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的世界

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本可以用科學的方法解釋地球上原始人類時期誕生的巫術、中醫、氣功和預測術的專業科學著作。 38億年前,地球上誕生了最原始的生物細胞,經過了上億年的進化,這些原始的生物細胞進化出了一種感應能力,它們能感應外界的環境變化,感應其它生物的各種信息。在此後的生物進化過程中,由原始的生物細胞進化而來的所有生物體,包括植物、動物和人類也都進化出了生物體的感應能力,地史上的生命進化和人類的起源都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早期原始人類時期誕生的巫術、傳統中醫、氣功、預測術和星象學也都與此有關。如果現代科學能證明這一點,既能幫助人們釐清人類的進化歷程,又能解決現代社會發展面臨的健康,能源和生態困境,更為令人嚮往的是:人類從此可以預知自己的未來,地球也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生物時代!

目錄

第一章 生命的進化和意識的演化

•1.1 生命和意識的起源

•1.2 生物意識主導下的生物進化

•1.3 生物意識的表現形式

•1.4 原始生物的生物意識

•1.5 植物的生物意識

•1.6 動物的生物意識

•1.7 生物進化法則

•1.8 影響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人類的進化和意識的演變

•2.1 人類的進化

•2.2 新石器現代人類的誕生

•2.3 人類的生物意識

•2.4 人類大腦中意識的進化

•2.5 生物意識在人生各個階段的表現

•2.6 精神分裂和人格的形成

•2.7 人類和自然

•2.8 靈魂的本質

第三章 重釋巫術的本質

•3.1 原始巫術的出現

•3.2 原始巫術現象的本質

•3.3 中國巫術的起源

•3.4 中國巫術的發展

•3.5 中國巫術的演變

•3.6 中國民間巫術

•3.7 對巫術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

•3.8 萬物有靈和天人合一思想

第四章 傳統的人體感應醫學

•4.1 傳統中醫的起源

•4.2 中醫理論的形成

•4.3 對人體病因的重新認識

•4.4 中醫診病的技術

•4.5 人體經絡穴位的本質和經絡治療方法

•4.6 中藥學

•4.7 咒禁療法

•4.8 傳統醫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4.9 世界醫學發展的未來

第五章 意識控制的氣功

•5.1 氣功的起源

•5.2 氣功的本質

•5.3 氣功的作用

•5.4 人體的潛能

•5.5 對氣功中奇異現象的解釋

•5.6 中國古代氣功流派

•5.7 氣功與傳統醫學

•5.8 氣功與宗教

•5.9 氣功與武術

•5.10 氣功與體育

第六章 時空信息的預測術

•6.1 中國預測術的起源

•6.2 中國預測術的理論

•6.3 占星術

•6.4 八字推命

•6.5 相術

•6.6 測字

•6.7 風水術

•6.8 潛意識和預測術

後 記

•附錄1 地球的生物進化史

•附錄2 人類的演化歷史

•附錄3 中醫發展史

•附錄4 中國氣功發展史

內容簡介

《天目的世界前言部份》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大部份都接觸過中醫,我本人對此深有體會。2003年時我得過比較嚴重的濕疹,西醫用激素治了一年多,吃藥的時候還可以,不吃就很快不行了。後來有人介紹了一個老中醫,三副湯藥下去就好了百分之七八十了。此事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中醫是如何治病的呢?為此我翻閱了《黃帝內經》等醫書,但那時看這種書無異於看天書一般,好在我的古文功底不錯,書的大概意思也能明白,但對書中的陰陽五行、五運六氣之類的學說我還是接受不了。於是我從中醫本身去尋找答案。中醫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醫的診脈,中醫將手指搭在人的脈搏上就能診斷病情真是太神奇了,中醫學二千多年的歷史證明中醫師的這個能力是存在的,那么只能說明中醫師是通過手指感應到了病人的病情,可是中醫的感應能力從何而來呢?其他人為什麼沒有呢?此事需要追溯中醫的起源問題,傳統說法認為中醫起源於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活動,此說法應該是錯誤的。前幾年我曾看到上海醫師何裕民寫的一本書《走出巫術叢林的中醫》,書中以大量的史實證明中醫起源於巫術,即然中醫來源於巫術,那么原始的巫師有感應能力嗎,翻閱任何史料都能看到,大多數古代巫師都有與自然溝通,呼風喚雨、巫術占卜的能力,可見巫師具有比中醫更強的感應能力,那么巫師的感應又從何而來呢?巫師誕生於原始社會,在此之前人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那動物有感應能力嗎?任何有家養寵物的人都知道,大多數動物如貓、狗等都有與主人心靈溝通的能力,主人說什麼,動物就能做什麼,有時甚至主人想什麼,動物就能做什麼,科學家可以證明任何動物的大腦中都沒有語言中樞,動物理解主人想法的唯一方法就是它的身體能感應到主人的想法。上個世紀初曾出現了一個轟動歐洲的事件,一個德國退休教師非常喜歡馬,他認為馬很聰明,為了檢驗馬的智力,他用教師的經驗教一匹叫“漢斯”的馬算術和拼寫,僅用了幾個月,漢斯就能熟練的算出很多數字,也學會了拼寫,後來很多專家現場做了檢驗,發現馬確實有這個能力,但是後來他們又發現,一旦人不會做的題,馬也回答不上來。最後一位心理學家認為馬是從周圍人的動作上得到了提示,科學家也普遍接受了這個說法。可是後來又有人訓練了一匹瞎馬,馬的算術能力更加出色,這說明馬並不是從人的動作中得到提示,現在我可以解釋這件事情,實際上是馬的身體感應到了其它人的想法,所以人算不出來的馬也算不出來。除了人和動物外,植物的身體是否也有感應能力呢?我們都知道,植物普遍有向光性、向水性和向地性,一些植物學家認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於生長素的不均勻決定的,但後來有人推翻了這個結論。又有人在一些植物上找到了感光器,但他們很快又發現沒有感光器的植物也有向光性,所以關於植物趨向性的問題,直到現在科學界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現在我們知道,雖然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形態和構造差異巨大,但卻都是由生物細胞構成的,所以,如果人和動物的身體具有感應能力,植物也應具有這種能力。按照上述推論,生物細胞也具有感應能力。2012年初我在網上看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篇生物學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在實驗中證明了具有最簡單生物結構的大腸桿菌在進出人體大腸的時候是根據外面的環境溫度判斷環境中有氧或無氧狀態,從而決定是否關閉其與呼吸有關的基因表達。實驗人員還特意設計了一個與人體正常環境相反的環境,他們發現在新的環境中,大腸桿菌經過幾十代的進化之後,它們的功能就能適應新的環境了。這篇論文在別人看來只是覺得好奇,對我而言卻無疑於石破天驚,為了驗證論文的真實性,我特意找到了英文原版,讓人做了翻譯,我發現基本內容是正確的,至此我相信我的推論應該是成立的。即然最簡單的原核細胞生物都具有感應外面環境的能力,由原核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的植物、動物和人類的身體當然也應該具有感應能力,在此基礎上解釋地球上生命的進化,解釋人類和意識的起源,還有人類原始社會時期誕生的巫術、中醫、氣功和預測術就可以順理成章了。所以,我整本書的內容就是按照上述推論,通過對各方面相關資料的整理和整合而成的,只是書中的內容更加詳細、更加具體。

