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洞開

天門洞開

天門洞開景區位於天門山山體的中上部,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

天門洞開景區
天門山古稱嵩梁山,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 ,山體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吳帝孫休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易嵩梁山為天門山.
天門洞是天門山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景點,它位於天門山山體的中上部,海拔1300米,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
天門洞南北對開於千尋素壁之上,扶搖而通天,氣象變化萬千,似明鏡似天門鑲嵌於蔚蔚天幕之上,終年吞白雲吐紫霧,渲染著神秘莫測的氣氛更顯出塵脫俗,正所謂奪盡天地之造化,藏盡天地之玄機,而成為千古難解之迷.置身其間,宛如入身天宮帝閣一般,大有“我欲乘雲仙飛去,直入九霄攬乾坤”之感.“天門洞開雲氣通,江東峨眉皆下風”,元朝的著名詩人張兌曾這樣讚嘆,磅礴的氣勢由此可見.
1700多年來,這一奇絕天下的勝景吸引無數的探訪者趨之若鶩.特別是在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架機穿越天門洞,在全球引發了轟動效應,收看現場直播的觀眾達到8億之多.
遇有陽光明媚的清晨或傍晚,天門洞會出現七彩霞光穿洞而出的仙界奇觀,紫氣沖天,環繞峰嵐,猶如佛光普照大地,吉祥降臨人間.“玄古之時,有土人見霞光自雲夢出,紫氣騰繞,盈於洞開,溢於天合,以為祥瑞,肅而伏地以拜之.”這是有關於天門霞光的具體景象描述.更有傳說這樣記載,七八十年前,站在張家界市區河邊的南碼頭可以清晰地看見雄奇壯觀的天門洞,而今天,在原地只能見山而不見洞了,欲觀望這一勝景則要到四公里之外的大庸橋,這就是天門六謎之一的“天門轉向”,它為天門洞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和色彩.
還有奇者,天門洞內一年四季總是雨珠滿空飄灑,這就是傳說中的“梅花雨”.這雨點清涼甘甜,是吉祥的象徵,相傳誰要是用口接到四十八滴,就能變成神仙.天門洞上還有一道天門坎,跨過“天門坎”便可直達天界.
天門洞奪天地之造化,接萬象之靈氣,相傳每逢天地陰陽輪迴之時,總會有諸多苦難降臨人間,這時人們便到此朝天而拜,禱告上蒼,祈求上天賜福.1997年我國著名歌手李娜正是在此頓悟人生真諦,後遂剃度出家,由此可見天門洞包涵了天堂眾仙的神聖和凡間信徒的虔誠,是一處不容污穢的人間仙界,故登臨天門洞的過程就是一種步步登高直達天庭的過程,體現著人生隨意的清澈和安然.
天門洞開景區重要的景點還有上天梯,每當雨前雨後水汽充沛天之時天門洞會風雲激盪,蒸騰的霧氣就象一條白色的巨龍在洞裡洞外盤鏇翻飛,形成獨特而壯觀的“天門吐霧”,九百九十九級上天梯整個兒便籠罩在雲霧繚繞中,仙氣十足,故此上天梯又得名“懸梯浮嵐”,是“天門十景”之一.
上天梯不但是通達天門的途徑,還是許願祈福的靈地,其前置有天門祭壇,它專供燒香拜天之用,集天地眾神之靈氣福惠於一體,古時是信徒必拜之所.上天梯共有五緩四陡,扣合九九之意,揭示了人生之路的起伏跌宕,歷經坎坷之後方可成器的道理.上天梯左右兩側共有五個平台,這五個平台分別被稱作“有餘”,“琴瑟”,“長生”,“青雲”和“如意”,分別代表著財,喜,壽,祿,福.據《晉書·地理志》載,虔誠的人們祈福求貴時,在攀爬上天梯之前必須要燃起“人間五味草”以作接地通神之氣息,這裡的“五味”即為人生中的酸,甜,苦,辣,鹹五味,“人間五味草”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拜神時所燒的香.信香乃人神通靈的唯一法門,所以“器之合意,而入法門”,這是登天祈福的虔誠表現,它會助您實現心中最美好的願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