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之耳

《大象之耳》,是(英)萊弗斯編著,由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作 者:(英)萊弗斯著,錢坤
出 版 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7-1
版 次:2頁 數:167字 數:160000 印刷時間:2008-7-1開 本:24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34560712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為什麼在非洲熱帶草原上被攝影機捕捉到鏡頭的基本上都是大型哺乳動物?老虎、大象、長頸鹿、斑馬……但卻看不列大型爬行動物或炳棲動物?為什麼大型陸地爬行動物生存於白堊紀而不是現在的非洲?
大多數生活在河流或湖泊中的特有火型動物是鱷魚和各種龜。大型哺乳動物占據了陸地,而水中則全是大型爬行動物。為什麼?
本書會告訴你這一切,告訴你進化歷程中的自然法則與生命的秩序。
“這本書,喚起了人們對令人驚嘆的大自然的深深迷戀。”——理察·李
“如果你想了解生命的進化,讀這本書吧——本有分量的著作!”——大衛·貝拉米
“一次精彩的閱讀經歷!”——考林·途吉

作者簡介

克里斯·萊弗斯,生於1965年,英國諾丁漢大學地理學院的動物學專家,是動物生態學、進化生物學和科學哲學方面的知名專家。他是《英國自然》雜誌、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和環保局的顧問。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大象為什麼有一對大耳朵
第二章 生命之路
第三章 生命變暖
第四章 熱血和冷血的奔跑的恐龍
第五章 邊緣地帶的生命
第六章 龍在何方
第七章 陸地的血脈
第八章 乘翅而飛
第九章 歷史的兩個警告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大象為什麼有一對大耳朵
想一想大象的奇妙之處:它們體重達4-7噸,足足是地球上其他任何陸地動物的2倍。它們有3米長的鼻子。非洲大象的耳朵最大,超過了歷史上所有曾經存在過的動物的耳朵。幾乎所有陸地哺乳動物的身上都長有毛髮,而大象卻屬例外。它們的前牙能夠長到3米長,200千克重。試想有那么一種動物,不用彎腰,就可以用它的牙齒給膝蓋撓痒痒。通過遊覽動物園,閱讀書籍和收看電視節目,我們已很熟悉它,以至於對它熟視無睹,認為它確是動物進化的一大成就,作一全面的考慮也僅此而已。
這裡的目的是要剖析大象,解釋它為什麼會進化成這副模樣,而不是說因為它名叫大象所以就是奇特而吸引人的動物。大象是探究動物王國中動物大小及對能量利用的最佳起點,因為它們是目前在地球上行走的最大的動物,也因為它們的新陳代謝機制運作起來對能量的消耗量也是動物中數一數二的。一旦了解了這些“耗油極大的龐大機車”的工作方式之後,我們很快就會懂得為什麼老鼠是有毛髮的,為什麼老鼠沒有長成形狀像鳥或蛇一樣的哺乳動物,為什麼最小的脊椎動物是蜥蜴和青蛙,為什麼“金剛”永遠爬不上紐約的高樓……。最後,對大象身體運作機制的認識,將引領我們了解地球生物在過去6 500萬年里所發生的最深刻的動盪,這是一次人為的危機,使生物圈徘徊於全球滅絕的邊緣。但我們還將向前跳躍。我們對大自然的引擎和生命規則的探索將從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動物開始。要了解這些健壯的生物,我們首先必須探究成為“大塊頭”會具有的生物學層面的重要意義。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