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樂

大聖樂

《大聖樂》為詞牌名,由歌舞曲大聖樂演變而來。 據《宋史·樂志》記載:“道調宮。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體,見元朝蒲道源的《順齋樂府》;仄韻體,見宋朝周密《苹洲漁笛譜》。包括:大聖樂 陸游,大聖樂 周密,大聖樂 張炎,大聖樂 無名氏,大聖樂 蒲松齡。.....

詞牌介紹

《大聖樂》為詞牌名,由歌舞曲大聖樂演變而來。
據《宋史·樂志》記載:“道調宮。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體,見元朝蒲道源的《順齋樂府》;仄韻體,見宋朝周密《苹洲漁笛譜》。

大聖樂 陸游

電轉雷驚,自嘆浮生,四十二年。試思量往事,虛無似夢,悲歡萬狀,合散如煙。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何人解,問無常火里,鐵打身堅。須臾便是華顛。好收拾形體歸自然。又何須著意,求田問舍,生須宦達,死要名傳。壽夭窮通,是非榮辱,此事由來都在天。從今去,任東西南北,作個飛仙。

大聖樂 周密

虹雨霓風,翠縈苹浦,錦翻葵徑。正小亭曲沼幽深,冰簟沁肌,催覺綠窗人靜。暗憶蘭湯初洗罷,襯碧霧、籠綃垂蕙領。輕妝了,裊花侵絳縷,香滿鸞鏡。人間午遲漏永。看雙燕、將雛穿藻井。喜玉壺無暑,涼涵荷氣,波搖簾影。畫舫西湖渾如舊,又菰冷蒲香驚夢醒。歸舟晚,聽誰家,紫簫聲近。

大聖樂 張炎

隱市山林,傍家池館,頓成佳趣。是幾番、臨水看雲,就樹攬香,詩滿闌乾橫處。翠徑小車行花影,聽一片、春聲人笑語。深亭宇。對清晝漸長,閒教鸚鵡。
芳情緩尋細數。愛碧草如煙花自雨。任燕來鶯去,香凝翠暖,歌酒清時鐘鼓。二十四簾冰壺裡,有誰在、簫台猶醉舞。吹笙侶。倚高寒、半天風露。

大聖樂 無名氏

千朵奇峰,半軒微雨,曉來初過。漸燕子、引教雛飛,菡萏暗熏芳草,池面涼多。淺斟瓊卮浮綠蟻,展湘簟、雙紋生細波。輕紈舉,動團圞素月,仙桂婆娑。
臨風對月恣樂,便好把、千金邀艷娥。幸太平無事,擊壤鼓腹,攜酒高歌。富貴安居,功名天賦,爭奈皆由時命呵。休眉鎖,問朱顏去了,還更來么?

大聖樂 蒲松齡

詞記其事,序云:“闈中越幅被黜,蒙畢八兄關情慰藉,感而有作”
得意疾書,回首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舍,痛癢全無。痴坐經時總是夢,念當局從來不諱輸。所堪恨者:鶯花漸去,燈火仍辜。
嗒然垂首歸去,何以見江東父老乎?問前身何孽,人已徹骨,天尚含糊。悶里傾樽,愁中對月,擊碎王家玉唾壺。無聊處,感關情良友,為我欷歔。

大聖樂(宋·劉辰翁)

芳草如雲,飛紅似雨,賣花聲過。
況回首、洗馬塍荒,更寒食、宮人斜閉,煙雨銅駝。
提壺盧何所得酒,泥滑滑、行不得也哥哥。
傷心處,斜陽巷陌,人唱西河。
天下事,不如意十常八九,無奈何。
論兵忍事,對客稱好,面皺如靴。
廣武噫嘻,東陵反覆,歡樂少兮哀怨多。
休眉鎖。
問朱顏去也,還更來么。

大聖樂 朱唏顏

至日與周晴川兄弟會飲
霜護庭鴛,春生爐獸,早梅初破。喜至景、漸覺迎長,刺繡五紋贏得,兒女情多。老侵尋愁添歲月,盡門外、今朝無客過。慵身在,且應時納祜,淺酌高歌。人生有幾勝選,苦不分、千金換翠蛾。便次公酌我,公榮如子,奈此歡何。霜竹噴雲,風瓢激樹,得似**清意呵。休眉鎖。朱顏去了,還更來么。

朱熹與大聖樂的故事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號晦庵,江西婺源人,為元、明、清三朝官方欽定的聖人,尤為後世做八股文的生徒所宗奉,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儒學大師,為人耿直,為官正直廉明,鐵面無私,連推薦自己的宰相王淮也給彈劾了。王淮的屬下兼親家唐仲友當時在台州任知州,是個貪官。
據楊和甫《行都記事》記載: “朱晦庵為倉使,而某郡太守頗遭捃摭,幾為按治,憂惶百端。未幾,晦庵移節他郡,喜可知也。有寄居官因招守飲,出寵姬歌《大聖樂》,至末句,云:‘休眉鎖,問朱鹽去了,還更來么!’守為之啟齒”。文中所言即淳熙九年(1182)朱熹與台州太守唐仲友交惡事,而所說《大聖樂》,則見於宋戲《王月英月下留鞋》。
1181年(南宋淳熙八年),浙東大旱,造成嚴重饑荒。因為朱熹在知南康軍任上處理饑荒頗為得力,宰相王淮便舉薦朱熹前往賑災.1182年7月,朱熹,在去台州的路上,從大量逃荒的台州災民中,了解到台州知州唐仲友有殘民、貪污、結黨和淫惡等罪行,於是,他連上六道彈劾奏章,致使這位州官差點被逮捕法辦。正當州官唐仲友被朱彈劾、如坐針氈的時候,朱熹卻被調任其他地方去了,這讓這位州官大人和僚屬欣喜若狂,起舞相慶。當時寄居在台州的一個比較會巴結的官員知道後,就舉行宴會為州官唐大人慶賀,並把自己最喜愛的寵姬帶出來陪酒。這位歌姬很聰明,當場演唱了一首自己填寫的《大聖樂》:
千朵奇峰,半軒微雨,曉來初過。漸燕子、引教雛飛,萏菡暗薰芳草,池面涼多。淺斟瓊卮浮綠蟻,展湘簟雙紋生細波。輕紈舉動,團圓素月,仙桂婆娑。
臨風對月恣樂,便好把千金邀艷娥。幸太平無事,擊壞鼓腹,攜酒高歌。富貴安居,功名天賦,爭奈皆由時命呵,休眉鎖,問朱顏去了,還更來麽。
唐州官聽到“朱顏去了”一句,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朱熹離任,大家開慶祝會,朱熹調走,眾人如釋重負,可以逃過一劫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