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院

天王院

天王院,位於福建省楓慈谿南隅錦屏山麓之東。錦屏山來龍蜿蜒,起伏連綿,秀麗若屏。古時,樹木蔥蘢繁蔭,禽鳥飛鳴,腴草懷珠,為楓衢後岫之屏,故曰“錦屏山”。

地理位置

天王院 天王院
錦屏山麓古為驛道,山上樵木相率休息于山林。路上商旅往來不絕,居然成聚,煙火萬家,荔蔭十里,上通郡省,下接泉漳,魚鹽輻輳之區,官司過往之地。
仁王古剎院宇,是後漢高祖乾佑元年(948年),由普惠、契澤倡建的。釋僧眾多,香火鼎盛,聞名楓江。宋末益王同帝 南遷時曾駐蹕於此,遂改為“天王院”沿用至今。
南唐鄂國公,晉江王留從效,由永春定居仙邑慈孝里赤湖留宅村(今楓亭東宅留宅自然村)遊覽天王院,舍田、捐資重建院堂。有山門、廣場、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僧舍,規模之大,頗為壯觀。雕塑佛像、十八羅漢金身,香火旺盛一時。
明宣德三年(1428年),院堂遭火厄,化為灰燼。殘垣斷壁,滿目瘡痍。明正德四年(1439年),由薛瑞獻等人,募緣重建,在廣上建造四座石塔,其中一座較大的石塔曰“天王塔”。有五層(含塔剎),高一丈八尺,是“楓亭八塔”之一。
明成化十年(1474年),由陳亨、陳德通及比丘文慶等,再次募資擴建大雄寶殿和整修其他院堂。自山門進入,高聳的院堂,氣勢磅礴,殿樓嵯峨、飛檐重閣、雕樑畫棟,鎏金燙彩,金碧輝煌,氣派非凡。時貢生鄭策賦游觀賞天王院,流連忘返,留下讚美詩篇云:“古剎南山下,曾經幼帝過,天王名未改,佛子意如何。滄海半腰月,浮生轉 波,須知清淨理,永世不消磨。”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8年),時任潮州通判的薛益返鄉祭祖,遊覽此院,捐巨資,舍田地,在天王院之東側,建造關帝廟,奉祀關公,成為神佛雜處之地。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薛章獻舍良田三畝四分,作為供奉釋迦牟尼佛事場所。清鹹豐十年(1860年),又在天王院西側建蓋“三賢祠”,奉祀蔡襄、陸秀夫、林蘭友,春秋致祭。
自明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歷經四百多年的風雨飄搖,院宇興廢重疊,釋僧無庇身之所。由員生薛黃扳花、陳永坤陳居仁、開斌等人,於是年仲冬重新修葺,耗用二千兩白金,使院堂重現風采,古色古香,典雅別致莊重。豎立重修《天王院石碑》鐫刻該院建造伊始與歷次重修建的過程。
1945年秋,抗日勝利,天王院遷址於陳廬園(今楓亭中心國小後面)重建,規模比原來小。1963年又遭厄運,夷為平地。1974年始,又復建院宇和樓房,重塑佛像,供尼眾誦經念佛。如今,諸多善男信女,焚香膜拜,遊人絡繹不絕,再顯當年風貌。

背景資料

天王院,原名仁王院,在楓亭錦屏山南麓,上下共有九座,系後漢乾祐元年由普惠契澤倡建。趙昺南渡時駐蹕於此,因而改為“天王院”。天王院於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失火燒毀,後由薛瑞獻、陳享等人募捐重建。
明萬曆未,天王院東建關帝廟,西設三教祠,前有石塔、山門。現在東邊的關帝廟尚在,三教祠已翻建為宿舍,石塔不知去向,山門已闢為操場。今保留下來的天王院是原來的第二座,院宇為土木結構,地基磚石古色古香,院宇寬敞大方,古樸莊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