《天目的世界第一章 生命的進化和意識的起源》

講到生命的進化就必須提到達爾文進化論的自然選擇學說,很多人知道自然選擇,但對其具體內容卻不甚了解。十九世紀之前,神化論統治世界,人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任何生物自創造出來之後就是永生不變的,因此瑞典的生物學家,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曾自毫地說: “世間萬物是上帝創造的,林奈整理的”。但在達爾文之前,一些科學家已經發現生物物種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一些科學家試圖用生物進化論的觀點解釋生物的進化。最早對生物進化論提出系統理論的人是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他認為生物有一種向上進化的意志和願望,生物的進化是在環境的影響下,為適應環境的需求而進化的,他因此提出了二個理論,即:“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但由於當時的科學家普遍不認為生物有進化的意志和願望,獲得性遺傳理論又被證明為錯誤,所以他的生物進化論並沒有被人們所認可。幾十年之後,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乘坐一艘科考船,在海上環遊世界各地進行了五年科學考察,他收集了很多生物化石,終於明白了地球上的生物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經過進化產生的。他因此提出了自己的生物進化論,即在漫長的時間裡,由於遺傳突變的原因,生物會發生向各種方向的自然進化,但自然界的變化只能是一個方向,因此符合自然要求的物種會被保留,其它的會被自然界淘汰,因此這個理論也被稱為“自然選擇學說”。這個理論自提出後,即被科學界所接受,自然選擇學說也成了地球上生物進化的經典理論。但到了二十世紀,對達爾文進化論提出置疑的聲音越來越多,首先是生物學家古爾德經過對大量生物的考古發掘,發現生物進化並不像達爾文所說的是經過逐漸的演化形成的,而是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出現了生物突變,他因此提出了生物進化的“間斷平衡理論”。日本學者木村資生根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提出了“中性突變”學說,認為生物在分子上的進化沒有方問性,進化是分子漂變的結果。美國生化學家貝希經過對生物體內細胞、血液、頭髮和眼睛的研究,認為生物的進化不可能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因為如果按照生物進化的偶然率,僅僅形成一個複雜的生物大分子就需要一百億年的時間,要形成一個生物的組織和器官更是需要一個天文數字的時間,而地球只不過誕生了45億年而己。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任何一個進化論都不能完整地解釋地球上的生物進化過程了。但如果將科學家們發現的生物細胞具有感應能力加入到生物進化中,就有可能完整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全過程。在生物進化的分子階段,由於生物感應能力的存在,生物的進化就不是一個像達爾文描述的向各個方向的進化,而是一個向固定目的方向的進化,這就好像有一個15位密碼的密碼鎖,如果不知道密碼,一個一個的來試,可能一個人一輩子也對不出來,但如果知道密碼,只需要2秒鐘就能對上,如此,生物進化的過程就大大加快了。生物的進化是生物感應到了進化的需求,比如由於食物供給方式的改變,對生物有傷害的可能的增加,生存環境的改變等等,當某一方面出現改變的時候,處在環境中的生物不得不進化,以適應生態環境的變化,但在一個歷時幾百幾千萬年的地質時間內,可能生態環境會保持一個相對的穩定性,所以在地史上生物進化是以一種短時間的突變為主,但這並不意味著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沒用了,實際上當生物為了適應生態環境的變化而發生的進化完成後,這種進化是否能適應自然環境的要求,還要受到自然的選擇。生物細胞的感應不僅可以解釋地史上生物的進化,也可以解釋地球原始時期發生的一些生物進化。比如地球早期海洋中的藻類生物就是由於同類真核細胞通過感應聚集而成,而對地球生命有重大影響的真核細胞的出現更是由於相差較大的異類生物細胞的共生產生的。對於真核細胞的演化過程,最著名的是美國微生物學家瑪格麗絲的學說,她認為在地球早期一個大的生物細胞吞咽了一個小的細菌,但沒有消化,最後共生形成了真核細胞。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真核細胞中的線粒體與細菌的相似性,但無法解釋細胞核是如何形成的。此後有人提出了細胞內分化學說,可以解釋細胞核的形成,但解釋不了線粒體與細菌的相似性。現在有了生物細胞的感應,如果大小差異較大的生物細胞通過相互感應共同生存,就能完美的解釋細胞核和線粒體了。生物細胞的感應功能類似人的意識,所以我稱之為生物體的感應意識,除此之外,由於生物遺傳基因的存在,還有一種生物遺傳意識,比如植物的向光性,植物感光是由於感應功能的存在,但植物向光的方向生長卻是由遺傳決定的。植物的感應意識使植物產生了向光、向水、向地性。使植物能感應聲音和氣味,使植物產生預測能力,甚至使少數植物能與人產生意識上的溝通。除了植物外,下面我們來看看動物。動物的感應意識使動物可以群居生活,使動物與人產生心靈的溝通,即使遠離千里之外,動物的身體仍然能感應主人的方位,雖歷盡千辛萬苦還能回到主人身邊。在大的自然災難發生之前,動物的身體可以比人更早地感應到災難的來臨,使它們提前做出預防。動物的遺傳意識是動物交配、生育、扶養後代的主要原因,所謂“虎毒不食子”不是由老虎的感情決定的,而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除了動物的感應意識和遺傳意識外,由於動物複雜的身體構造,動物還有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官產生的感官意識和動物大腦思維產生的主觀意識,其中感官意識是動物直接感知周圍環境的主要方式,而動物大腦的主觀意識是支配動物各種行為的主要意識形態。

