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三年

後蜀宰相毋昭裔性喜藏書,酷好古文。 後蜀明德二年(935)毋昭裔為宰相,即令門人句中正、孫逢吉書寫《文選》、《初學記》、《白氏六帖》,刻版印行。 毋昭裔致力於推廣文化歷史稱蜀中,因此文學復盛。

天福三年,公元938年
毋昭裔蜀中刻經
後蜀宰相毋昭裔性喜藏書,酷好古文。蜀中自唐末以來,學校廢絕,毋昭裔出自己百萬資財建學宮。因其貧賤之時曾因借《文選》而受難,發奮如有可能當雕版印之,以贈學者。後蜀明德二年(935)毋昭裔為宰相,即令門人句中正、孫逢吉書寫《文選》、《初學記》、《白氏六帖》,刻版印行。至廣政元年(938),毋昭裔又於蜀中刻經,由平泉令張德釗書寫,然後刻石,置於成都學宮,其中《孝經》、《論語》、《爾雅》、《周易》、《毛詩》、《尚書》、《儀禮》、《禮記》、《周禮》、《春秋左氏傳》(至十七卷)等為後蜀時期所刻。入宋後又刻有《左氏傳》十八--三十卷,《穀梁》、《公羊》、《孟子》以及《石經考弄》等,共一百二十七萬多字,稱"廣政石經",或"孟蜀石經",有拓本傳於今世。毋昭裔致力於推廣文化歷史稱蜀中,因此文學復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