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窪垃圾焚燒廠

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對垃圾焚燒處理場給了明確說法,南京市規劃部門提出了近期(2015年前)建設江北1號垃圾焚燒廠的規劃,也就是現在的天井窪附近。而江北2號垃圾焚燒廠(橋林地區)被規劃中遠期建設。南京市規劃局編制辦主任劉正平告訴記者,將建設江北1號垃圾焚——天井窪垃圾焚燒廠。

背景

垃圾包袱垃圾包袱

南京市江北垃圾發電廠能否通過環評的關鍵時刻。江蘇省環保廳就“擬批准天井窪垃圾發電廠環評報告”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公示。許多江北的小區市民到江蘇省環保廳,希望趕在公示結束前一天能阻止其通過環評。可南京市市容局不改初衷:換地方建只不過是這撥市民滿意了,換另外一撥市民來反對罷了。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徐海雲告訴記者:全國許多城市都掀起了反垃圾焚燒的浪潮,這不是垃圾焚燒技術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信任機制的缺失。市民有反對意見不奇怪,但如何公正評判不同意見、部分市民利益和整體利益如何平衡、如何實施有效監督才是真正問題所在。
據了解,居民之所以如此堅決反對,是因為焚燒垃圾會產生二惡英。就此,南京市市容局設施建設處處長助理歐陽育楠卻表示:二惡英的確有,不過卻被居民們妖魔化了。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教授聶永豐告訴記者,垃圾焚燒處理技術上並沒有問題。“只要燒透了,也就是滿足溫度在850℃、在爐內停留2秒等指標就沒有問題,這個技術在美日歐洲都已經十分成熟。”
歐陽育楠告訴記者,填埋場是污染地下水、土壤等;焚燒廠的煙氣是向空中排,兩者污染雖不能直接比較,但以在上海江橋焚燒廠的情況來說,焚燒場周圍的環境要好一些。周邊金泉泰來苑的居民反對,認為是先有房後有垃圾場,實際填埋場早有了。之所以市容局和一些居民對此認知不同,是因為部分居民不了解二惡英,對一些道聽途說深信不疑。

問題

專家認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工程採用的工藝方案和污染控制技術屬國內先進水平,但項目尚存在一些問題。

垃圾處理設備垃圾處理設備

報告書指出,此項工程選址不滿足一般不得在城市規劃區建設的要求。專家認為,這一項目廠址占地屬生態保護空間和農業用地。
同時,廠址與老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老山風景區等敏感點準確距離不明。而且,廠址附近東北部區域環境敏感點密集。專家建議,工程分析須進行廠址方案比選。
另外,依據報告書,對此項目建設,公眾表示堅決支持的比例僅為55.9%,表示堅決反對的比例高達40.8%。支持的公眾主要為現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居民,反對的公眾主要為位於廠址兩公里以外的泰山新村周邊小區居民。專家認為,報告書須闡述本工程建設可能對公眾健康產生的影響。
專家同時還指出,依據廠址周邊環境的敏感程度,環境空氣評價級別應提升為二級;報告書未分析南京市氣象站資料適用於本工程的合理性;缺乏邊界層污染氣象資料;未分析山谷風出現的頻率;未計算正常工況下不利氣象條件下二惡英的影響;未分析非正常工況二惡英排放源強的合理性,未明確排放持續時間及其出現頻率。  

焦點

為啥不公開選擇的專家?
居民:政府方面提到的七八個專家為什麼不能讓居民們知道?為什麼政府方面提到的都是“同意”的專家,而沒有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專家?
南京市市容局設施建設處處長助理歐陽育楠表示:“實際這個廠只處理江北和下關的垃圾,其餘主城各區垃圾是往江寧運的,不存在歧視江北;選在江北的什麼地方,我們也是開了專家論證會的。”2006年8月開了專家論證會,有7~8個專家參加,都是國內的知名專家,大家都通過了選擇天井窪。當時也考慮過提建到化工園區,結果化工園環境指標基本飽和,再建垃圾場就超標了;還有一個老山的地塊可供選擇,可要建到那裡,周邊的路全要重開才能運進建築材料,那垃圾場投資5億,周邊建路可能要10億。
就此,居民們表示,政府方面提到的七八個專家為什麼不能公開,讓居民們知道?為什麼政府方面提到的都是“同意”的專家,而沒有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專家?不公開專家選擇,就會增加公眾誤解,失去了對政府決策的信任。公眾