《天目的世界第二章 人類的進化和意識的演變》

人類是如何起源的?這個問題一直吸收著世界上所有人的目光。經過現代人類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的共同努力,人類的進化歷程現在已經比較清晰的展現在世人面前。大約1000萬年前,原始的非洲大地上密布著濃郁的森林,在原始森林中生活著各種類型,數量巨大的古猿。後來,由於天氣逐漸變冷,再加上非洲大裂谷的形成,非洲的原始森林開始逐漸減少。一些生活在森林邊緣的猿類開始下到地面上直立行走。大約600萬年前,可能由於生活壓力的影響,一種纖細型的南方古猿的大腦容量從大約435ml開始增大,至250萬年前增大到650ml,他們學會了製造簡單的石器,現代考古學家稱他們為能人。從大約190萬年前,一些能人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他們演化成了直立人。大約20萬年前,直立人進化成早期智人,早期智人的代表是歐洲的尼安德特人。4萬年前,外貌和體形更接近現代人的晚期智人終於出現了。在這個人類進化史中,從1000萬年前至400萬年前的人類考古是缺失的,科學家對此過程的確認更多的是基於分子生物學的推斷,由於人類與最接近的大猩猩、黑猩猩的DNA上的差距只有大約2.5%,通過基因分析,就可以確認人類與猿類分離的時間。現代人類學家通常認為晚期智人已經屬於現代人類了,他們的理由是: 1、晚期智人可以製造更為複雜的石器; 2、晚期智人已經學會了語言; 3、現代考古發現在晚期智人居住的山洞裡有大量精美的繪畫,說明他們已經有了原始文化。

但是,現在看來這個觀點可能是錯誤的,晚期智人會製造複雜、精美的工具,但是這些工具與200萬年前能人製造的石器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晚期智人學會了語言,但是在所有晚期智人的考古挖掘中並沒有發現文字,這說明語言並不是晚期智人的主要交流工具,與現代孿生子女之間的心靈感應相類似的意識溝通可能才是他們的主要溝通方式,這種方式也是現在地球上群居性動物的主要溝通方式。一些科學家發現晚期智人繪製山洞中的繪畫的方法與現代畫家截然不同,他們可能是在一種類似催眠的狀態下,用身體的感應作出的繪畫,現代社會也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完全沒有學過繪畫的人,天生就能畫出精美的繪畫,其原理都是相同的,都是身體感應的結果。

真正使人類從動物中分離出來的時間可能很短,僅僅只是在大約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由於偶然的原因,新石器初期出現了原始農業,在此之前的晚期智人通常以幾十人的小規模居住在山洞裡,他們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由於食物的來源不穩定,他們每個族群的人數通常只有幾十個人。但隨著原始農業的出現,人類食物的供應有了保證,原始人類的人口開始快速增加,為了得到更多糧食,他們走出山洞,開始在河邊的平原地區居住,隨著農耕規模的擴大,糧食有了剩餘,他們開始飼養各種動物。這段時間可能是原始人類最為幸福的快樂時光。但隨著每個族群人口規模的擴大,由於耕地或水源的矛盾,出現了原始的部落戰爭,這一時期也是中國的伏羲、神農、黃帝時期。由於部落規模的擴大,原始人類在群居生活中開始大量使用語言進行交流,人類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伴隨著農業、畜牧業和戰爭的需求,原始人的智力開始快速增長,人類的進化終於從形體的改變轉化為文化的進化,並最終誕生了現代人類的文明。 因為人類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現代人類的意識也是由遺傳意識、身體的感應意識、感官意識和大腦形成的主觀意識構成,但由於人類大腦的超級進化,人類智力水平的提高,在人類的大腦中終於形成了以智力為基礎的,經過大腦的思維、推理、分析和判斷的極為複雜的主觀意識。

