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辦事處

大研辦事處

大研街道辦事處成立於2003年11月24日,處於麗江壩子中部,東、南面與祥和辦事處相接,西連西安辦事處,北接束河辦事處。辦事處辦公地址位於義河居委會忠義東村,辦事處共有8個社區居委會,55個巷段(自然村)。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大研辦事處大研辦事處

麗江古城的心臟--大研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現有原住居民7487戶,24711人,其中納西族人口占77%。古城風光旖旎,民族文化風韻獨特,以其久遠的魅力和生命力,受到全球各地旅遊愛好者的垂青,被稱之為“活著的文物”。

原住居民是古城的創造者、保護者和延續者,也是古城最鮮活、最有特色的元素,之所以“世界文化遺產”、“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等眾多的桂冠戴在這樣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就是因為有成千上萬的原住居民幾百年來一直傳承著歷史、文化和民風,使這座古城古老而年輕,和諧而富有生機活力,在發展旅遊和文化產業的熱潮中,越來越顯示出獨具風格的魅力。

辦事處下屬單位有古城管理所,雙管單位包括:大研司法所、大研土管所、大研農機站、大研水管站、大研林工站,轄區內有6所國小,一所幼兒院。辦事處下屬單位有古城管理所,雙管單位包括:大研司法所、大研土管所、大研農機站、大研水管站、大研林工站,轄區內有6所國小,一所幼兒院。

歷史沿革

(圖)大研辦事處大研辦事處
大研街道辦事處主要範圍為大研古城,市古城區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大研古城歷史悠久,始建於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納西族文化的匯聚之地。據歷史記載,大研二字淵源於元代尤系木氏土酋興建的“大葉場”,明代後先後轉變為大研廂,大研麗、大研鎮。也有一種說法是明代的木氏土司以“大硯”的諧音命名府城為“大研”,暗寓麗江文墨昌盛,人才輩出。在選址上,麗江古城充分利用了地形之利。西靠獅子山,北依金虹山,總體上坐西北而朝東南,可避玉龍雪山的冷風,正面平疇沃野。同時,玉泉水流一分為三,穿城而過,方便了居民的生產生活。古城在布局上,以四方街為中心,道路向四面輻射,泉水支流沿街面、路面伸展,水、路同向,構成了通暢的道路網路。依山築路,臨水建房,既有山城風貌,又具水鄉特色。古城路面皆為五花石鋪設,光潔,易清掃,夏不泥濘,冬無雜塵。古城“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進幾院的土木結構建築,融合了漢族、白族、藏族等文化,同時又保存了納西族建築的風格。1997年,麗江古城豐富多彩的人文、自然景觀合古老神秘的東巴文化與納西習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使古城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了解麗江的視窗,也使之成為麗江旅遊業合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 2003年11月成立大研街道辦事處。

人口民族

辦事處辦公地址位於義河居委會忠義東村,辦事處共有8個社區居委會,55個巷段(自然村),其中:有40個巷(段),15個自然村。約有人口13216戶,40384人,其中:外來人口約5729戶,15673人;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數)7487戶,24711人。常住居民中:

1、按戶口性質分為農業人口1162戶,4829人;非農業人口6325戶,19882人。

2、按民族分類有:漢族5305人,納西族14384人,白族4419人,彝族114人,回族104人,藏族152人,其他民族233人。

人文地理

(圖)大研辦事處大研辦事處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而木府是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民族首領木氏字元朝(1253) 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儀”而著稱。

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築氣勢萬千,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官室之麗,擬於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毀於“文化革命”(1966-1976),1996年大地震後,世界銀行慧眼識寶,貸巨款相助重建木府, 麗江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施工,經三年時間,使木府如鳳凰涅磐般再現於世。

木府占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坐西朝東,“迎旭日而得大氣”,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 四字,乃納西語“讀書去”之諧音,體現納西民族推崇知識的靈心慧性;石牌坊通體皆石,結構三層,是國內石建築的精品;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土司議政之殿;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 史稱其建築“稱甲滇西”;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和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場所,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民族廣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農村經濟

(圖)樹苗培育樹苗培育

在古城區經營管理站的正確領導下,我辦事處經營管理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強辦事處富民為目標,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和區的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個私經濟為目標,使辦事處農村經濟能夠持續、快速、穩步、協調和健康地發展,農民得到增收。

一、2006年該辦事處農村經營管理完成情況

(一)、農村經濟總收入2866.82萬元,其中1、農業收入完成410萬元;2、牧業收入完成573.88萬元;3、漁業收入完成3萬元;4、工業收入完成85.96萬元;5、建築業收入完成919.74萬元;6、交通運輸業收入完成468萬元;7、商飲業收入完成58萬元;8、其他收入完成250萬元。
(二)、扣除生產費用後又淨收入1252萬元。
(三)、可分配淨收入1810萬元。
(四)、農民人均純收入3682.5元,(註:由於文智社區在年底正式化入大研街道辦事處,因此,單就義尚社區而言,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735元,比上年同期的3600元增長135元,而文智社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6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元)。

