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的背後

奇蹟的背後

一、商品生產的變化 二、商人群體的轉變 一、商人文化

基本信息

奇蹟的背後奇蹟的背後
作者:陳國燦(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6日)
叢書名: 義烏叢書
平裝: 203頁
開本: 16
ISBN: 9787208096721
條形碼: 9787208096721
商品尺寸: 23.4 x 17 x 1.4 cm
商品重量: 540 g

內容簡介

《奇蹟的背後--義烏商貿文化的歷史透視和現實解讀》基於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時空範圍,從商貿文化的視角來解釋當代義烏人創造的社會發展奇蹟以及由此形成的“義烏模式”。《奇蹟的背後--義烏商貿文化的歷史透視和現實解讀》作者陳國燦系統考察了義烏商貿文化的傳統形態、近代轉型和當代飛躍的發展演變進程,深入分析了不同時期義烏商貿文化的基本內容和活動形式,重點對現代化進程中商貿文化與“義烏模式”的關係展開多層次探討。在此基礎上,全面總結了義烏商貿文化的地域特徵,論述了義烏商人文化、市場文化以及相關制度文化的內在結構與特點。

編輯推薦

陳國燦撰寫的《奇蹟的背後--義烏商貿文化的歷史透視和現實解讀》基於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時空範圍,從商貿文化的視角來解釋當代義烏人創造的社會發展奇蹟以及由此形成的“義烏模式”,全書講述了早期文明的源起與演進;姑蔑文化的融入;義利合一的價值取向等內容。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總序
緒論 開篇明義:商貿文化與“義烏模式”
一、從義烏商貿文化傳統看“義烏模式”
二、從“義烏模式”看當代義烏商貿文化
第一章 追根溯源:早期地域文明和商貿精神的孕育
第一節 從史前文明到烏傷時代
一、早期文明的源起與演進
二、越國時代的初步開發
三、秦漢六朝時期的社會發展
第二節 多元文化的融合
一、於越文化的薰陶
二、姑蔑文化的融入
三、中原文化的滲透
第三節 傳統商貿文化精神的發萌
一、求實致用的文化意識
二、義利合一的價值取向
三、農商相兼的發展觀念
第二章 歷史積澱:傳統商貿文化的形成
第一節 商貿風氣的興起
一、外部因素的推動
二、地方精英的引導
三、生活壓力下的民間自覺
第二節 商品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及其商品化現象
二、手工業領域的商品生產
三、城市商業的演變
四、市鎮和農村集市的活躍
第三節 商人群體的壯大
一、貨擔郎群體的興起
二、專業商人的成長
第四節 獨特的經營理念
一、分工合作的群體意識
二、開闊靈活的市場視野
三、講信重義的經營原則
第三章 新舊交織:商貿文化的近代演變
第一節 社會動盪與變革
一、時局的演變
二、新思想、新文化的傳播
第二節 近代經濟的成長
一、新式交通運輸業和通訊業的出現
二、金融業的轉變
三、近代工業的產生
第三節 商貿領域的新動向
一、商品生產的變化
二、商業和市場形態的變化
第四節 商人群體的發展
一、專業商人的活躍
二、新型商業組織和經營方式的出現
第五節 傳統商貿的延續
一、手工生產和作坊經營的活躍
二、農村集市和貨擔貿易的發展
三、傳統城鎮商業的興盛
第四章 乘時而起:現代化進程中的商貿文化(上)
第一節 計畫體制時期的城鄉經濟與商貿
一、政府主導的現代工業建設
二、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三、計畫性商業體系的建立
四、在夾縫中生存的集市和貨擔貿易
第二節 “工貿聯動”的工業化道路
一、農村工業化浪潮的興起
二、工業化的調整和深化
三、工業化的特點
第三節 小商品市場的興起和發展
一、基本發展歷程
二、專業分化與空間拓展
三、產業化的經營特徵
四、小商品市場成功之道的文化解讀
第五章 乘時而起:現代化進程中的商貿文化(下)
第一節 現代市場體系的確立
一、專業市場的大量湧現
二、要素市場的發育成長
三、市場產業的興起
四、企業化的市場開發與管理
第二節 商貿形態和商人群體的轉變
一、商貿形態的躍升
二、商人群體的轉變
三、經營理念和方式的更新
第三節 政府行為與制度創新
一、“因勢利導、主動參與”的積極政策模式
二、“注重服務、講求實際”的科學管理模式
三、“物質與精神並重、商貿與文化共興”的全面發展模式
尾章 總結反思:義烏商貿文化的地域特徵
第一節 地域文化與商貿意識
一、地域自然環境與商貿文化性格
二、地域社會環境與商貿價值取向
三、地域文化與商貿精神
第二節 商貿文化的內在結構與特點
一、商人文化
二、市場文化
三、制度文化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