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演變

深邃星空中那些絢麗多彩的雲霧狀“星雲”,拖著長尾的“彗星”以及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太陽、月亮,它們雖然形態各異,卻都是由相同的物質(元素周期表中100多種元素)構成的。之所以有不同的形態,是由於各星球正處在演變過程中不同的階段,元素的構成比例不同。當一個星球主要由氫、氧類化學性質不穩定的元素構成時,星球的原子核反應劇烈,這個星球就處在天體演變的初期--恆星階段;當一個星球中矽、鐵類化學性質穩定的元素所占比例變的較大時,原子核反應逐漸變弱,便處在天體演變的後期--行星階段。


宇宙由不斷運動的物質組成,物質運動時由於方向、速度、密度的差異,會產生無數大小不一的磁場鏇渦(即“黑洞”),當恆星級“黑洞”中的物質凝集向一個方向以極快速度作有序運動時,產生的能量和引力會吸引宇宙中瀰漫的氫、氧類氣態物質和矽、鐵類物質,形成圍繞“黑洞”的圓形氣體塵埃環,原始的有形天體--“星雲”便誕生了。
“星雲”是由稀薄氣體和塵埃凝聚成的呈環狀或團狀天體,隨著不斷吸引吞噬周圍物質,“星雲”的體積、密度達到一定臨界值,具備了發生氫原子核聚變反應的兩個重要條件(一是天體達到相當大體積;二是天體中氫元素達到一定密度)時,在天體運動產生的巨大摩擦作用下,“星雲”內物質密集的中心區域(星核)的氫原子開始發生聚變反應,爆發出巨大能量,"星雲"就演變為可以發出強烈光和熱的--“恆星”。
“恆星”的體積龐大,氫元素占絕大部分,原子核反應劇烈,能量大、輻射強,產生強大的磁場和引力,能吸引一些質量相對較小的天體,形成以它為中心的星系。“恆星”階段的演變過程起碼要持續上百億年,太陽就是處在恆星演變的中間階段。隨著恆星中元素逐漸消耗減少,恆星的原子核反應越來越弱,最後演變成為--“紅巨星”。
“紅巨星”的基本特徵是,由於星球內部引力減小,構成物質向外膨脹,體積變的非常大,表層氦、氧元素比例增大,所以發光發熱程度比恆星低,但還沒有形成固態外殼。當“紅巨星”的表層物質在“超新星”爆發中散失後,星核表面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那些原來在超高溫環境中呈氣態和液態的矽、鐵類元素,由於溫度降低凝結成固體狀態,在最先冷卻的星核外層開始形成固態的外殼,就逐漸演變成不能從自身向外發射光輻射的天體--“白矮星”
“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白矮星”由於固態外殼的冷卻收縮,體積大大縮小(可以縮小几十萬倍),大量氫元素被壓縮在外殼之中,因此,“白矮星”雖然體積較小但相對質量卻很大,內部物質密度高,磁場和引力仍很強,之後隨著與其它恆星等天體之間互相吸引力和離心力平衡的改變從而進入--“行星”階段。
從“白矮星”到“行星”階段是一個星球固態外殼不斷膨脹,由氫、氧類元素組成的呈氣態、液態的表層物質不斷減少的過程。初期的行星是像木星那樣表面有極厚濃密大氣層包圍的形態。演變到地球這樣的行星中期,由於表層溫度繼續降低,大氣層中氫、氧、氮元素比例和溫度等適宜條件,這時期的行星上就會有生命出現和存在。因為“行星”內部原子核反應產生的巨大能量,會逐漸積聚起很大壓力,所以,每隔一段時期,當外殼承受不住時,內部能量衝破外殼形成爆發,大量氫、類元素散發到宇宙中,同時行星的體積擴大,固態外殼變厚,表層環境會發生巨變。在經過多次爆發後,行星的氫、氧類元素進一步減少,內部原子核反應越來越弱,就進入火星那樣的行星晚期。
現在火星表面雖然有稀薄大氣層,地表還有少量固態水(白色極冠)存在,但已不具備維持生命的環境。近年的探索已發現火星上有從前的河流痕跡,今後的探測中極有可能找到生命曾經存在的確鑿證據。
當星球的氫、氧類元素基本消失,原子核反應基本結束,自身吸引力逐步減弱,星球組成物質的離心力超過其吸引力時,內外結構間平衡被打破,星球便開始四分五裂成碎塊,進入了星球演變的最後階段--“彗星”就是這一階段的主要形態。
“彗星”由於彗核還有一些吸引力,可以形成圍繞恆星運動的組團形式天體(如哈雷彗星),最終“彗星”將完全分散成單個大小不等的天體碎塊--“小行星”。據觀測,這種天體碎塊在宇宙中大量存在。當宇宙中分散的物質在宇宙磁場鏇渦(黑洞)吸引下凝聚在一起時,新一輪天體演變又開始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