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漪汾公園

太原漪汾公園

漪汾公園東臨望景花園,西至千峰北路,北臨興華南小區,南臨漪汾苑,分為北、中、南三個功能區域,占地近10萬平方米,總投資5200萬元,綠化面積達62060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太原漪汾公園 太原漪汾公園

1993年開始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07年9月被列入太原市 重點綠化工程之一。2008年5月開工建設,2009年5月公園正式對社會開放。

漪汾公園堅持文化建園方針,秉承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理念,堅持高品位設計,分為北、中、南,三個功能區域。其中,北區以圓形廣場為標誌,廣場中心設大型火柴雕塑和徐繼畲雕塑和紀念亭。

主要雕塑

漪汾公園是太原市首批晉陽文化主題公園,公園的建設主要是想讓世人了解晉陽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歷史賜予晉陽兒女的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同時它也體現了生活在晉陽地區人民不屈不撓的性格和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人文精神。

.火柴盒雕塑意義:

太原漪汾公園 太原漪汾公園

在公園直徑50米的廣場中心是一個鋼結構的火柴盒雕塑,它見證著一段山西近代工業發展史:光緒十八年(1892)山西布政使胡聘之籌白銀兩萬兩在太原府三橋街創辦了“山西火柴局”,拉開了山西近代工業的序幕。1903年,晉商渠本翹與喬雨亭共同購買火柴局,定名“雙福火柴公司”,生產“雙福”牌黃磷火柴,首開山西民族資本興辦近代工業的先例。1919年改為生產“飛艇”牌硫化磷火柴。1930年,中原大戰,山西火柴工業跌入低谷。1934年西北實業公司購得雙福火柴公司,於4月1日正式成立西北火柴廠。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華大地,11月,太原淪陷,西北火柴廠改作野戰衣糧廠,進行軍需生產。1945年8月,隨著日軍投降,火柴廠又回到西北實業公司手中。1949年4月,太原解放,原西北火柴廠又改名為太原火柴廠。1950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發布“關於危險性工廠限期遷出市區以外的決定”,1951年6月13日,太原火柴廠遷往平遙,名為“平遙火柴廠”。

方寸火柴盒,體現的不僅僅是一段商業變遷,也代表著山西商人通過經商來實現愛國、救國理想的一種實踐,每一種實踐都有一種特殊的精神作為其靈魂,這種內在的靈魂是實踐活動中最活躍的能動力量,而從事這一實踐的人就是這一特殊精神的創造者和實踐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於他們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自覺或不自覺地發揚了愛國精神、進取精神、敬業精神和群體精神,我們可以把它歸之為“晉商精神”。這種精神也貫穿到晉商的經營意識、組織管理和心智素養之中,可謂晉商之魂。

.徐繼畲雕塑介紹

公園景色 公園景色
太原漪汾公園 太原漪汾公園

徐繼畲(1795——1873年),山西五台人,字建男,號松龕,又號牧田,自幼受過良好的親職教育和儒學薰陶,道光六年(1826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年(1830年)授翰林院編修,後任陝西監察御史、廣西潯州知府等職。道光十七年(1837年)起,先後任福建延建邵道、汀章龍道、兩廣鹽運使、廣東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等職。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月任廣西巡撫,十二月改授福建巡撫後兼署浙閩總督。他在公務之餘,著述不輟,深入研究,認真反思,前後用五、六年時間,完成了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啟迪中國人開放意識的啟蒙著作《瀛環志略》。

太原漪汾公園 太原漪汾公園

《瀛環志略》準確精闢地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風貌特產、商業貿易等方面的知識,並且用按語形式描述和注釋了自己對他國事物的認識和見解,用簡潔的語言和評論分析了西方各國政治和科學技術、經濟狀況等等,為近代中國人認識世界打開了門窗。徐繼畲盛讚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豐功偉績及其創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創舉,對華盛頓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一生功績,尖碑見證

從我在華盛頓特區所住的白宮往窗外眺望,我們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紀念碑高聳入雲。這是一座很高的方尖碑,但就在這個大碑鄰近有塊小石碑,上面刻著:米利堅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這些話並非出自美國人,而是由福建巡撫徐繼畲所寫,1853年中國政府將它勒石為碑作為禮物贈送給我國。我十分感謝這份來自中國的禮物。

華盛頓紀念塔碑刻 華盛頓紀念塔碑刻

——柯林頓:美國第42任總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