環保規劃環保規劃

利益受損補償標準難定?
專家:不論這個項目是比原來減少污染,還是二惡英是可控制的,它都無法完全避免污染。應該說,無論選擇在哪裡建,那裡的居民都為其他市民身邊的美好環境作出了犧牲,承受了損失。這個損失應當受到補償。
在採訪中,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徐海雲表示:不論這個項目是比原來減少污染,還是二惡英是可控制的,它都無法完全避免污染。“應該說,無論選擇在哪裡建,那裡的居民都為其他市民身邊的美好環境作出了犧牲,承受了損失。這個損失應當受到補償。”
就此,南京市市容局也表示認同,歐陽育楠表示:比如台灣的垃圾焚燒廠,它的副產品對周邊居民提供熱水、SPA浴等一些免費服務。“我們也構想過給周邊居民供熱等做補償,關鍵是標準怎么定。”
目前國家環保總局的82號文規定,垃圾焚燒項目不得靠近居民生活區300米。天井窪焚燒廠是把周邊400米以內的居民全部拆遷,所有大型樓盤均距離該項目1公里以上。“那我們是定400米以內享受,還是500米?1000米?那1001米的居民怎么辦?這個臨界點很不好掌握。”有關方面表示。
“歐盟標準”有多大可信度?專家:之所以不選擇填埋生化處理技術,是因為國內建了十幾個廠,沒有一個廠能達到原來的設計標準,處理出來的肥料根本指標達不到效果,沒人要。而國內現有的幾十個焚燒廠誰能達到歐盟標準,專家們也表示不敢肯定那些數據就是真的。
這次垃圾焚燒項目引起的爭議很多,至今都未平息。對此,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徐海雲認為:爭論很必要,居民的質疑非常重要。因為居民們最不相信“二惡英污染可控制”的原因並非技術,而是人。這種懷疑連專家也有。
“現在聲稱天井窪的焚燒廠二惡英排放能達到歐盟標準,問題是國內的檢測數據可信嗎?”徐海雲告訴記者:填埋生化處理國內建了十幾個廠,沒有一個廠能達到原來的設計標準,處理出來的肥料指標達不到效果。而國內現有的幾十個焚燒廠誰能達到歐盟標準,專家也表示“我也不敢肯定那些數據就是真的”。
徐海雲表示:反對的市民應當把質疑重點轉向監督,要求立法。改政府內部監督為居民公開監督,即居民選出代表,有權利隨時進場、並採用一切手段去查看運行情況。

