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鄉

大通鄉

大通鄉位於白城市洮南市。距洮南市區僅14公里,東臨洮府鄉;北靠蛟流河鄉;南部是安定鎮、車力鄉;西與四六七軍馬場接壤,面積364平方千米。人口15973人。轄14個村。該鎮主要發展種植業及畜牧業,也是主要的經濟來源,2004年農牧業總收入實現5350萬元。

基本信息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大通鄉(DatongXiang) 
代碼:220881200 郵編:137116 

概況

大通鄉位於白城市洮南市,處東經122°15′51〞至122°40′42〞、北緯45°15′45〞至45°28′13〞。距洮南市區僅14公里,東臨洮府鄉;北靠蛟流河鄉;南部是安定鎮、車力鄉;西與四六七軍馬場接壤,面積364平方千米。人口15973人,其中漢族15,506人,少數民族782人,農業人口16033人。鄉政府駐三家子。轄14個村:惠清村、愛國村、德信村、林發村、雙余村、申家村、長安村、趙民村、富樂村、湖滄村、三富村、黃花村、豐收村、四海村

歷史

大通鄉因原有大通村而得名。清代初期,此地是蒙古族遊牧地。同治末期有蒙古族農牧民在此定居,形成屯落。1904年(光緒三十年),隸屬洮南府兌智社。1909年(宣統元年),隸屬洮南府第二區。1913年(民國2年),隸屬洮南縣西鄉。1925年(民國14年)設大通村,隸屬第四區。1933年(偽大同2年),設大通村,隸屬洮南縣第五區。1935年(偽康德2年)設大通保,隸屬第四區。1937年(偽康德4年)設大通村,仍屬洮南縣。1946年設大通區,隸屬洮南縣。1949年改為第八區。1950年改為第六區。1955年改為大通區。1956年撤區劃為大通、趙民二鄉。1958年1月趙民鄉併入大通鄉。1958年8月與五烈士鄉合併,隸屬志強鄉。同年10月改屬洮安縣。1959年隸屬志強人民公社。1962年與志強人民公社分開,成立大通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大通鄉。

經濟

2003年農牧業總收入實現5000萬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
2004年農牧業總收入實現5350萬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590元。

農業

種植業,大通鄉的地理環境差異較大,東部沿河土壤肥沃,南部是風沙地,西部是鹽鹼地,全鄉種植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小”產業上,一是小雜糧,如蕎麥、迷子,穀子等;二是小雜豆,如綠豆、紅小豆等;三是小油料,如葵花、花生、芝麻、蓖麻等,以上三項主要分布在南部風沙地和西部鹽鹼地,四是小辣椒,近兩年辣椒產業依託北方辣椒公司發展較快,主要產區是沿河四個村,“四小”產業體現了大通鄉的特點,也形成了大通特色的經濟產業。
養殖業,大通鄉是全市畜牧大鄉,目前,全鄉羊存欄3.5萬隻,大白鵝存欄2萬多隻,奶牛存欄1100多頭,並有三個機械化奶站。養殖業已成為該鄉的支柱產業。
面向市場,立足本地實際,大通鄉將把奶牛產業做為民眾增收致富的一個新的經濟成長點,全力抓好2003年建成的兩處機械化奶站,一個是會清奶站,另一個是雙余奶站。2004年投入使用,日榨奶超過3噸,2004年建成的富樂奶站,當年建成當年投產,日榨奶2噸,奶牛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