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城村

天城村,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方村鎮,轄39個村民組、1460戶,以傳統的糧、油種植及水產養殖為主導產業。

村情概況

天城村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方村鎮,位於方村鎮北部,西鄰利民村,南鄰馬廠村,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村轄39個村民組、1460戶,耕地5438畝,總人口5316人,可養水面560餘畝。

特色經濟

該村以傳統的糧、油種植及水產養殖為主導產業,盛產大米、油料、大豆等農產品和珍珠、魚、蝦等水產品,其中高規格名貴苗木種植已成為村重點培育的優勢產業。2006年村集體收入16.8萬元,人均純收入4660元。

組織建設

該村共有黨員121名,其中預備黨員4名,村黨總支下設天城村黨支部、天城村老年協會黨支部兩個支部,7個黨小組。
該村緊緊圍繞全鎮“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大力做好配套服務,方村工業集中區位於該村境內,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平方公里,已入駐企業97家。
村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宏田,村兩委班子共6人,平均年齡46歲。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87畝(其中:田260畝,地127畝),人均耕地0.53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畝;草地60畝;荒山荒地400畝,其他面積585畝。有泥碳煤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404戶通自來水,無飲用井水戶,無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戶。有404戶通電,有39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8%和3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0戶(分別占總數的57%和45%)。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0輛,機車40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7戶;已完成“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0戶。耕地灌溉面積為791畝,有效灌溉面積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9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7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戶磚混結構住房戶;有6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0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9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5萬元,占總收入的13.25%;畜牧業收入266萬元,占總收入的24.3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30頭,肉牛312頭,);漁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617萬元,占總收入的56.39%;工資性收入54.4萬元,占總收入的4.97%。農民人均純收入3990.1萬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運輸業等為主。其中,常年在外務工人數261人(占勞動力的28.9%),在省內務工240人,到省外務工2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3.9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3.13%。該村擁有企業12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68戶,共有鄉村人口731人,其中男性360人,女性371人。其中農業人口714人,勞動力53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721人,白族8人,布朗族2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84人,參合率93.57%;享受低保3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84戶,占農戶總數的5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蒜園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蒜園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3公里,距離中學0.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6人,其中小學生78人,中學生3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5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5.3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6 人,女黨員1人。團支部設在村委會,團員10人。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村莊道路不暢通,交通不便;2、飲水困難,水質較差;3、農田基礎設施薄弱,排灌困難,資金欠缺。請求上級政府給予解決。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最佳化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2、大力發展柿子、核桃等林果經濟,使經濟收入多元化;3、大力發展生豬養殖,努力建造生豬養殖示範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