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海洋生物食骨蟲:上百雄性住雌性體內

這次被發現的“食骨蟲”是雌性。 畜體經常出現在鯨魚遷徙的路線上,這樣它們身上的蟲子的後代,可以方便的找到新食物。 新發現的蟲子被分為兩種,它們大約是在4200萬年前分化的。

兩種新品種小蟲子,沒有眼睛,沒有胃,甚至連嘴巴都沒有,最近在加利福尼亞蒙特雷海灣海底死亡鯨魚的骨頭上被遙控科研潛艇“曝光”。“誰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羅伯特·林霍克說到,“這世界上我們不清楚的事情可太多了,有時候我們是碰巧發現它們,有時候我們是恰好看到了以前很少有人接觸的領域,就像我們在大洋深處所看到的這次一樣。”

實際上,這次林霍克他們在洋面9400英尺以下出人意料的發現,可說是源於他上面列舉的兩種因素的綜合。南澳大利亞州州立博物館研究負責人格雷格·魯斯補充道:“深海探索還會持續地向人們揭示許多新穎的生物。”好比這次發現的新蟲子。

林霍克是加利福尼亞莫斯港水族研究中心的成員,他描述了新蟲子的樣子:長1到2.5英寸,有彩色羽毛狀的腮狀物,以及綠色的刺根,可以注入鯨魚骨頭,在刺根中的細菌可以消化骨頭中的脂肪和骨油。研究者們把這種新的蟲子,命名為“俄塞達斯”,在拉丁文里就是“吃骨頭”的意思。這一發現在星期五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刊登出來。

這些蟲子並不只是吃骨頭這么簡單,科學家們之所以象現在這么看重它們,是因為它們為研究整個大洋的碳循環提供了線索。某種意義上,一頭死去的鯨魚可以間接“提供”給我們2000年的研究材料:鯨魚吞噬進體內的細微食物碎片,一般要經過2000年才能下沉到海洋底部。這些微小的碎片,有一部分來自於死亡海洋生物的屍體,同時也不斷被海洋生物吞噬,經過漫長的歲月和複雜的傳遞過程,最後沉到海底。在那裡,碳元素以有機物分子的形式存在。

林霍克還提到“寄生蟲吸取鯨魚骨頭脂質的同時還在裡邊產卵,這些卵要么孵化出來成為新的寄生蟲,漂到新的畜體,要么就是被其它的生物吞噬掉。海底有機碳到底有些什麼(過程),我們的了解非常有限。這一發現正好大大豐富了這方的知識。”

這次被發現的“食骨蟲”是雌性。林霍克表示最初他們都很奇怪為什麼每隻蟲都是雌性,後來魯斯在實驗室里仔細研究了一些蟲子之後,竟然發現雄性蟲子居住在雌性的體內。它們的體形比雌性小很多,一條雌性蟲子體內,居然可以住著多達50到100條雄性蟲子。看來這類雄性蟲子可以名副其實地叫做“寄生蟲中的寄生蟲”了。

雄性蟲子體積不大,卻依然保留著卵黃。儘管看上去這塊卵黃自從幼蟲時代就停止了進一步的發育,它仍然能產生相當數量的精液。因此,雌性蟲子不管體積多大,它其實都裝滿了卵,在生態上,它們就像是海洋里的蒲公英。

一頭畜體鯨魚可以夠附在它身上食骨蟲吃上十年。畜體經常出現在鯨魚遷徙的路線上,這樣它們身上的蟲子的後代,可以方便的找到新食物。

研究者通過DNA檢測判斷出這種新蟲子與一種巨型“通風寄生蟲”有關聯。通風寄生蟲身上寄生著許多可以釋放硫化物的細菌,而食骨蟲身上的細菌則可以消化骨質。

新發現的蟲子被分為兩種,它們大約是在4200萬年前分化的。也正好是鯨魚第一次進化的階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