在人的所有意識形態中,最為特殊的是人體的感應意識,它和人的感官及大腦沒有任何關係,是由人體的生物細胞所形成的一種生物感應能力。現代有些西方科學家一直在人的大腦中尋找這種能力,甚至有人認為人大腦中的松果體就是這種能力的來源,但相關的研究並不能證明這一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尋找方向不正確。人體的感應能力來源於動物,是地球生物進化的原動力。它不僅能感應人體內部,控制人體內的組織器官向著感應意識的方向發展,也能使人感應到周圍環境中所有與人體有關的信息。它是人類孿生子女、父母和子女,以及長期生活在一起的親屬之間產生心靈感應的主要原因,也是人的直覺、第六感和靈感的主要來源。在新石器之前,由於人類基本上屬於原始動物,所以人體的感應能力是最強的,他們即能感應到周圍各種生物的存在,也能感應環境中即將到來的風霜雨雪的變化。但新石器時期之後,隨著大量人群的聚集性生活,人的注意力逐漸轉移到以眼睛、鼻子和耳朵為主形成的感官意識上,人體的感應能力逐漸減弱,直到現代,大部分人類已經徹底失去了這種能力。下面我們看看人的各種意識形態對人一生中各個方面的影響。

一、人的生長。

1.1、童年。 剛出生的嬰兒的大腦還沒有發育,但他的身體感應能力是最強的,他可以輕易的憑身體的感應知道周圍父母和親人的存在,還能感應到父母的情緒變化,所以一個西方心理學家這樣告訴媽媽們:“發現孩子鬧的時候,先告訴自己不要煩,安下心來再抱孩子,他很容易就不鬧了。如果你心 里煩,那怕表面裝的再好,孩子一樣會鬧,因為他已經感應到了”。嬰兒的感應能力還可以表現在其它方面,比如他可以按照父母的要求,在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個指定的玩具,或者在抽獎現場憑感應為父母抽到大獎。

1.2、青年。 青年中最特殊的一件事情是判逆期。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孩子的判逆心理是如何形成的,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束手無策,甚至與孩子產生激烈的矛盾。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及正確的應對方案。判逆期通常發生在12歲之後,是由於人的主觀意識的形成而產生的。兒童時期孩子的主觀意識並沒有形成,孩子幾歲時通常是認識和了解世界的時期,所以他會在某個時間段內,每天問一大堆的為什麼。當他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就開始了向父母、學校和社會的模仿和學習階段,所以這時比較乖的孩子通常比較聽話,往往是父母說什麼就做什麼,這段時間也是父母幸福感最強烈的時期。但當孩子已經充分地了解了世界之後,他的主觀意識開始形成,但由於他的年齡還是太小,想法往往很不成熟,但他的主觀意識又要求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父母往往看到孩子做事有問題,但孩子就是不聽他的,於是往往暴發激烈的衝突。這時的父母應該明白這種情況是由於孩子的成長造成的,是無法避免的自然現象。所以這時需要調整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應該將自己的角色從孩子行為的主導者變成孩子行為的監督者,允許孩子在一定範圍內犯錯誤,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青年時期套用感應意識的另一個特例是體育運動。現在社會上有一個錯誤的說法,認為運動者的肌肉有記憶功能,這是錯誤的,人的肌肉沒有記憶能力,人在運動中鍛鍊的是身體的感應能力。在比賽中我們經常聽到教練要求運動員進入狀態,實際上是要求運動員進入到身體的感應狀態中,只有進入這種狀態,運動員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1.3、成年。 人成年之後,感官意識和主觀意識已經成熟了,身體的感應能力越來越弱,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還是能表現出來。比如男女的一見鍾情,現在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對此可以稍加解釋。在男女相遇之前,由於遺傳因素的影響,每個人都在心裡經常想像自己的另一半,所以他身體的感應意識會開始尋找。當這對男女相遇之後,他們身體的感應意識都知道對方是自己長期尋找的,所以會使他們產生一種甜蜜的感覺,這就是一見鍾情的背後真像。

1.4、老年。 老年時期有幾個特殊情況需要說明。 1、感應意識對疾病的影響。有很多病人在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後,很快就死亡了,現代醫學對此的解釋是這個人的精神垮掉了,但為什麼人的精神垮了,就會導致他很快死亡呢?現在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事情的真像應該是這樣的,當病人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後,他的心裡產生一種將很快死亡的主觀意識,如果主觀控制了他身體的感應意識,感應意識將迫使他體內的組織器官向著加速死亡的方向發展,使他的組織器官迅速惡化,從而導致他很快死亡。 2、迴光返照。 人在臨死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短暫的異常清醒時期,使他可以清楚地交代後事,完事之後,這個人可能很快就會死亡了。現代醫學對此迷惑不解,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對此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當人體快要死亡時,人的感應意識感知到了這種狀態,當這個人有強烈的要交代後事的願望時,感應意識可以控制他的身體,使他保持一段時間的清醒狀態,一旦交代完後事,感應意識失去控制,人也就馬上不行了。 3、瀕死體驗。 有的人暫時死亡後,可能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感覺,有的人可能感覺自己漂在空中。有的人感覺自己正在漂向一個未知的世界。這是如何產生的呢?當人死亡後,短時間內只是他身體的某個重要器官不行了,但是他身體的其它部份還是完好的。如果這個人死亡之前在主觀上認為自己死亡之後會出現什麼情況,比如靈魂出竅或者去天堂,當他死亡後,他身體上那些活著的細胞就能按照他的想像,製造出一個幻覺,如果他的大腦沒有死亡,這將成為他記憶的一部份,一旦他重新活過來,這部份記憶將恢復。實際上人一旦徹底死亡,所有的一切都將消失,人的生命將永遠消亡。

二、人的夢境。 幾乎每個人都會做夢,中國古代就有周公解夢,弗洛伊德在《夢的分析》中詳細分析了夢的幾種形式,認為“夢是人願望的達成”。事實真的如此嗎?分析人的意識組成,很容易就能知道人的夢境是如何產生的。人在睡眠時,人的感官意識和人中樞神經的主觀意識關閉了,但人體的感應意識和自主神經並沒有休息,所以人的夢境包含了以下內容:. 1、如果白天人的感官意識進入了人的自主神經,夢境反映的就是人的白天生活的延續。 2、如果人在白天有比較強烈的主觀願望,感應意識在睡夢中就可能以某種方式滿足人的主觀願望。 3、如果人體的某個器官出現了問題,感應意識也可能將這種情況反應到人的夢境中。

