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士革薔薇系

gale)在歌唱,空中瀰漫著突厥薔薇丁香般的香氣。 在薔薇十分普遍的古羅馬時期,人們甚至試圖通過限制薔薇的使用,以提高薔薇的神聖性。 multiflora),又稱野薔薇,薔薇科植物,落葉灌木。

簡介

大馬士革薔薇
大馬士革薔薇(Damasks)的起源是一個謎,於十六世紀在義大利出現。在保加利亞利用大馬士革薔薇的花製成玫瑰油製品。主要特徵:葉子淡綠色,匍匐生長,花淡粉紅色。
保加利亞國花:突厥薔薇(Rosa damascena),又名大馬士革薔薇。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株高1—2米,枝條拱曲,多刺。小葉5—7枚,通常灰綠色,葉被短柔毛。傘房花序,花粉紅色,內部花瓣小於外部花瓣,初開時淡香,後漸加濃。花期6月。原產於小亞細亞,十分耐寒。參與了現代月季雜交及品種演化過程。
熱愛薔薇的傳統深深根植於西方的文化當中。在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文藝復興後的歐洲,無論是世俗的還是宗教的,薔薇都扮演了一個非同一般的角色。即使是“黑暗的中世紀”,薔薇也沒有被完全忘記。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強加給人們的禁錮被解除,喜歡薔薇的風俗便很快復興了。
沒有哪種花像薔薇這樣牽動著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以及古代中亞人的心和歷史。薔薇將它們的傳奇浪漫賦予伊甸園、巴比倫的空中花園(theHangingGardensofBabylon)和古波斯的花園(thegardensofancientPersia),在那裡,夜鶯(nightingale)在歌唱,空中瀰漫著突厥薔薇丁香般的香氣。薔薇是阿佛洛狄特(希臘愛與美的女神)和快樂之神Dionysus象徵;它甚至被獻給所有的女神。到了羅馬時期,它成了維納斯之花。從此,在古代的詩頌和吟遊詩人的歌謠中,薔薇代表女性的完美和愛的神秘。
荷馬(Homer)生活在公元前9世紀,有《伊利亞特》(Iliad)和《奧德塞》(Odyssey)流傳。他是在希臘文學中第一個引述薔薇的人。從這些,我們可得出結論,當時薔薇在希臘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並且可能廣泛種植。
Sappho,希臘著名的女詩人,生活在公元前8世紀的Lesbos島上,第一次在詩文中推崇薔薇。她稱之為“花中女王”,這個稱謂後來被廣泛使用。
到了公元500年,希臘的薔薇栽培已到了相當大的規模,亞瑟王的宮廷詩人和樂師Pindar(520-447B.C.),曾經這樣描寫這個城市:
紫羅蘭甜甜的香味與陽光一道浸遍了整個城市,
香氣所及之處,薔薇為額頭加冕。
在薔薇十分普遍的古羅馬時期,人們甚至試圖通過限制薔薇的使用,以提高薔薇的神聖性。
MarcusPorciusCato是一位元老院議員和政治家,力圖阻阻止羅馬普遍的道德敗壞。他認為薔薇是榮譽的象徵,但部分場合地使用會降低這種象徵的價值。但他還是鼓勵在每個私人的花園種植薔薇,以滿足對薔薇的大量需求。
在戰爭期間禁止帶薔薇花冠。第二次布匿(Punic)戰爭時期(公元前218-201年),一位借貸者LuciusFlavius因為白天頭戴薔薇花冠被他立即送進監獄
MarcusTulliusCicero(106-43B.C.),著名的演說家和政治活動家,指責不忠的西西里總督CaiusCornelius生活奢侈,特別是每當他在鄉間旅行時總是坐在鋪滿薔薇花瓣的凳子上,並且頭戴薔薇花環,更使人不能忍受的是他鼻子底下老掛著一個有薔薇花瓣的嗅袋。
愷撒時期(63B.C.-14A.D),薔薇仍被認為是一種奢侈品,但很快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建一個私人薔薇園成了一種習慣,這樣即可聞到芳香又有足夠的鮮切花。當薔薇盛開時去Paestum度假成了一種時尚。人們的生活空間處處有薔薇。薔薇也被用在葬禮上,甚至為紀念死者確立了專門的薔薇節。
相傳埃及女王Cleopatra曾在充滿及膝深薔薇花瓣的房間中歡迎她的情人馬克·安托尼。不久以後,安托尼的國民戰勝了女王,他們從埃及進口了成船的薔薇花用於歡慶。羅馬貴族用餐時,他們的客人被戴上薔薇花環,用有著薔薇香氣的水沐浴,被奉上薔薇布丁和薔薇葡萄酒。在羅馬,薔薇最終成為耽於聲色的象徵,以及在某種程度上也作為秘密的象徵:羅馬人用懸掛一支薔薇來表明會談是秘密的——這就是‘薔薇下(subrosa)’一詞的來源,在薔薇下。隨著基督教的興起,薔薇顯現出不同的意義。白玫瑰成了聖母瑪利亞的標誌,石楠薔薇被說成是從耶穌帶有刺的薔薇花冠而流出的血上長出的。

形態

薔薇
薔薇(學名:Rosa multiflora),又稱野薔薇,薔薇科植物,落葉灌木。植株叢生,蔓延或攀援,小枝細長,不直立,多被皮刺,無毛。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9,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急尖,邊緣有銳鋸齒,兩面有短柔毛,葉軸與柄都有短柔毛或腺毛,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亞熱帶及熱帶山區等地區。薔薇更多>>
薔薇屬落葉灌木。株高1—2米,枝條拱曲,多刺。小葉5—7枚,通常灰綠色,葉被短柔毛。傘房花序,花粉紅色,內部花瓣小於外部花瓣,初開時淡香,後漸加濃。花期6月。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彎曲皮刺。小葉5-9,近花序的小葉有時3,連葉柄長5-10cm;托葉篦齒狀,大部貼生於葉柄;小葉片倒卵形,長圓形或卵形,長1.5-5cm,寬0.8-2.8cm,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有柔毛,小葉柄和軸有散生腺毛。花兩性;多,朵簇排成圓錐狀花序,花直徑1.5-2cm;萼片5,披針形,有時中部具2個線形裂片;花瓣5,白色,寬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數;花柱結合成束。果實近球形,直徑6-8mm,紅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