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濱風景名勝區

大連海濱風景名勝區

大連海濱風景名勝區位於膠東半島的東北部,包括陸地上的煙臺、蓬萊和威海成山頭兩片景區及海上長山島,黑山島等島嶼。

地理環境

大連海濱風景名勝區 大連海濱風景名勝區

區內海灣岬角曲折多姿,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蓬萊位於膠東半島的北部,是我國歷史海防重鎮,以“海市蜃樓”馳名中外,蓬萊水城設計精巧完備,是國內現存最早保存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蓬萊 閣為我國四大名樓(其餘三樓為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之一,是神話里“八仙過海”的地方。長島素有“海上仙島”之稱,距蓬萊僅八公里,景色迷人,有“海市、海滋、平流霧”三大奇觀。

威海劉公島是我國著名的海上重鎮,素稱“東隅屏潘”。成山頭位於山東半島的最東端,是我國東部的“天涯海角”,留有眾多古蹟,是歷代著名的風景名勝地。

綜合整治

(一)機構設定及管理職能落實情況

大連市風景園林處成立於2000年3月,隸屬大連市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要職責是負責轄區內風景名勝區和市管公園、海水浴場的管理;公園綠化、風景林地的養護管理及封山育林、護林防火等工作。同時,負責對風景區進行保護、規劃、開發建設,並做好旅遊服務。按照風景園林處管理職能,我們通過不斷加強景區制度建設達到落實管理職能的目的。在原有監察中隊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執法人員數量、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增強巡視檢查次數等措施,不斷完善管理職能,提高管理水平,景區管理工作不斷加強。

