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魏記風箏

天津魏記風箏

天津魏記風箏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之一。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就有關於風箏的記載。到唐代(公元618~907年),風箏已經盛行於南北各地的都市鄉村。

中國北部的天津市是中國風箏的主要產地之一。天津風箏之中,以“魏記”生產的風箏最為精美、著名。“魏記”風箏發展到今天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它的創始人魏元泰(生於1872年)技藝精湛,從藝七十餘年來,他製作出數以萬計具有很高藝術性的精美風箏,譽滿中外,享有“風箏魏”的美譽。1914年,“魏記”風箏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一舉奪得金獎,從此成為受國內外眾多博物館所青睞的珍貴藏品。

“魏記”風箏選材講究,做工細緻。風箏面多以絲綢和絹為材料,骨架則選用彈性較大、質地細膩的福建毛竹。精工製作出的風箏造型逼真生動,色彩富於傳統民族風格,飛行平穩。在種類上,“魏記”風箏有蝴蝶、飛燕、孔雀、鳳凰、仙鶴等50多個品種,遠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