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蘭伯爵

奧克蘭伯爵,英國貴族,全稱“喬治・艾登,第一代奧克蘭伯爵與第二代奧克蘭男爵” (George Eden, 1st Earl of Auckland, 2nd Baron Auckland)(1784年 � 1849年1月1日)英國政治家,英屬印度總督。

簡介

英國貴族,全稱“喬治・艾登,第一代奧克蘭伯爵與第二代奧克蘭男爵” (George Eden, 1st Earl of Auckland, 2nd Baron Auckland)(1784年1849年1月1日英國政治家,英屬印度總督。

生平

威廉・艾登,第一代奧克蘭男爵之子,就讀於牛津大學1809年加入bar。因為他的哥哥1810年溺斃在泰晤士河1814年他父親去世他成為第二代奧克蘭男爵,他在英國上議院支持改革黨。1830年他任貿易大臣和master of the Mint。在1834年1835年他擔任了幾個月的海軍大臣。他任命威廉・霍布森為紐西蘭第一任總督,後來1840年霍布森以奧克蘭伯爵的名字為他發現的城市奧克蘭命名。
1835年奧克蘭勳爵被任命印度總督,次年一月到達加爾各答,他為擴大英國在中亞的貿易和影響,謀求與阿富汗的統治者多斯特・穆罕默德訂立通商條約。由於俄國人和波斯人的阻撓,他改爾啟用多斯特的對手,投靠英國的沙阿・蘇查,發動第一次阿富汗戰爭。到1839年他以控制喀布爾和坎大哈,牢牢掌握阿富汗,由此進封奧克蘭伯爵。但他削減對部族首腦的補貼,引起騷亂。到1841年冬英軍從阿富汗撤退時,被擊斃和被俘竟達5000名,幾乎全軍覆滅。1842年被召回國,他雖然在阿富汗失敗,但作為印度總督,他擴大灌溉、救濟饑民、致力於改善當地學校、擴大印度商業界,不失為優秀的行政官員。1846年復出任海軍部大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