三、人格的形成。 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有的人性格堅強,有的人性格軟弱,而有的人性格中又有很多缺陷。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學中認為人的性格是在6歲之前形成的,所以他說:“兒童是成人之父”。但他將人的性格缺陷歸為兒童時期的性慾衝突,認為是兒童的性慾得不到滿足造成的,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結論。任何醫學家都可以證明,由於人體尚未發育成熟,6歲之前的兒童性器官僅僅只是一個沒有絲毫功能的人體器官,所以將人的性格歸於兒童的性慾是嚴重錯誤的。那么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實際上人的性格形成與人體的發育過程有著直接的聯繫。4歲之前的兒童感覺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所以他們是以身體的感應了解世界的。如果這時他們得不到必要的關心,比如父母經常不在身邊,或者他們經常處在一個不正常的環境中,使他們受到驚嚇或刺激,就很容易使他們產生性格缺陷。所以現代的父母絕不能以為兒童什麼都不懂,就忽視對兒童的照顧,兒童時期一旦出現性格缺陷就將伴隨他們一生,並且以後將很難發生改變。5歲至12歲是兒童以感官認識了解世界的階段,這時他們的主觀意識尚未形成,還無法分清對錯和好壞,所以如果這時他們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很可能形成一個錯誤的認識觀,這也會影響他們的性格成長。12歲之後是人主觀意識形成的關健時期,這時更應該讓孩子以正確的方式了解世界,這也是人性格形成的最後階段。18歲之後,人的性格就完全發育成熟了。

四、靈魂的本質。 人類有靈魂嗎?人的靈魂能永恆不朽嗎?為什麼在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類時期都產生了萬物有靈思想?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科學家們給出了很多答案。但是基本上都沒有觸及靈魂的本質。靈魂是如何產生的?這與人類的原始社會時期的發展歷史有關,原始人有二個觀察世界的方法,一個是他們的眼睛,當人類語言和原始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他們將用眼睛觀察到的世界萬物命名為事物本身。原始人還有另一個觀察世界的方法,就是用他們身體感應產生的天目,當他們用眼睛和天目看同一個動物或植物時,他們所看到的兩種景像差異很大,所以他們將天目看到的命名為這個動物或植物的靈魂,這就是人類早期,在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類社會都出現萬物有靈思想的真正起源。

《天目的世界第三章 重釋巫術的本質》

十九世紀英國在世界科學界的地位是崇高的,英國誕生了牛頓、達爾文、赫黎胥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在這些科學家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可能是大多數中國人所不了解的,此人名叫弗雷澤,是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由於他幾十年潛心研究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生活,並發表了一部描寫原始人類生活的專著《金枝》,因而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頭銜,他在《金枝》中認為原始人類時期誕生的巫術是一種“沒有絲毫用途的偽科學”,是原始人類用“相似律”和“接觸律”推導出來的交感巫術。正是由於他的這種論斷,後世所有從事巫術研究的學者都繼承了這一觀點,巫術無用論成為了學術研究的主流。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從考古或文獻資料等各種途經了解原始人類時期的生活了,在世界各個地區的原始人類時期,均誕生了不同的巫術現象,出現了各種形式和內容都極為相似的巫術文化。如果說一個地區的原始人類是從相似律和接觸律中推導產生了巫術,難道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類都在同一時期進行了相同的推導嗎?這種結論未免太荒謬了!正是這種荒謬的結論主導了現代人類對於巫術的錯誤研究,也阻礙了現代科學對於原始人類時期誕生的傳統中醫、氣功和預測術的科學研究,使這些古老的東方科學一直籠罩在雲霧之中。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以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清楚巫術究竟是如果產生的。我在上一章中講過原始人類是在距今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從晚期智人演化而來的,由於晚期智人在身體和行為上基本上屬於動物,而不屬於人類,所以他們的身體具有非常強烈的感應能力,依靠這種能力,他們能提前感應自然界的各種變化,感應周圍其它生物的各種信息。但是,從新石器時期之後,由於人類的大規模群居性生活,和人類語言能力的逐步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於人的眼睛、鼻子和耳朵等感覺器官所產生的信息,人們身體的感應能力逐漸減弱,直到後來一個大型部落中可能只有極少數人還由於遺傳等原因仍然具有身體的感應能力,這些人憑藉他們的特殊身體能力逐漸成為部落中的長老或首領,這些人就是原始人類時期最早的巫師。翻閱中國最早的文史資料,中國早期的三皇五帝即是部落的首領,也是當時名氣最大的巫師。不僅古代如此,即使到了現代,在世界各地仍然保留的一些古老原始部落中,仍然保持著巫師的習俗。人類最早期的原始巫師主要有三項工作:即占卜、治病和祭祀。占卜是原始巫師的主要工作,當部落中有事情發生時,比如決定遷移的方向、部落的戰爭、種植的穀物等,巫師會用在身體感應狀態下的天目查看這些事情在天目中的徵兆,從而作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這也是伏羲八卦等後世所有預測術的起源。巫師治病是當部落中有人患病時,由於巫師是當時部落中能力最強大的人,所以人們理所當然的請巫師為人診治疾病。新石器之前,晚期智人都是一些人形動物,他們生活在純自然狀態下,生老病死是一種無需改變的自然現象。但當人類社會形成之後,人們“以酒為漿,從欲為常”,就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疾病,當部落中一些重要人物生病之後,巫師以自己最擅長的感應能力診治疾病,可能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巫醫以他們的天目發現了人體內的經絡系統,從而誕生了以此為基礎的中國傳統醫學。祭祀是當原始文化中產生了人的靈魂和神鬼觀念之後,人們為了祭奠祖先,祈求他們或神鬼的保佑而舉行的一些議式,最早的祭祀活動非常簡單,人們只是用筆在石頭上畫一個簡單的圖形,然後在巫師的帶領下獻上禮品,人們跪拜後說出心中的願望。但當夏朝的國家體制形成之後,為了加強統治者的權威,人們發明了複雜的祭祀儀式,這些禮儀後來成為中國儒學的重要組成部份。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早期巫師的求雨是如何形成的。巫師求雨有二種方式,一種是在萬物有靈思想的影響下,他們認為雨是由神控制的,所以他們向雨神獻禮祈求;另一種方法是巫師通過人為方式,使自己的身體產生天要下雨時出現的感覺。由於原始人類的認識能力有限,他並不知道是自然界要下雨時,由於他的身體具有感應能力,所以會提前出現反應。反而認為只要自己的身體出現反應,天就能下雨,這是由於原始人類的錯誤認識導致的錯誤行為。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原始人類時期誕生的所有文化、如中醫,氣功、預測術等都和人類的這一特殊歷史時期有關,巫術即是原始東方科學的基礎,也是人類文明和文化的發源地,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果無法正確地解讀這段歷史,以中醫、氣功和預測術為代表的古老東方科學的真像就將永遠被掩蓋在歷史長河之中。

