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灣街道

大連灣街道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大連灣街道,面積為69.55平方公里,轄區轄10個社區居委會:54個村民小組,13712戶,34763人; 這裡是中國版圖上唯一南北橫跨黃渤兩大海域的鄉鎮,是東北地區進出大連的咽喉要道,也是大連市的基礎設施走廊。街道黨委榮獲2002-2003年度大連市“五個好”黨委和遼寧省“五個好”鄉鎮黨委標兵稱號。2005年綜合經濟實力名列遼寧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之首。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連灣街道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東北部,是中國版圖上唯一東西連線黃、渤兩海的街道,是大連市區
居民進出東北地區的咽喉,是大連市的基礎設施走廊,也是大連市“兩區一帶”和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面積為69.55平方公里,轄區轄10個社區居委會:前一居委、前二居委、前三居委、前五居委、元一家委、元二家委、北山家委、子校家委、港建家委、東電家委。辦事處駐李家村,54個村民小組,13712戶,34763人; 7個居民委近2萬人,流動人口超過5萬元,總人口超過10萬人。全街共有30個黨委和黨總支,2226名黨員,98個支部(其中:14個村共1301名黨員,78個支部)。全街道管轄10所學校,其中國小8所,國中1所,高中1所。中國小現有教職工427人,在籍學生7842人。街道以“前瞻思路”+“超前投入”這種思路,從基礎設施入手,為企業科學發展打造軟環境。黨委榮獲2002-2003年度大連市“五個好”黨委和遼寧省“五個好”鄉鎮黨委標兵稱號。2005年綜合經濟實力名列遼寧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之首。

經濟發展

2005年,全街實現GDP27億元,為國家上繳稅金5.1億元,財政收入9016萬元,人均收入達到了9906元。
今年1-10月份,全街實現GDP27.7億元,引進內資4.2億元,實際使用外資2600萬美元,固定資產投資16.2億元,上繳稅金3.1億元,財政收入實現7404萬元。預計全年實現GDP 32.9億元,財政收入實現8676萬元(不含華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5億元。在經濟發展上已經初步形成“一個中心”(大連灣中心區)和“四個園區”(臨港產業園區、北海工業園區、陸港物流園區和水產物流園區)的組團式發展格局,其中臨港產業帶是大連灣當前乃至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大連灣地區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也是大連市臨港產業帶的重心。目前,臨港產業帶已擁有大連灣港務公司、華能大連電廠、遼漁集團、中遠船務有限公司、中國一重、實德集團、林德機械(世界500強企業)、德國萬家頓項目和前鹽船舶重工海洋工程等眾多國內外大型企業,已形成港口運輸、大型先進裝備製造、水產品加工、船舶維修等產業優勢,年享受收入幾十億元。“十一五”期間,全街將增加投資20億元,實現年收入上百億元,稅收6億元。近幾年,街道通過多種渠道自籌資金,用於路、水、電等七通一平和環境整治,累積投入達13億元。

社會事業

在城市化推進上,“十五”以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60億元。在道路建設上,完成了馬大線等16項主幹道改擴建,共投資2億多元,主幹路基本達到城市化標準。教育硬體建設上,累計投資6000多萬元,實現了
“雙高普九”。2002年4月由大連灣鎮變為街道,2004年全街14個村25764農民全部實現了農轉非。農轉非後,共有五個村3045人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投入資金8322萬元,534人已經享受退休待遇。“十五”期間累計開發就業崗位2萬個,安置就業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今年實現就業2630人。為搞好平安穩定區建設,今年街道又為邊防派出所投資近700萬元,新建了一座占地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全省一流的公安邊防派出所。街道每年對兩個派出所日常工作都要投入近200萬元。大連灣街道啟動了金灣路亮化工程項目。工程將分別為金灣路沿線、金灣廣場、信合廣場、三角地廣場及街道機關院內廣場安裝節日彩燈,總計安裝彩燈3萬串。“新居工程”全面鋪開。讓民眾搬遷進樓,讓這些新市民在新社區中開始嶄新的城市化生活,整合出的土地用於建設。其中,前關村“新居工程”通過幾輪國際招標,占地103萬平方米的總體規劃方案已經定盤。一期工程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包括 7棟居民回遷樓已經交付使用。首批300餘戶前關村村民喬遷“上樓”。

街道教育

大連灣街道出台了《大連灣街道社區教育工作考核辦法(試行)》,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拓展和開發了社區內的各種教育資源,深化了社區教育改革,提高了社區教育品質,促進了社區教育內涵發展,推動了學習型城區建設。為改善民生、促進居民素質全面發展、為中國北方科學發展示範城市先行區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多年來,
定期召開年度社區教育工作協調會,實際解決部門協調、經費保障、陣地建設、統籌管理培訓等實質性問題;開展了形式多樣載體教育活動。在學生寒、署假和雙休日,開展對國小生課外安全教育,通過安全消防(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防範等培訓和教育,強化了國小生安全意識;結合本街實際情況以及學習需求調查結果科學設定課程,各社區學校開設了健身操、書法、手工製作、國學、民族舞蹈5門以上課程;做好了學習型社區創建工作。學習型社團、學習型個人、學習型樓院的數理不斷擴大;組織了轄區居民參加了區社區學習節相關比賽、展示、交流和社區學習節等活動項目,向區有關部門推薦了多種優秀作品參加區裡的展演和比賽。09年,社區學習節推薦的硬筆書法有12名居民參加了比賽,獲得一等獎5名、二等獎12名、三等獎24名;詠誦比賽有一名居民獲得了二等獎;有7幅“十字繡”作品取得了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的好成績;街全部的社區教育專乾參加了甘井社區學院舉辦的計算機培訓,提高了操作能力;抓好了“一街一品”工作,14個村做到了“一村一報”,村報質量不斷提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