(二)總體規劃編制及實施情況

1996年7月,大連市城市建設管理局會同市規劃局共同編制完成了大連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及大連市彩色紅外航空攝影圖,同年10月上報國家建設部城建司。1997年9月國家建設部對編制進行了批覆(建城[1997]243號)。該規劃共19章,分別對風景名勝區概況、環境質量、景區特色、遊覽服務、環境保護、基礎設施、交通設施、電力電信、工程規劃、給排水、防火等作了總體規劃說明。按照國家建設部要求,今年,大連市城市建設管理局與市規劃局共同對風景名勝區進行了核心景區的劃定工作。新的核心景區規劃正在審核報批中,待批覆後上報國家建設部。根據風景名勝區“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2003年以來,風景園林處在濱海路北段和東段,投入資金500萬元進行裸岩綠化,解決了景區裸露問題。為完善海濱風景區硬體設施,風景園林處在濱海路投資200萬元修建4個三星級廁所和3個停車場,在沿路投放60餘個仿木垃圾箱,40餘個休息桌椅,景區的服務設施更加完善。2004年6月,石槽村綠化改造工程完成,工程改造資金60萬元,改造面積2.4萬平方米。栽植各類樹木1985株,宿根花卉5萬株,鋪設草坪1500平方米。通過綠化改造,改變了石槽村周邊環境髒、亂、差的局面。2003年,投資300萬元對付家莊公園進行改造,拆除了臨海建築,使遠海近景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海、山、島、礁、灘互為相依的自然空間。改造後的付家莊公園已成為大連目前唯一的水景公園,海水浴場入圍全國首批16佳健康浴場。2007年,對傅家莊公園沙灘進行改造,工程總投資1070萬元。投資20萬元對4萬多平方米海灘的沙子全部篩選一遍,現在的海灘沙粒均勻,沙灘平坦。投資260萬元在沙灘上建造了重型遮陽傘和雙向伸縮曲臂遮陽篷。其中重型遮陽傘10把,規格為4m×4m,傘面全部是全天候戶外遮陽布料製成,採用西班牙進口的高品質溶染亞克力纖維織造,顏色為磚紅色;雙向伸縮曲臂遮陽篷50個,規格為4.8m×4.8m,為綠白相間的條紋樣式,傘肋採用鋁合金噴塑膠塗層,抗風等級達到6級,顏色可保證5年,兩種遮陽設施的採用在亞洲各大海濱浴場均屬首例。在海邊沙灘鋪設進口高級防腐木地板,板材全部是俄羅斯原裝進口樟子松防腐板材,鋪設工藝採用條形板條金屬件連線拼裝成的6m×9m的長方形,整個沙灘地板鋪設面積達到1350㎡。鋪設完畢後,沙灘整體效果大方、整潔、舒適,與大海、藍天的廣闊之勢相得益彰。改造戲水區。戲水區占地面積5000餘平方米,大型多功能海水泳池,為兒童和初學游泳者提供了親水、嬉水的場所。6月底以前,投資20萬元,完成了戲水區功能的提升。在戲水區投資400萬元建造的集海洋動物表演、餐飲、休閒為一體的多功能場館。2003年改造燕窩嶺面積2.8萬平方米。將燕窩嶺景區向西擴展2000平方米,增加了向西的園路,修築了一條600米長的觀海小徑,增加了景點及觀景台。2003年又投資160萬元,新建了大型仿木導遊牌、涼亭,遊覽路450米,安裝仿真大燕子4隻。改造後的燕窩嶺成為大連唯一一處以自然風格觀海的公園。為填補大連市沒有一站式婚慶公園的空白,在燕窩嶺設計建造了婚慶主題公園。公園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工程總投資1000餘萬元。2004年6月,燕窩嶺以婚慶為主題的一、二期工程完工,新建造了龍鳳柱、龍鳳廣場、同心鎖、龍鳳廣場等景觀。2005年完成燕窩嶺婚慶公園三期工程,使燕窩嶺婚慶公園成為目前大連市自然風光秀麗、婚慶設施齊全的一站式婚慶主題公園。迄今為止,燕窩嶺婚慶公園是我市最新、最美、最具浪漫色彩的婚慶場所,其景觀受到了市民和中外遊客的大力讚揚。2004年以來,投資1000萬元,在海之韻公園改造十八盤裸岩,改造山體長度268米,平均高度11米,總面積2948平方米,建造了帶魚雕塑組、群魚雕塑組、鯊魚水母雕塑組和古生物化石等。各種海洋生物雕塑採取實物仿真工藝,製作逼真,栩栩如生,使十八盤兩側成為大連市目前大型海洋文化的重要展示區,被中外遊客稱為海底大峽谷。2004年3月,風景園林處投資300萬元,在海之韻公園新建1560平方米露天海豹池、60平方米海豹表演池和長30米、寬8米的漁船形管理房。海豹餵養池採用真石布景,修造了假山和疊水,周圍為遊客架設了投食觀光台,讓遊客真正感受觀賞與餵養海豹的樂趣。各種建造與周圍自然環境完美結合,為公園增添了新的景觀。為改變濱海路人車混行,道路擁擠的現狀,2005年,投資120萬元,在濱海路燕窩嶺段進行人行步道實驗段工程施工,人行步道由500米實木段和500米擬木段及兩個觀景平台組成,框架懸挑結構。步道淨寬1.8米,外側設有1.2米高護欄。實木段材質為紅松,作防腐處理,實木觀景台130㎡,安裝售貨亭一座;擬木段護欄仿柞木,地面仿水曲柳,擬木觀景台80㎡,安裝休息椅28組,工程的建造完工,為濱海路增添了新景觀。 2004年,投資20萬元,在星海公園建成“膜結構”景觀。膜材選用法國原產法拉利FERRARI 品牌1002T專用建築材料,膜材加工使用進口全自動專用高頻焊接機。“膜結構”用鋼架支撐,膜材為白色,高度17米,採用四面兩兩對稱的結構形式,上下錯落,形如船帆,美觀大方,與海洋相輝映,形成了大連又一處美麗的景觀。2003年,市政府投資300萬元將傅家莊公園、海之韻公園內影響景觀的130餘艘漁船遷出,公園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淨化。

(三)違規違章建設查處落實情況

為了貫徹落實建設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綜合綜合整治工作的通知》([2003]12號)精神,由城建局牽頭,綜合執法大隊、公安、風景園林監察中隊等對風景區內亂搭、亂建影響景觀效果的建築物進行拆除,共拆除違章建築8處,對占用景區林地、開荒種地等進行了清理;栽植樹木、恢復綠地0.2公頃。

