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補丸

大補丸,由 黃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120克熟地黃(酒蒸)龜版(酥炙)各180克等組成。主治:肝腎陰虛,由虛生熱。骨蒸潮熱,盜汗,足股疼熱,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

大補丸1

正文

大補丸1

來源

《丹溪心法》卷三。

異名

大補陰丸(《醫學正傳》卷三)、補陰丸(《明醫指掌》卷六)。

組成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120克熟地黃(酒蒸) 龜版(酥炙)各180克

用法

上藥為末,用豬脊髓煉蜜為丸。每服70丸,空腹肘用鹽開水送下。

功用

滋陰除火。

主治

肝腎陰虛,由虛生熱。骨蒸潮熱,盜汗,足股疼熱,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

方論

方中黃柏、知母苦寒瀉火,熟地大補腎陰,龜版、豬脊髓屬血肉之品,填精益髓。諸藥合用,補陰與瀉火併重,且瀉火可存陰,滋陰可制火,共收滋陰降火之效。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