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揚[大飛揚]

大飛揚[大飛揚]

大飛揚,大戟科, 大戟屬,馬鞍葉羊蹄甲小灌木,葉互生,花期5~6月。生於溪邊、溝旁、山谷、疏林下或灌叢中。

基本信息

大飛揚

正文

大飛揚
(《廣西中藥志》)

異名

鞍葉羊蹄甲(《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蝴蝶風、羊蹄藤(《廣西中藥志》),夜合葉(《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

為豆科植物馬鞍葉羊蹄甲的枝葉或根。

植物形態

馬鞍葉羊蹄甲
小灌木,高約2米,幼枝、葉柄及花軸密被銹色短柔毛。葉互生,通常近圓腎形,長2~6厘米,寬3.5~6.5厘米,先端2裂,裂至葉的1/3~1/2,裂片圓,全緣,葉基部淺心形,下面密生紅棕色短柔毛,基出脈通常7~9條;葉柄長1~2厘米。總狀花序呈傘房狀,與葉對生或頂生;小苞片1枚,線狀披針形;萼管短,裂片闊矩圓形,長約5毫米,被白色短柔毛;花瓣6,白色,狹匙形,長於萼片;雄蕊10,5長5短;雌蕊1,密被絨毛.莢果矩形,先端偏,有細尖頭,基部漸狹,無毛。花期5~6月。
生於溪邊、溝旁、山谷、疏林下或灌叢中。分布四川、湖北、廣西、雲南、貴州、陝西等地。

採集

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

性味

苦澀,平。

功用主治

清熱潤肺,斂陰安神,除濕,殺蟲。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盜汗遺精,瘰竊,濕疹,疥癬。
①《廣西中藥志》:"去濕毒,殺蟲止癢。治天泡瘡、頑癬及一切皮膚濕毒。"
②《貴州草藥》:"潤肺止咳,清熱斂陰,止痛安神。"

用法與用量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內服:煎湯,0.6~1兩;浸酒或研末。

選方

①治百日咳:夜合葉的葉、百部、豬苦膽(炕乾)各等量,研末。日服三次,每次三分至一錢,空腹時用開水吞服。
②治心悸失眠:夜合葉根、公雞頭、澀疙瘩根各五錢,石菖蒲、辰砂草各三錢。煨水服。
③治盜汗、遺精、夜尿多:夜合葉根一兩,菌子串、仙茅根、金櫻子各五錢。燉肉吃。
④治筋骨疼痛:夜合葉根五錢至一兩,泡酒服。
⑤治九子瘍:夜合葉根搗緘敷患處。(選方出《貴州草藥》)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