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鄉

大街鄉

大街鄉屬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全鄉有總面積187.6平方公里,轄大街、文山、塘坊、氣力、勺么、昆崗、平地、三營八個村民委員會,居有漢、彝、壯、瑤、哈尼、傣、拉祜、回、苗、白、維吾爾、滿、納西、毛南14種民族。

基本信息

地理氣候

(圖)街道街道

大街鄉位於景東彝族自治縣東南部,距縣城42公里,道路為瀝清路面,交通方便快捷。地理坐標為北緯24°17′至28′之間,東經100°57′—101°09′之間,北與太忠鄉相接,西至哀牢山支脈熊洞山頂與文井鎮相毗鄰,東北與哀牢山頂與雙柏縣分界,東南和花山鄉相連。地形呈東北西南高,中間低,者乾河自北至南縱貫全境。境內海拔1200米至2640米,壩區年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1100毫米至1300毫米,山區年平均氣溫15℃降雨量1500毫米至2000毫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季集中,乾濕分明。

景點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由大街—蠻費塘—營盤—花山街—米雅街(坡頭)—嘟嚕河—鎮沅—景谷—普洱—思茅—景洪(車裡)出境—緬甸—泰國等。

黌學

三營黌學(者乾義學),位於三營村委會上營自然村,建於明朝嘉靖初年(嘉靖1522年至1565年)。後為行祭孔禮和興辦社學結合為一體,明代萬曆十五(1587年)景東通判尹學孔捐金在黌學內創設新城書院與地方共同擴其規模使其比一般鄉間社學規模更宏大的祭孔與教學相結合的文廟。清代鹹豐年間(1851年至1861年)主要建築因回民起義被戰火焚毀,同治十一年(1872年景東同知凌應梧捐金基本修復舊貌。1965年三營完小在此設立,1973年因擴建校舍拆除部分建築,現僅存泮池、大成殿、後殿(桂宮)等建築。大成殿、桂宮是1980年重修後的與原貌不同。

石洞寺

石雲寺(又名石洞寺),位於塘坊村北面,修建於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景東世襲土知府陶淳倡建。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加以修繕,升高殿基,擴展地勢,擴建新魁閣樓。1950年部分建築拆除遷去建學校,1984年由信徒集資部分修復,後又逐步修復,2004年修建成雲山旅遊點。

祠堂

祠堂,為同一家族宗教的人以宗祠譜系維持社會禮教而設立的家族宗廟,以每年會祠的形式進行活動。有羅氏祠堂、魏氏祠堂、楊氏祠堂。

經濟

大街鄉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經濟發展的思路,認真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力地促進了全鄉農村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2008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7320.8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379萬元,畜牧業收入2570萬元,林業收入619.06萬元,第二、三產業383.59萬元。實現人均純收入2157元。

重點產業發展規劃

2008年大街鄉已有茶園面積25056畝,“十一五”期末規劃發展到30000畝,突破產值5000萬元;已有桑園面積6100畝,“十一五”期末規劃發展10000畝,突破產值1000萬元;已有林果(核桃)面積9500畝,“十一五”期末規劃發展15000畝,突破產值500萬元;已有馬鈴薯種植面積4000畝,“十一五”期末規劃發展5500畝,實現產值800萬元。到“十一五”期末,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和人均純收入翻一番。

基礎設施

大街鄉轄區內有平地水庫、大旱塘水庫、大草壩、大爛箐四個水庫,為全鄉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提供著極大的方便。大街鄉通往縣城公路為柏油路,極大方便人民民眾出行和物品流通,全鄉共有汽車32輛,農用車143輛,機車3815輛。

2008年末止,全鄉共投入資金103萬元,建設機耕道路4條3.5公里,為3500畝農田機械化耕作和進行規模化灌溉提供了便利。

目前,全鄉已全面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通電用戶5222戶,擁有電視農戶4077戶,擁有電話農戶2918戶,全鄉建有沼氣農戶173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97戶,完成“一池三改”491戶。

人口衛生

全鄉有農戶5238戶,農業人口21580人,2006年底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4968人,有鄉級衛生院一所,占地面積2350m2,建築面積1100m2 ,醫生9人,護士3人,有村級衛生室7個,面積680 m2,鄉村醫生14人,建有公廁14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

教育

(圖)大街鄉大街鄉

全鄉有國小9所,初級中學一所,已辦幼稚園2所,附設學前班車個,有在校國小生1794人,國中生667人,學前幼兒教師438人,有在校高中生253人,在校大中專生207人;全鄉共有教職工164人;有國小校舍建築面積9723.5 m2,生均占有校舍5.42m2,有國中校舍建築面積5669.5m2,生均占有8.5 m2。

2008年適齡兒童1718人,入學1706人,適齡少年605人,入學583人。全鄉青壯年人口非文盲率99.3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