《天目的世界第四章 傳統的人體感應醫學》

中國的傳統中醫已經有了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但直到現在關於中醫的很多重大問題一直被籠罩在迷霧之中。首先是中醫的起源,按照現在的傳統觀點,中醫起源於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活動。但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如果說草藥的使用和勞動人民有一點關係還可以理解,但硬將以人體的經絡、穴位和診脈為基礎的傳統中醫歸於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活動是無論如何都難以解釋的。從前面幾章中,我們很容易知道中醫起源於巫術,現在我們從一些歷史資料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中國最早的醫字是毉,原意為巫基礎上的醫工。唐代醫學大師孫思邈對此曾作過更為準確的描述:“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需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除此之外,現代很多專業人士都對中醫起源於巫術做過考證。上海著名醫師何裕民著有《走出巫術叢林的中醫》,醫學作家謝育群著有《醫者意也》,這些著作都從各個方面論述了中醫起源於巫術的歷史事實。中國現代哲學家李澤厚在《說巫史傳統》中也指出:“巫術禮儀中所包含的科學認知層面,也在不斷地理性化,它們最終形成各種上古的方技、醫學和數術”。由此可見醫源於巫是無可爭辯的史實,而硬將中醫歸於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活動是假借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陳詞濫調。中醫的第二個問題是中醫理論,在中國的四部醫學經典,即《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和《神農本草經》中,《黃帝內經》中的醫學理論是最基礎的理論,在《黃帝內經》中可將中醫理論分為以下幾部分:1、人體經絡理論;2、人體穴位理論;3、針灸學說;4、人體藏象理論;5、陰陽五行理論;6、五運六氣學說。這六個理論中的前四個是原始的巫師在身體感應產生的天目中發現的,是中醫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得以傳承的物質基礎。儘管其中的人體藏象理論錯誤百出,但中醫的治療基礎是基於人體經絡和藥物的人體感應,所以錯誤的藏象並不影響中醫的使用。中醫理論中的後二個理論,即陰陽五行和五運六氣都是在春秋戰國之後發展起來的哲學思想,將這兩種理論套用在中醫里是錯誤的,是秦漢時期哲學理論擴大化的套用失誤。在所有的中醫理論中,人體經絡是最為神秘的基礎理論,關於人體內是否有經絡存在,現在的醫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人能徹底揭開人體經絡的奧秘。199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祝總驤專門成立了一個經絡研究組,開始研究人體經絡的奧秘,他們從人體的經絡感傳現象開始,發現人體經絡不僅存在,而且還有低電阻性和高震動聲現象。他們甚至用正電子斷層掃描技術看到了人體內經絡的流動現象,這一實驗過程在前幾年的中央電視台中曾專門錄製過節目。但由於祝院士並不了解人體內為什麼會有經絡存在,所以一直沒有揭開人體經絡的奧秘。現在我可以對人體內為何有經絡存在給出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我們都知道,人屬於地球動物中的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的一大特點就是身體是恆溫的,即動物體內溫度始終保持在37度左右。但是動物體內的五臟六腑都是非常複雜的生物器官,它們都具有獨立的功能,由於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需要依靠感應外界的生態環境的變化而進化,所以人體內的複雜器官也需要感應外界的生態環境,但由於它們處於動物體內恆溫的封閉環境中,所以在哺乳動物的進化過程中,在體內進化出了可以使動物內部器官感應外界生態環境的生物細胞感應線,這就是經絡。現在我們已經發現,除人體外,其它哺乳動物的身體也存在經絡現象,這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印證這個理論。由於經絡線是生物細胞的感應線,所以醫學家們即使用最大倍數的放大鏡也無法發現人體經絡的存在。人體經絡線的一大特點是具有雙向感傳作用,一方面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可以通過這些線感應外面的環境,所以當人體處於過冷、過熱,乾燥或潮濕的環境中,人體容易產生疾病。另一方面人體內的五臟六腑的疾病狀況也可以通過經絡線反映出來,這也是古代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中醫里第二個重大問題是中醫的診病方法。傳統中醫的診病方法有望、聞、問、切。在中國四大醫學經典《難經》中對應的醫學水平是神、聖、工、巧。也就是說會望診的才是神醫,而會切脈的只是巧醫,是中醫水平里最差的。這裡所說的望診並不是用眼睛望,而是用天目望,高明的古代中醫只需要用天目看一眼病人即可知道病人的病情如何,中國古代的“病入膏肓”成語就是這樣產生的。以現代西醫最先進的診斷設備,也遠遠達不到古代望診的水平,不僅是望診,即使是中醫里水平最低的切脈,現代西醫的診病設備也難以望其項背。傳統中醫的切脈是以二個手指搭在病人腕部的關骨動脈上,表面看來好像醫師在摸病人脈搏的跳動情況,而晉代王叔和著有《脈經》,明朝李時珍也著有《瀕湖脈經》,在這些著作中,都將各種脈象解釋得清清楚楚。據此有人認為可以利用各種儀器設備診斷脈象,但是無論人們怎么努力,即使人們可以用偵測人體微小變化的儀器發明了測謊儀,也無法利用現代設備診斷脈象,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中醫在診脈時並不是診斷脈搏的跳動,而是利用脈搏的跳動感應病人體內的經絡運行情況,王叔和和李時珍在書中所說的脈象實際上是人體經絡運行狀況的反映,而傳統中醫具有的這種感應能力是他們在古老家族的遺傳中遺傳下來的。所以日本雖然在唐朝時派人學習中醫技術,並且掌握了人體穴位、針灸和中草藥等技術,但他們卻一直沒有學會中醫里最重要的切脈技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祖先沒有這方面的遺傳基因。中醫里的第三個重大問題是中醫的治療方法。中醫的治病方法有二,其一是針灸治療。針灸技術不僅廣泛套用於國內,而且遠播到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在一些西方國家,他們承認針灸的效果,但不認為是針灸產生的,而認為是心 理原因。因為他們無論如何都解釋不了一根銀針怎么可能產生治療作用。現在我可以清楚地解釋其中的原因了。銀針本身不會產生治療效果,但當銀針通過穴位插到人體的經絡線上時,由於經絡的傳導作用,銀針侵入人體的信號就可以通過經絡傳到與經絡相連通的人體器官上,就會激發這些器官的原有功能,在反覆的刺激下,人體器官的功能就能得到有效的恢復,也就起到了治療作用。所以,針灸的治療效果是真實存在的。其二是中藥,儘管在中國中藥已經使用了幾千年,但直到現在卻沒有人知道中藥是如何治病的,由於無法說清原理,所以現代醫學並不承認中藥的治療作用。中國現在很多中藥學者按照西藥理論研究中藥的化學成份,他們認為是中藥的化學成份在起治療作用,可是一味藥的化學成份還可以鑑定,當幾十味中藥合在一起時,它們的化學成份是無論如何都搞不清了。實際上中藥的治療用的是生物感應原理,即古代中醫書中經常提及的“溫則涼之,寒則熱之”,中藥是用四氣五味的藥性通過感應治療疾病的,所以中藥對於慢性病、皮膚病和風寒病的治療效果要遠遠好於西醫,但對於病菌的入侵就無能為力了,而西醫治療各種病菌感染往往是藥到病除,立竿見影。世界醫學發展的未來必將是東西方醫學的相互結合,但在此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東方醫學的科學原因,否則,中西醫結合就是一句空話。

