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百科全書

《太陽系百科全書》是200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Lucy-AnnMcFadden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太陽系百科全書

本書的主要特色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書是在天文學家對太陽系的基本性質和運行軌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綜合總結了近50年來(至2006年)太陽系探測的最新成果,構成了當代對太陽系的系統的全新認識,形成了嶄新的太陽系新科學體系。

2.對太陽系每個天體的描述,都是由表及里,介紹天體的磁層、電離層、大氣層、空間與表面環境、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內部結構、內部物理場、起源與演化,匯集了天文學、空間物理學、空間化學、空間地質學和空間探測的綜合研究成果。

3.側重介紹了太陽系各層次天體的各種波段的輻射(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可見光、紅外、無線電波與微波)及進行探測的方法、技術與成果。

4.本書對太陽系某些特殊科學問題,如行星撞擊、行星火山活動、行星探測的科學問題與進展、生命的探索和太陽系外的行星探尋等進行了專題討論,深化並拓展了太陽系的科學體系。

我國在衛星套用和載人航天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將開展一系列的太陽系探測計畫,這是我同航天科學技術發展的第3個裡程碑。2007年實施的“嫦娥工程”是我國太陽系探測的序幕。嫦娥工程劃分為“探”(無人月球探測)、“登”(載人登月)和“駐”(建設有人駐守的月球基地)3個階段。探月階段又細分為“繞”、“落”、“回”3期。“繞”即發射繞月探測衛星,對月球進行全球性、系統性與綜合性遙感探測;“落”即發射著陸器與月球車在月面軟著陸,對著陸區開展著陸器的就位探測與月球車的巡視探測;“回”即發射著陸器與月球車,在精細探測的基礎上,取樣返回地面。在完成無人月球探測後,逐步實施載人登月與建設月球基地。

我國與俄羅斯合作將於2009年開展火星探測,俄羅斯執行“火衛一——土壤返回”計畫,我國“熒火一1”火星探測器對火星空間環境進行探測。我國學者還制定並論證了小行星探測方案和“夸父”空問風暴、極光及空間天氣探測計畫。“夸父”計畫由3顆衛星組成,“夸父-A星”將置於繞日地引力平衡點u(距地球約150萬km)的暈軌道,觀測太陽極紫外和遠紫外輻射、日冕物質拋射、射電波、局地電漿磁場和高能粒子;“夸父一B1”和“夸父B2”將置於地球橢圓極軌,進行北極光和內磁層的連續觀測。

我國太陽系探測計畫的實施,必將加深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為太陽系的探測做出新貢獻。《太陽系百科全書》導讀版的發行,為我國參與太陽系探測和航天領域的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本全面系統了解太陽系,綜合分析太陽系探測的主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太陽系探測的發展前景和重大意義的最具有系統性與權威性的百科全書。

註:本書為英文版。

影響

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地球的起源與演化和生命的起源與生物的進化(包括人類)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問題,涉及自然科學的各分支學科,也與哲學社會科學密切相關。《太陽系百科全書》論述的內容是上述自然科學基本問題的基礎知識。因此,《太陽系百科全書》導讀版的發行,對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員,甚至對具有一定科學知識基礎的社會公眾,都是一本具有基礎性、前沿性和權威性的參考書,將對我國的人才培養和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作出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