/背撐類)

計分規則

特定要求(D組)

1、一個至少由兩個不同的跳步組成的體操串,其中一個是開度超過180的跳步(只能是縱木方向)。

2、單足的立轉動作。

3、至少由兩個技巧動作組成的技巧串,其中一個為空翻。

4、不同方向的技巧動作(向側/前,向後)(向側與向前被認為是相同的方向)

5、下法: 無下法及A或B組下法:無加分

C組下法:加0.3

D組及以上:加0.5

其中第1/3/4條特定要求必須在木上完成

連線價值(D組)

只有直接連線才能獲得連線加分

連線加分將被加入到A分中

加分形成條件

0.1 0.2

兩個技巧動作連線-不包括下法

C+C/D C+E

B+E D+D

三個技巧動作連線,包括上法和下法(下法必須至少為D組)

B+B+D B+B+E

C+C+C(其中兩個動作可以相同)

B+C+D

混合串(體操+技巧動作)

C+C組動作或更高(不包括下法)

-相同的技巧動作在連線中可以做兩次並獲得連線加分,但第二次做這個動作不承認其難度價值(不算入8個最難動作)

技巧動作(B組)

平衡木

平衡木

並腿後手翻(小翻)

後手翻兩腳依次落(後手翻)

踢腿後手翻

踺子

並腿前手翻

前手翻兩腳依次落

允許在成套和下法中完成兩次以獲得連線加分

編排扣分 (D組)

1、做上法前多於一個動作(比如踺子+小翻+拉拉提上之類) 扣0.3

2、上法不是難度表上的動作 扣0.1

3、多於一次的雙足轉180轉換方向,或者多於一次的跳成俯撐 扣0.1

4、沒有充分利用器械:-缺少近木類動作 扣0.1

5、沒有下法 扣0.3。

如果在下法的翻騰(橫軸翻騰)動作沒有開始就從器械上落下摔倒,或者完全沒有嘗試做下法(直接腳尖落地或者腳尖落地後摔倒)

例一:踺子+跳下

扣分方法:

1:沒有滿足特定要求

2:沒有難度價值(8個難度動作中沒有下法,只能算7個難度動作)

3:扣1.0的失誤分(E組)

4:扣0.3的編排要求分-從最後得分中扣除(D組)

如果在下法的翻騰(橫軸翻騰)開始後落地並摔倒

例二:踺子+後空翻(落地摔倒)

扣分方法

1:沒有滿足特定要求

2:沒有難度價值(8個難度動作中沒有下法,只能算7個難度動作)

3:扣1.0的失誤分(E組)

藝術扣分(E組)

失誤

-缺乏節奏變化

- 沒有信心完成成套動作

- 成套音樂節奏/韻律變化不足 扣0.1

- 成套動作缺乏藝術表現,有以下幾點 扣0.1

*動作間沒有通過具有原創性的舞蹈來表達

*不符合選手的個性和舞蹈動作不符合體操形態學

– 在與音樂配合的舞蹈動作中使用了不適當的姿態等 扣0.1

10.7

第三次助跑完成上法,或者並不是因為上法而接觸到踏板 扣1.0

使用了腿橫向擱在木上的多餘支撐 扣0.3

因增加多餘的支撐而違反動作技術要求 扣0.3

為防止落木而用手扶木 扣0.5

為保持平衡而多用動作(哎呀!就是小/中/大晃) 扣0.1/0.3/0.5

連線中斷(暫停超過2秒) 扣0.1

體操動作的準備時間過長 扣0.1

連線節奏感差 扣0.1

10.8

落木動作算分方法

技巧或舞蹈動作失誤(必須重新回到器械上才能根據情況判定是否承認難度)

-落木時(動作完成)單足或雙足或在木上-承認難度價值

-落木時(動作完成)單足或雙足或沒有在木上-不承認難度價值

上法

-只有踺子能做為上法動作的連線

-在成套中還可以再做上法類動作(如果上法時滾翻/手倒立/支撐時),但其動作難度只承認一次。

支撐

-支撐必須保持2秒才承認其難度價值

若支撐動作沒有保持購2秒時間,則按照難度表上的相同標準動作(支撐夠2秒)為基準降一級

-在一個技巧串中支撐類動作可以接技巧類(空翻)動作形成連線串並獲取連線加分。

-XX和xx在完成時如果手倒立沒有沒有保持夠2秒將被降一個難度等級。

ONODI類動作

-ONODI類和alba空翻類動作被認為是向前的動作

-ONODI類動作在技巧串中可以用做第一或第二個動作以獲取連線加分

-ONODI成TIC TOC在技巧串中只能被放在最後一個動作並被認定為和onodi是相同的動作

舞蹈動作

所有舞蹈動作(無論單足還是雙足舞蹈)不能被承認為難度動作。

雙手的支撐位置

進行 動作時雙手必須成縱向支撐,如果手成橫向支撐,則動作難度降一級。

縱木支撐時雙手靠近 左手 右手

I I I I I*l l l l l *(用這個方式表現圖形,我真的很有創造力)