評論

現行南京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將天井窪垃圾場所處地帶,定為生態保護空間,現行《南京市浦口區城市總體規劃》更加明確定位為“生態綠地”與“高新研發用地”,明確規定“該垃圾堆場應搬遷”(《南京市浦口區城市總體規劃》136條和34條都有明確表述)
天井窪垃圾堆場,開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初其所在黃姚村還比較偏僻,在此建垃圾場還有一定合理性。然而,隨著全國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南京市的擴張日新月異。原來比較偏僻的黃姚村已經處於城市建成區的邊緣,與高新區、高校區、居民小區及江北商業圈連成一片。黃姚的另一面,是珍珠泉和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南京的綠肺。實際上,現在的黃姚是城區與風景旅遊區間的過度帶。如果面向未來,黃姚處於正在新建的江北新城的中心,在頂山鎮與泰山鎮之間。天井窪垃圾堆場的存在當然沒有合理性,因為它與南京的江北戰略背道而馳,將天井窪垃圾堆場封閉,搬遷是唯一正確的決策。
令人不解的是,南京新規劃居然將天井窪定為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廠址,一個必須搬遷的垃圾場可以變成垃圾焚燒廠
垃圾處理設備垃圾處理設備
嗎?他們的一個理由是,垃圾場污染很厲害,而焚燒廠沒有污染,他們甚至說焚燒廠是環保設施,可以提升當地環境。這簡直是無稽之談。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垃圾焚燒是世紀劇毒——二惡英的第一來源。除此之外,還有劇毒的重金屬。如果垃圾焚燒真的無害,還需要環評嗎?還需要規定防護距離嗎?他們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他們還有一個理由,除天井窪,沒地方好選了。真是如此嗎?這次新規劃不是就選出了八個新垃圾處理設施地址,其中就有三個垃圾焚燒新廠址嗎?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嗎?其實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節約成本。市容局的歐陽育楠一語道破天機:“還有一個老山的地塊可供選擇,可要建到那裡,周邊的路全要重開才能運進建築材料,那垃圾場投資5億,周邊建路可能要10億。”我們不知道修路真的要化多少錢,也不知道這路利用價值是否太低根本不值得修,但我們知道,在他們眼中,公眾的生命不值錢!
前瞻性與預見性是制定規劃的基本要求。將天井窪垃圾堆場關閉、搬遷,這本來是對天井窪垃圾堆廠選址缺乏前瞻與預見性的彌補和修正,是完全正確的。但新規劃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是為城市發展預留空間,而是進行收縮空間與制約發展,這難道合乎邏輯,合乎城市發展的需要嗎?為什麼要將正確的規劃修改成錯誤的規劃!這種除了白痴都能看出毛病的規劃,難道我們南京市聰明的規劃者會不知道?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利益的驅使才作出如此非理性的抉擇。這個利益,可能是官場生態的利益,也可能是經濟實惠的利益,總之,不是人民的利益!我們有理由相信,不符合人民利益的規劃,走到哪裡都是行不通的!

居民反應

“我們要把不同的聲音和文字帶到環保廳。”許堯對《瞭望東方周刊》說。3月27日下午2時許,穿越擁擠的長江大橋,這位65歲的老人和20多名橋北的居民趕到橋南的江蘇省環保廳。
許堯反對在南京浦口區天井窪建垃圾發電廠,那裡距他居住的金泉泰來苑小區有1.5公里左右。

居民請願被阻居民請願被阻

“一封致環保廳領導的信,外加7個附屬檔案材料,我們要求省環保廳的領導接見。”許堯說,“我們去的人很少,但代表的人很多,一個厚厚的資料夾里是5000多人的簽名冊。”
許堯他們在江蘇省環保廳的大門外,扯起了“反對垃圾焚燒發電廠,還我綠色江北”的條幅。
江蘇省環保廳開發建設環境管理處處處長潘良寶出面,接收了居民們提供的申訴材料,並與5位居民代表對話。
“建設方已於3月19日向環保廳提交了材料,我們必須在這個關頭阻止。”許堯說。
聽證會紛爭
“‘抗議’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聽證會被操縱了。”許堯代表金泉泰來苑小區居民,參加了3月17日上午召開的南京江北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公眾參與聽證會”。
許堯說自己是當天聽證代表中的“少數”,20名聽證代表中有16名支持了擬建於浦口天井窪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4名持反對意見的代表,兩名來自金泉泰來苑小區,一名來自華僑綠洲小區,還有一名是南京農業大學浦口校區的代表。

網民建議

(1)慎建並逐步停建垃圾焚燒場。
(2)明確垃圾末端處理的性質:很多環評報告將垃圾焚燒項目錯誤地描述為“環保項目”,這是對公眾的誤導。垃

工人工作工人工作

圾一旦產生,如果不能儘快重回自然或經濟的循環鏈條,任何末端處理手段都沒有什麼環保而言,只是把問題暫時留給別人或後人的權宜之計。垃圾焚燒或填埋的準確性質是“環衛項目”,而且一直是污染控制的重點對象。
(3)嚴格控制生活垃圾焚燒建設項目:很多城市已計畫把焚燒處理垃圾的比率提高到40%以上。這些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需要重新論證,盲目建設之風必須得到有效遏制。項目的討論和實施必須增加透明度,保證公共參與,特別是獨立第三方專業機構和人員的參與。
(4)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和綜合利用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