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工學院

太原工學院

太原工學院(1953~1984),即太原理工大學前身,始建於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是我國最早成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她與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一起開啟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新紀元。在1953年,山西大學工學院獨立建校,更名為太原工學院,直屬於高教部(教育部前身)。首任院長趙宗復,在趙宗復的領導和管理下,太原工學院經過十幾年的蓬勃發展,在工科院校中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影響力僅次於四大工學院。

歷史變遷

中西大學堂(1901)

1901年,英儒李提摩太(RichardTimothy)提議,以山西教案賠款50萬兩白銀用於在太原創辦一所近代中西大學堂,10月,岑春煊派洋務局赴上海與李提摩太面談此事並議定了創辦中西大學堂契約八條。

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1902~1912)

1902年3月,當李提摩太抵達山西太原後,發現“山西大學堂”業已搶先創辦,便建議岑春煊將山西大學堂與他擬創辦的中西大學堂合併辦理。合併後山西大學堂內設兩部:山西大學堂改為“中學專齋”專教中學,由華人負責;中西大學堂改為“西學專齋”專教西學,由李提摩太負責,由此山西大學堂就成為了中西學為一體的新式學堂。

山西大學校(1912~1918)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教育部頒布了新的教育法令。遵照新的規章,山西大學堂改名為山西大學校,監督改稱為校長,中學專齋與西學專齋的建制也同時取消。設立了預科和本科,預科分為一、二兩部,一部為文法科,二部為理工科,均修業三年,本科分文法工三科。

國立山西大學(1918~1931)

1918年7月,山西大學校列入國立範圍,被稱為國立第三大學。直至此時,全國公立(官立)大學仍只有北京大學、北洋大學和山西大學三所,並規定凡是山西大學本科畢業生,以其所學任事三年,或曾任校長及教員滿三年者可參加參議員選舉。直到1922年重新頒布學制,全國大學才逐步增多。

山西大學(1931~1953)

1931年改名為山西大學,抗戰期間,曾遷至晉南、陝西三原、秋林等地。

1937年被迫停辦,1939年復校。

1949年春,中國大學理學院併入山西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山西大學設有文、理、工、醫、法五個學院,是當時國內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齊全、辦學水平較高的高等院校之一。

太原工學院(1953~1984)

在1953年院系調整中,取消山西大學建制,文、理、工、醫、法五個學院調整如下:

文、理兩院(含中文、歷史、外語、教育、數學、化學、生物7個系)合併,改稱山西師範學院(1961年並此前於1959年新建的山西大學)。

工學院(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個系)獨立建校(今太原理工大學)。

醫學院(含醫學系)獨立建院(今山西醫科大學)。

法學院(含經濟、工商管理、會計3個系)改稱財經學院,後劃歸入中國人民大學。

太原工業大學(1984~1997)

1984年,太原工學院更名為太原工業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1997~至今)

1997年,太原工業大學合併山西礦業學院,更名為太原理工大學,同時已步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是中部地區重點建設的五所高校之一,近幾年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上下齊心、奮力拚搏,爭取早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首任院長

趙宗復(1915~1966),山西五台人,1937年畢業於 燕京大學歷史系。長期從事黨的秘密工作。曾任 反帝大同盟燕京大學支部書記。建國後,歷任山西省教育廳廳長,山西大學副校長,太原工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山西歷史學會理事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文革”時期,他慘遭“四人幫”迫害,含冤離世,時年51歲。

1953年,太原工學院獨立建校, 趙宗復擔任首任院長。作為高等學府的一校之長,趙宗復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他深知辦好一個學校,教師是第一位的。解放初期,教師奇缺,為了充實教師隊伍,提高教學水平,趙宗復千方百計從全國各地招聘教師。他經過多次周折,聘請來了剛從美國留學回國的范維垣先生任土木系副教授,范先生來校後開出了土木系從來沒有開過的超靜定結構學、土力學等重要課程。在他的努力下,學校薈萃了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教學水平顯著提高。

作為一名教育家,趙宗復深知培養人才的中心工作在於教學質量。他重視基礎課教學,為了進一步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他選派最優秀的數學教師到著名大學進修。一年後回校開展示範教學,效果甚佳,深受師生的歡迎。他眼光深遠,敢於創造條件改革學科結構,開創新專業、新學科。當時的太原工學院設四系一部,即:機械系、電機系、土木系、化工系和基礎部。為了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創辦新的專業,他把相關係中的高年級優秀生抽調到兄弟院校學習進修,學成回校的畢業生很快就成了新創專業的骨幹教師,一批新專業、新系建立了起來。為了搞好教學,他還主張教學行政工作全部由教師負責,這一舉措為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重要條件。

趙宗復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他總是以熾熱的感情和充沛的精力,全心傾注於自己的工作。在太原工學院工作的十多年中,他對教學工作、學術活動極其關心,親自審查教學計畫,研究科研方向。他深入課堂,聽教師講課,同學生討論問題,也經常深入實驗室、機器廠聽取試驗報告,了解生產情況。在他的帶領和影響下,學風有了很大的改變。經過十幾年的努力, 太原工學院已成為知名度很高的工科院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