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培風塔

奉化培風塔

奉化市內古塔多數是募款集資所建,唯獨培風塔是兩位婦女出資合建。她們是陳登位之妻張氏和董雅軒之妻王氏。培風塔上還刻著她們的姓氏。培風塔在奉化鮚埼鄉下陳村南面小溪旁的塘塍上。七層六角,用磚砌成。底層各面都嵌著一塊石碑。北面石碑上銹“培風塔”三字,西北面石碑上刻著造塔人的姓氏。其他幾面石碑刻有清代嘉慶年間舉人溪灣老人孫事倫所作的建塔碑記。

介紹

奉化培風塔 奉化市內古塔多數是募款集資所建,唯獨培風塔是兩位婦女出資合建。她們是陳登位之妻張氏和董雅軒之妻王氏。培風塔上還刻著她們的姓氏。
培風塔在奉化鮚埼鄉下陳村南面小溪旁的塘塍上。七層六角,用磚砌成。底層各面都嵌著一塊石碑。北面石碑上銹“培風塔”三字,西北面石碑上刻著造塔人的姓氏。其他幾面石碑刻有清代嘉慶年間舉人溪灣老人孫事倫所作的建塔碑記。上面六層每層每面都有壺門圖案。由於塔基不大,直徑僅3.40米,各層收分又較小,再加上腰檐僅用四塊磚塊平疊挑出,所以塔身頎長,彷佛一柄巨劍豎立在象山港邊,與大海白云為伍。真象那孫事倫碑記中所形容的那樣:“山陬海澨分矗起鋒芒,上挹宵漢兮下映青蒼。”
孫事倫的碑記來看,建造這座磚塔還有一段佳話。原來下陳村歷來文風不盛,人才不多,據說是由於村子周圍雖然崗巒起伏,但是尖峰很少,因而靈秀之氣不足,只有建造寶塔加以彌補。村人陳登位、董雅軒有志造塔,可惜天不假年,志未成而身先死。是他們的妻子張氏、王氏,繼承丈夫的遺志,共同捐資,完成丈夫的遺願。由於建塔的目的在培植風脈,所以塔名叫做“培風”。希冀建塔後能“人才脫穎而出”,甚至“高復高兮上復上,輝映斯塔兮歷千秋萬代而不忘”。(孫事倫作碑記中語)
下陳村三面環山,南面濱海,培風塔正處於海濱這一空缺中。塔的西北兩面房屋櫛比,東面丘陵起伏,南面綠野一片,稍遠處,連線東西對峙的埼山和月邊山之間的是海塘一線,那就是有名的史家塘。塘長2公里,塘面寬3米,圍田兩千畝,這是我國圍墾史上一個壯舉。千百年來,塘身日夜經受海潮的衝擊,屹立無恙。象山港上,白浪映日,風帆片片。前看海塘,後望高塔,思念前人的業績,令人神往。

相關連線

建築 地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