《天目的世界第五章 意識控制的氣功》

如果說人們對於中醫起源的認識還比較清楚,但對於氣功起源的認識就比較模糊了。中國對於氣功的研究始於八十年代未期,1978年中國打倒了四人幫,科技發展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當時在中國科學院主事的錢學森博士提出了一個想法,他認為近百年來中國的落後導致中國的科技水平發展遠遠落後於西方已開發國家,如果發展自然科學,中國在短時間之內很難做出成就,但如果以中國傳統的中醫和氣功為突破口,在世界上其它國家之前開展研究,中國就有可能在世界的科學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此後,在國家的倡導下,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一大批研究中醫和氣功的科研院所,氣功的研究也走上了科學的軌道。經過了十幾年的研究,科研人員逐漸認識到了氣功的一些現象,比如人在練氣功時,手腳會發熱,腦波會有8--10頻的震波,人大腦里的中樞神經受到抑制,但自主神經卻處於較活躍的狀態。但由於人們一直沒有搞清氣功的本質,後來大規模的社會性氣功活動又出現了各種負面作用,呼籲停止氣功研究的聲音越來越大,中國內地的氣功研究逐漸陷入了停滯的狀態。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台灣的氣功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在原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的帶領下,卻取得了很多成果。他們通過對大量國小三、四年級學生的手指識字實驗開始,發現大約有30%的小學生只要經過適當訓練,不僅手指可以識字,耳朵及身體的其它地方也可以識字,除了身體識字外,他們中的一部份人還有心靈感應,用意識移動物體等能力,但同樣由於缺乏對氣功本質的了解,李嗣涔教授無法解釋他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最後陷入了宗教信仰,這是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那么氣功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對此問題的回答還是要從氣功發展的歷史中尋找答案。中國現存最早的氣功史料是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圖中詳細描繪了四十四種導引氣功的動作和姿勢,說明在漢代之前中國氣功就已經發展到了成熟階段。在各種歷史資料中,幾乎所有的古代醫學著作中都有關於氣功的記載,從《黃帝內經》開始,氣功做為一種醫學的輔助手段,被廣泛套用於各種醫學治療中,隋代的著名太醫巢元方在醫學巨著《諸病源候論》中共記載了導引法278條,除小兒病外,其它各種疾病均運用了導引法。明朝的醫學大師李時珍所著的《奇經八脈考》,被喻為氣功練習者的入室指南。考察中國的氣功發展史,氣功的發展一直是和中醫及宗教密不可分。中國的儒教、道教和佛教都將氣功做為修身養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儒教以宋代理學的靜坐功為主,佛教以止觀禪法著稱,道教更是將氣功的發展推向了頂峰。經過歷代道家的努力,道教在早期醫學氣功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守一、行氣、辟穀、胎息、內丹等各具特色的氣功,尤其是內丹中的大小周天氣功,利用氣功疏通人體經絡,起到了非常好的健體強身作用。從中國氣功的發展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氣功最早是和醫學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中醫起源於巫術,那么氣功與巫術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在中國上古時期曾發生過著名的“絕地天通”事件,楚昭王在與大夫觀射夫談論這一事件時,說到蚩尤的九黎部落是“家為巫史”。我在前文曾說過,新石器發展至黃帝時期,每個部落中可能只有極少數人還仍保持巫的能力,那么九黎部落中為什麼會“家為巫史”呢?這說明當時可能在一些部落中,部落中的很多人都在練習巫術,在這一時期,巫師同時兼有醫師的作用,可能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巫師發現了人在練習巫術的過程中,即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又能起到健體強身的養生保健功效,所以當後來中醫從巫術中分離出來後,當時的巫醫將人練習巫術的方法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這就是人類早期的氣功。