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問津書院

天津問津書院

盧見曾(進士)不但創立問津書院,還“日集諸生課之”。 天津道董承勛於乾隆十六年(1751)蒞任,在任期間,曾聘名進士吳聯珠主講問津書院。 天津志書記載,問津書院在城內鼓樓南,是清代天津比較有影響的書院。

簡介

乾隆年間,清廷命令各省會成立官辦書院,“於學宮之外,另建肄業之所,禮聘名儒掌教”。乾隆十二年(1747)鹽商查為義捐出運署旁(今鼓樓南大街)廢宅基地一塊。經鹽運使盧見曾請準,用銀2400餘兩建成講堂、山長室、學舍等共64間,取名“問津書院”。掌院山長有2人分官齋兩課。每月課生童2次,該院重製義,其活動內容以考課為主。該院山長薪俸和生童廩膳膏獎等項費用,由運庫支發,年終報部。
盧見曾(進士)不但創立問津書院,還“日集諸生課之”。天津道董承勛於乾隆十六年(1751)蒞任,在任期間,曾聘名進士吳聯珠主講問津書院。該院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

歷史

問津書院:校長是李鴻章的老師

問津書院問津書院

問津書院的舊址現在已經改成了一座民辦學校“津源中學”,這座位於新修建的鼓樓南街的小院從外邊看起來非常不顯眼,校內只有幾排平房,院中幾棵鬱鬱蔥蔥的大槐樹遮蓋了校園不大的空間。
天津志書記載,問津書院在城內鼓樓南,是清代天津比較有影響的書院。1997年後,這座民辦的古老書院,又變成了具有民辦性質的現代中學——津源中學。乾隆十六年(1751年),長蘆鹽商、前太平府通判查為義捐出運署旁(今鼓樓南大街)廢宅基地一塊。由天津進士、長蘆鹽運使盧見曾報請直隸總督方觀承、長蘆鹽政高恆,並親自捐資督建。書院正中修建講堂三間,前為大門,後為山長書室,四周環以學舍,共64間。書院始建於乾隆十六年八月,落成於乾隆十七年二月,最終耗銀2400餘兩。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有900多平方米。問津書院的匾額是同治年間曾任該院院長的李鐵梅(嘉瑞,李鴻章的老師)書寫,他還為丟失的學堂額補寫“學海堂”,這些現在都已蕩然無存。
據津源中學的老師介紹,現在的校舍面積比以前有所減少,原先的後院與操場在鼓樓廣場的修建中被占用,現在鼓樓廣場的一側即是學校的操場所在地。原先位於現在鼓樓南街之上的學校大門,也在鼓樓施工過程中被拆除。現在,雖然校舍還保留著問津書院原先的布局,但除了牆磚是原來的以外,其他的裝飾都已經融入了現代的式樣。
問津書院
問津書院位於天津城內鼓樓水西園,大門坐西朝東,與民宅相銜。當時院內是正方形,有房64間,占地面積為2004.62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01.47平方米,前有照壁,後有二門。中間為講堂,共三間,尚書錢陳群題名曰“學海”。講堂兩側設東學舍,西學舍,後面為山長書室。
問津書院始建於乾隆十六年辛未八月(1751),落成於乾隆十七年壬申二月(1752)。由當時鹽商查為義獻地,長蘆鹽運使盧見曾捐資建造。建院的目的是“廷師選士”,“肄業講學”,為科舉提供學習場所。到這裡來學習的多系名人後代,每年經費由閒款生息項內支給。“問津書院”的匾額是李鴻章的老師李鐵梅書寫的,他也曾主講該院。李鴻章在任直隸總督時,也在此辦過書局,將書籍原價賣給學生,以鼓勵學生學習。後來天津著名人士盧雅雨、管椒軒、伍實生、葉筠潭、楊慰農等人先後在此任教,講授詩賦、樂府。五十七年運使稽承志重建。嘉慶六年(1801)眾商人重修之。同治九年(1870)李嘉瑞任院長。光緒四年又增設經古課。
書院是以“汛海問津”勉勵青年學生刻苦學習。“汛海問津”出自鹽運使盧見曾之文,他在《問津書院碑記》中說:“孔子之道猶海也……學者因文見道,譬如汛海者……不能達者皆不得其津者也。”書院一直隸屬長蘆都轉鹽運使司,每年聘用教師、員工及其它費用,均由運司“閒款生息項內支銷”,乾隆五十七年做過一次大修,光緒26年因遭兵亂書院被毀,只有講堂三間未損,廚丁王恩榮把院長李嘉瑞補書的“學海堂”匾額撤而藏之,才免遭劫難。
世事滄桑,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後,“問津書院”改名為民立兩等第二國小堂,民國初期大約在1911年至1915年間又改名天津民立第二國小堂,當時袁世凱手書匾額一塊,懸掛在大門口上。1926年改為“私立第二國小”,1937年又易名為“問津國小”,1956年人民政府接管後改名為“南門裡國小”。由於年代久遠,“問津書院”的格局變化較大,值得慶幸的是原來保存下來的三間講堂一度隔成六間教室現還有兩間。後園內小操場邊尚有一棵腰圍2.07米的古槐,這是當年“問津書院”僅存的古蹟。問津書院在天津教育發展史上有一定的意義,雖院內古蹟所剩無幾,但仍不失其應有的文物價值而放射著光彩。

書院對聯:

釣遊記得童年事;
文字重修老退緣。
清代李鐵梅題問津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