二、農村勞動力情況

文智社區化入大研辦事處後我街道共有農村人口4849人,其中:勞動力有2442人,男勞動力1238人;女勞動力1204人: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有940人;從事第二、三產業的有1502人。

三、工作情況

該辦事處現有兩個涉農的居委會分別為義尚和文智,大多數的農田被徵用,農村的發展,只能依靠發展第二、三產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第二、三產業中。辦事處為了妥善解決行街道辦事處失地、少地農民和城鎮弱示群體的就業培訓及就業問題,不斷完善街道辦事處失地、少地農民和城鎮弱示群體就業體制,加強對失地、少地農民和城鎮弱示群體就業和勞務輸出的組織、管理、協調、信息等服務工作,有效促進辦事處農民、農村的增收,城鎮弱勢居民擺脫貧困,有力推進街道辦事處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

社區建設

(圖)圖書室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 圖書室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

大研街道辦事處所轄社區主要為城市社區,與其他鄉鎮和辦事處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處於世界文化遺產核心部位、社區地理範圍小、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大、外來人口多等因素,結合這一實際,各社區兩委班子始終把保護管理好古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服務好社區居民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民眾歡不歡迎、贊不贊成、滿不滿意作為評價社區工作的根本標準。

(一)社區組織建設

大研街道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在黨工委、辦事處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以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為重點,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依法開展換屆選舉工作,並以換屆選舉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基層管理體制,全面實行“兩推一選”,加大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一肩挑”力度,大研街道8個社區中除義尚社區條件尚未成熟外,有7個社區實現了書記主任“一肩挑”,“一肩挑”比例達到87.5%。通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考察、推薦、公開招選的社區幹部候選人中有6人進入新一屆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黨組織委員會)幹部中,真正把思想好、年紀輕、有知識、有志於社區工作的同志,不拘一格地推選到了社區幹部崗位上,讓“知識化、年輕化”的人才充實進來,使“兩委”班子的年齡結構、文化層次更加合理,形成一支積極穩健的社區幹部梯隊,為建設和諧文明小康古城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繁榮社區文化

開展健康文明、積極向上、寓教於樂的文化活動,既是社區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廣大居民提高生活質量、增強社區活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形式。一是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玉河廣場、四方街、南門廣場等場地開展“古城之夜”民族打跳活動;依託重大節慶日廣泛開展菊花展、書畫展、攝影展以及社區文藝展演等。二是積極籌措資金,不斷完善文體活動設施,修建社區老人之家、婦女之家、社區健身活動中心,為居民、社團開展活動提供了活動場所。
社區每年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老年門球賽、地擲球賽和春季風箏、夏季垂釣、秋季登山等綜合運動會,為社區居民生活增添了樂趣;各社區打跳隊、合唱隊、舞龍隊多次參加市、區各種大型慶典活動和比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同時,堅持舉辦火把節的大型廣場篝火晚會,中秋、國慶時節的樓院花鳥書畫展,中元節的放河燈等老少皆宜的文化娛樂活動,通過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增進了居民團結,社區內形成了尊老愛幼的新風尚。

產業概況

(圖)冬桃種植 冬桃種植

①鄉鎮企業總收入完成23924萬元;②城鎮企業收入完成1712萬元。③農業收入完成410萬元。(1)、總收入完成26046萬元,占計畫數21661萬元的120%;比上年同期19788萬元,增長31%。(2)、產值完成16834萬元,占計畫數12538萬元的 34%;比上年同期11163萬元,增長12%。(3)、上繳國家稅金882萬元,完成年計畫數720萬元的 12%;比上年同期760萬元,增長16%。(4)、實現利潤859萬元,完成年計畫數380萬元的 126%,比上年同期322萬元,增長167%。(5)、增加值完成4809萬元,占計畫數3825萬元的 126 %;城鎮企業:(1)、總收入年計畫800萬元,實際完成1712萬元,占計畫數的214%;比上年同期1436萬元,增長19%。(2)、產值年計畫850萬元,實際完成1411萬元,占計畫數的166%; (3)、稅金計畫60萬元,實際完成96.1萬元,占計畫數的160%; (4)、利潤計畫1萬元,實際虧損16.5萬元。(5)、實現增加值456萬元。

鄉村從業人員數2463人;農村經濟總收入2867萬元;(一)、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703畝,其中:1、糧食作物播種7316畝,產糧1615噸,其中:(1)、穀物播種5853畝,總產1381噸;(2)、豆類播種1463畝,總產234噸。2、種植蔬菜387畝,產量16335百公斤; (二)、畜牧業生產情況:(1)、大牲畜出欄250頭,肉產量38噸;存欄382頭,其中:牛出欄250頭,存欄373頭。(2)、生豬出欄2444頭,肉產量184噸;期末存欄2520頭,其中:能繁殖母畜110頭。(3)、羊出欄50頭,肉產量2噸;期末存欄350頭,其中:能繁殖母畜240頭。(4)、家禽出欄5000隻,肉產量10噸,期末存欄3400隻。(5)、奶類產量24噸,其中:牛奶產量24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