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倉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倉央嘉措(藏語Tshangs dbyangs Rgya mtsho,1683年3月1日-1706年11月15日),第六世達賴喇嘛,藏族著名詩人,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為歷代達賴喇嘛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早年生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藏曆十一甲子之水豬年),出生在藏南門隅達旺納拉山下的宇松地區鄔堅嶺一信奉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的家庭,父親扎喜丹增,母親才旺拉莫。倉央嘉措的本籍是門巴。按照今日中國56個少數民族分類標準,倉央嘉措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達賴喇嘛。 1683年,第五世達賴圓寂,第悉(攝政)秘不發喪,私下尋找達賴的轉世。1685年,他找到倉央嘉措。1688年,確認他是達賴的轉世。1696年,第悉宣布第五世達賴的死訊,1697年,舉行坐床儀式,倉央嘉措正式成為第六世達賴.
央倉嘉措最著名的兩首情詩《見與不見》和《那一世》並非本人所做,《見與不見》原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作者 扎西拉姆多多,2007年作於北京。《那一世》是朱子岩的歌曲《那一世》的歌詞。
央倉嘉措的情詩每一節都十分短,不會像這兩首詩這樣的篇幅。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 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 你的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寂靜喜歡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了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這一世,轉山不為輪迴,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我終於明白
世間有一種思緒
無法用言語形容
粗獷而憂傷
回聲的千結百繞
而守候的是
執著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笑那浮華落盡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飛花萬盞
誰是那輕輕顫動的百合
在你的清輝下亘古不變
誰有那灼灼熱烈的雙眸
在你的頷首中攀援而上
遙遠的憂傷
穿過千山萬水
縱使高原上的風
吹不散
執著的背影
縱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頭的溫熱
你靜守在月下
悄悄地來
悄悄地走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