V V V V

I I I I

(雙手儘可能靠近,但不能交叉)

縱木支撐時雙手呈前後撐位

I I I I I

V V

I I

*

*

*

I I I I I

V V

I i

以上兩種手撐方式為正確支撐手位

著名冠軍

我國冠軍

楊波(1988年義大利國際體操大賽平衡木冠軍,1990年比利時世界盃平衡木冠軍)

莫慧蘭(1995年鯖江世錦賽平衡木冠軍)

凌潔 (1999年天津世錦賽平衡木冠軍)

范曄(2003年體操世錦賽冠軍)

劉璇(199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獲高低槓冠軍、1993年,北京第七屆全運會,獲女子團體冠軍、1995年5月,中國杯國際體操賽女子個人全能比賽,獲女子平衡木、自由體操和女子個人全能冠軍、1997年5月,韓國第二屆東亞運動會體操比賽,獲女子個人全能和平衡木冠軍、1998年4月,加拿大世界盃體操系列賽加拿大站的比賽,第一次獲得世界盃賽女子高低槓冠軍、1998年9月,天津中國杯國際體操賽,獲女子團體冠軍、1998年12月,泰國曼谷第13屆亞運會體操比賽,獲女子團體冠軍,女子個人全能和女子平衡木冠軍、2000年悉尼奧運會平衡木冠軍)

眭祿(2011年東京世錦賽冠軍)

鄧琳琳(2009年倫敦世錦賽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冠軍)

提起中國女子體操,不少人會首先想到高低槓。其實,平衡木與中國女子體操的緣分同樣不淺。

早在1981年世錦賽,中國選手就表現出不俗的平衡木技藝,陳永妍、吳佳妮分獲亞軍、第三名。1990年世界盃體操賽,楊波以9.950分的高分技壓群芳,成為中國體操第一位平衡木世界冠軍。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體操單項決賽 ,奪得高低槓冠軍的小將陸莉乘勝追擊,摘取平衡木銀牌,這是中國體操健兒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平衡木獎牌。8年後的悉尼奧運會,大器晚成的劉璇以一套無與倫比的高難度動作為自己的體操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同時成為中國體操歷史上第一位平衡木奧運冠軍。這些年來,楊波、莫慧蘭、劉璇、凌潔、孫曉姣、范曄、李婭、鄧琳琳、睢祿等9人先後11次奪得“三大賽”平衡木冠軍,中國選手也成為平衡木賽場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在丹麥阿胡斯舉行的世界體操錦標賽,中國女隊出人意料地擊敗美國隊,歷史上首次坐上團體冠軍寶座。這次決戰,中國女將正是在第三個比賽項目——平衡木,以過人的表現一舉扭轉劣勢,為最終奪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過,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與禍福,我國的女子體操平衡木選手——皆來自湖北黃石的程菲、李珊珊,最終還是逃避不了失去2008年北京奧運會平衡木金牌的歷史事實。

歷屆奧運冠軍

程菲程菲
1952 博恰羅娃 蘇聯

1956 凱萊蒂 匈牙利

1960 博薩科娃 捷克

1964 查斯拉維斯卡 捷克

1968 庫欽斯卡婭 蘇聯

1972 科爾布特 蘇聯

1976 科馬內奇 羅馬尼亞

1980 科馬內奇 羅馬尼亞

1984 薩博 羅馬尼亞

1984 帕烏卡 羅馬尼亞

1988 希利瓦斯 羅馬尼亞

1992 李申科“獨立國協”

1996 米勒 美國

2000 劉璇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04 波諾爾 羅馬尼亞

2008 肖恩·詹森 美國

2012 鄧琳琳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屆世錦賽冠軍

李珊珊李珊珊
1974 圖里謝娃 蘇聯

1978 科馬內奇 羅馬尼亞

1979 采爾娜 捷克斯洛伐克 (今捷克共和國)

1981 格瑙克 民主德國(今德國

1983 莫斯捷潘諾娃 蘇聯

1985 希利瓦斯 羅馬尼亞

1987 多布蕾 羅馬尼亞

1989 希利瓦斯 羅馬尼亞

1991 博金斯卡婭 蘇聯

1992 茲梅斯卡爾 美國

1993 米洛索維奇 羅馬尼亞

1994 米勒 美國

1995 莫慧蘭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6 科切特科娃 俄羅斯

1997 高吉安 羅馬尼亞

1999 凌潔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01 拉杜坎 羅馬尼亞

2002 波斯特爾 美國

2003 范曄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05 柳金 美國

2006 克拉斯尼安斯卡 烏克蘭

2007 柳金 美國

2009 鄧琳琳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10 波爾加拉斯 羅馬尼亞

2011 眭祿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13 穆斯塔芬娜 俄羅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