(四)監管信息系統建設情況

為貫徹落實“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監管信息系統暨數位化景區建設會議”精神,風景園林處領導高度重視,積極籌備資金建設景區監控系統。2006年風景園林處投資30餘萬元在海之韻公園、燕窩嶺公園、勞動公園、付家莊等處安裝了現代化的信息監控系統,監管人員參加了省建設廳城建處組織的信息化監管培訓,這一系統的利用降低了管理人員工作強度,實現了對景區管理的遠程監控。為強化森林防火工作,2006年風景園林處投資360萬元建立並投入使用了大連市防火監控指揮中心。監控中心建築面積245m2,內部配備有14 個平面電視組成的電視牆、兩台監控電腦和1台大型液晶電視等高端數位化監控設備。監控中心在全市共設定了44個監控點,主要有炮台山、磨盤山、新寨南山、狼洞、亂泥橋等。這些監控點的設定,基本覆蓋了市內主要山林地帶,在為市區護林防火提供了現代化的監控手段的同時,也為風景名勝區的監管提供了現代和的手段。按照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印發的《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暫行標準》中,關於數字景區建設和遊人中心建設方面 “採用多媒體觸控螢幕、大螢幕圖像演示、實物或模型等方式展示景區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和建設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數位化景區建設指南(試行)》相關要求。目前老虎灘海洋公園、森林動物園已設立遊客服務中心和旅遊諮詢查詢系統。其它景點正在積極運作,將於近期安裝國際先進的LED顯示技術和衛星通訊技術。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平台搭建景區宣傳聯播網路,通過播放控制中心與各風景名勝區LED大螢幕實現信息聯播,促進景區推介宣傳信息的對等交換與共享。

(五)標示標牌規範設定情況

按照《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標誌、標牌標準》規定,2003年完成了景區內道路、停車場、景區(點)遊覽導示等標誌標牌的設定,各種公共標示配置齊全,圖文清晰,整潔美觀,並分別標有中、英、俄文字說明。2006年,風景園林處又投資70萬元,對景區內的286塊標識標牌進行更新;按照風景名勝區建設規範,在海之韻公園、棒棰島景區、燕窩嶺景區、傅家莊公園入口處設立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統一制式的景區標誌4處。

(六)管理規章制度建設情況

按照國務院頒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和遼寧省政府頒布的《遼寧省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暫行條例》,2003年以來,風景園林處先後制定和完善了《大連市海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實施細則》、《海濱公園浴場管理考核辦法》、《風景園林處職工管理暫行規定》、《風景園林處工作會議制度》、《風景園林處公文審批制度》、《風景園林處月工作計畫、總結制度》《風景園林處視窗文明服務細則》等,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對景區自然保護和規範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風景名勝區條例》

2006年12月1日《風景名勝區條例》頒布後,我們積極回響,在各大景區內懸掛了宣傳《風景名勝區條例》內容的條幅,投入1萬元製作了宣傳板,發放了1萬張宣傳單,大張旗鼓的宣傳了《風景名勝區條例》。大批量購買了《風景名勝區條例》,做到處級領導、機關各部室和基層單位領導人手一冊。2007年1月16日起,組織全體行政執法人員和各基層單位領導對《條例》進行系統學習培訓,培訓結束後進行了結業考試。對景區周邊單位發放了《條例》相關宣傳材料。在執法過程中,依據《條例》,嚴格執法,有效的保護了風景名勝區資源。為做好宣傳落實工作,投資 40萬元購置5台專用車輛,用於執法人員在景區內的安全巡查及宣傳教育。風景名勝區的建設保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今後風景名勝區保護建設中,我們要進一步明確風景名勝區保護利用的價值,不斷加大對《條例》的學習和貫徹落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主管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在景區內進行宣傳,讓更多的市民和遊客了解和執行《條例》,要不斷加強對景區的檢查巡視力度,加大對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利用,充分發揮風景名勝區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