那么氣功都有什麼功能呢?氣功的第一個作用就是治病。我們知道,所謂的巫術是巫師擺脫主觀意識的控制,進入到身體的感應意識當中,在這種狀態下,感應意識可以控制身體內的各種器官,向人希望的方向發展,所以,當人希望自己體內的某個器官向好的方向轉化時,如果他能進入身體的感應狀態中,就有可能控制那個器官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古代的中醫治病中有通過冥想治療疾病的方法。而現代西方通過潛意識、祈禱等方式治療疾病的方法也與此類似,都是人體的感應意識在起作用。氣功的第二個功能是人體的感應作用,當人通過氣功進入身體的感應狀態後,組成人體的生物細胞具有感應外界信息的強大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小學生通過練習可以用手指識字,也能出現心靈感應現象的主要原因。氣功感應的另外一個重要套用是在中國的武術上,這其中主要分為硬功和軟功,硬功比如爬刀山,滾釘床和用尖硬的槍尖刺咽喉等,人的柔軟皮膚之所以在這些行為中不會受到傷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體在感應的狀態下,可以通過長期的練習,用感應意識控制使自己身上的某一部份臨時變成密度極高的堅硬物質,所以他們在表演中才不會受到傷害。氣功中軟功的代表主要是中國的太極拳,太極拳中的最高水平是要隨著敵人的進攻招式而決定自己的招法,太極拳師的這種能力是在長期的內氣修煉中煉成了,由於他們的身體具有強烈的感應能力,使他們能提前感應對手即將做出的動作,這樣他們才能在實戰中做到借力發力,後發制人。

《天目的世界第六章 時空信息的預測術》

世界上最神秘,也是最具魅力的是原始人類時期發明的各種預測術。在人類的原始社會初期,世界上的很多地區都誕生了各種預測術,其中以中國的種類最多,形式也最為複雜。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預測術是伏羲八卦。《周易》中記載是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發明出來的。如果站在歷史的角度解釋這一過程,有可能是這樣的:新石器時期開始之後,由於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人類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部分人的身體感應能力逐漸哀弱,很多人可能徹底失去了這種能力。在一個部落中,可能只有很少的幾個人還保有這種能力,這些人因此成為部落中的巫師、長老甚至首領。巫師憑藉自身的感應能力為人們預測吉凶禍福,當需要預測的事物越來越多之後,這些原始的巫師發明了利用一個中間媒體進行預測的方法,最早使用的中間媒體可能有龜甲、蓍草、各種動物的內臟,胛骨等,每個部落巫師使用的方法也應各不相同。伏羲時期是中國原始部落的興盛時期,當時中國大地的大小部落成千上萬,由於部落眾多,由此引發的部落戰爭連綿不斷,伏羲部落有可能是當時部落戰爭結束後的最大部落。伏羲為了統一各部落的占卜方法,才發明了簡單適用的八卦。周文王時,為了適應日益增加的社會需求,將八卦演化成六十四卦,名為《周易》。後來儒教又將其列為六經之首,改為《易經》。但無論如何演化,《易經》都只是一部卜卦之書。對於沒有感應能力的現代人而言,沒有絲毫用途,可是現代社會卻有一部分所謂的易學大師,假借《易經》的名氣,到處欺矇世人。除《易經》之外,軒轅時期又誕生了天干地支和陰陽五行觀念,人們根據古代的星象術和年、月、日、時又發明了古代的各種神煞,由此誕生了中國古代的各種預測術,據記載,中國古代比較流行的預測術有卜筮、相術、占星、算命、堪輿、拆字、扶箕、太乙、六壬、九宮、奇門遁甲、望氣等。比如占星術是通過觀察天空中的星像變化進行的預測,根據現代科學知識,天上的星象與地上的人事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預測者在觀察天象時,只是藉助於天象使身體與要預測的事物之間產生感應,在這一點上預測者使用人的八字、拆字、面相等,道理都是相同的,都是身體的感應在發揮作用。預測師利用身體的感應為什麼能預測呢?可能有二個原因,其一是預測師在身體感應產生的天目中可以看到他所關心的事物的發展軌跡,從而推測這一事件的前後發展軌跡。其二是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所產生的意識都是一種能量,這些能量可以在一個能量場中傳遞,而人體在感應狀態下的意識可以捕捉他所關心事物的意識發展過程,從而了解這個事物前後的發展歷程。但無論使用那種方法,古代巫師的預測能力都是真實存在的,現代社會認為古代巫師的預測只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