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簡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百花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盃為銅質鍍金花神。百花獎也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和最有民眾基礎的電影大獎。大眾電影百花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評獎章程

大眾電影百花獎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一: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工作在主辦單位領導下進行。設立大眾電影百花獎組織委員會,負責百花獎評選的組織工作。中國電影家協會設立評獎辦公室,負責百花獎評選的具體事務工作。
二:大眾電影百花獎組織委員會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負責人、中國電影家協會負責人、電影界專家以及評選工作有關單位負責人等組成。
三:組委會設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副秘書長、委員若干人。
四:根據百花獎評選工作程式和需要,組委會下設策劃推廣、選票統計、技術開發等相應工作部門。
五: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工作嚴格實行迴避制。當屆百花獎報名參評作品的主創人員不得擔任組委會成員及其組委會辦公室和組委會下設部門工作人員。

獎項設定

大眾電影百花獎評獎始於1962年,但在1963年第二屆評獎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並舉行了第三屆評獎。百花獎最初設立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獎項。百花獎的選票隨《大眾電影》傳送,評選活動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1983年以來百花獎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單個獎項,以及最佳影片獎和兩個優秀影片獎。2006年百花獎百花獎又增設了最佳新人獎,孫儷成為百花獎第一個新人獎獲得者。
百花獎獎項
最佳影片獎 優秀故事片獎 最佳編劇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主角(影帝) 最佳女主角(影后) 最佳男配角獎 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新演員獎
最佳演唱獎(特設)僅授予歌唱家李谷一

評選程式

第一步,先由由中國發行放映協會屬下的100多名骨幹影院經理,在當年評獎年度內(兩年),在票房達到500萬、電視播出達3000萬人次的85部影片中,投票產生出10部候選影片,各單項獎候選名單均在這10部候選影片的範圍內確定。第二步,這十部候選影片公布後,至每年的8月31日為觀眾投票階段。觀眾投票階段結束後,將由組委會指定的選票統計中心統計出民眾投票結果,根據統計結果評選出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影片提名獎5部、單項提名獎各5名。這提名獎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獎項,在電影節頒獎典禮之前,會舉行隆重的提名獎頒獎典禮。
第三步,在產生提名獎的同時,組委會將在公證員的監督下,分三次從所有投票觀眾中抽取100餘名觀眾評審候選人,此100餘名候選人經組委會平衡地區、行業、性別、年齡等因素後,最終確定101名幸運觀眾,組成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審員會。
每年10月中旬,由這101名觀眾評審組成的終評審員會,將在舉行的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對10部候選影片進行再次觀摩和充分討論,最後,在現場直播的百花獎頒獎典禮現場,以按表決器的方式當場投票,評選出大眾電影百花獎各個最佳獎項的獲獎者。

觀眾評審

關於觀眾評審
一、觀眾評審在所投票觀眾中產生。
二、觀眾評審共產生101名。觀眾評審中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青少年學生、商界代表各占一定比例。
三、觀眾評審應為能夠有條件履行評審職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四、觀眾評審由大眾電影百花獎組委會進行資格審查後向社會公示。如有不符合上述資格的,組委會有權利從投票觀眾中遞補。

百花獎盃

百花獎獎盃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獎盃是由著名的雕塑美術家姚永康設計。姚永康,1942年11月生,浙江寧波人。1966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現為該院教授、享受國家級"特殊津貼"專家。擅長油畫、雕塑,他的城市雕塑作品"難忘的時刻"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他設計的"百花女神"雕像,作為歷屆中國電影"百花獎"獎盃延用至今。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雕塑協會副會長、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發展歷史

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1961年6月,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召開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文化部召開“全國故事片創作會議”之後,觀眾提出要設立一個由觀眾投票產生的電影獎。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支持和肯定!中國影協立即在所屬的電影刊物《電影藝術》和《大眾電影》上開展“四好”的宣傳,並積極籌劃民眾性的電影評獎活動。關於獎項的名稱曾經過反覆的討論,在王雄老先生保存的當年會議記錄上清楚地記載著1961年9月12日為這項民眾電影獎命名時的情況。當時影協書記處書記黃鋼曾提出名稱為“大眾電影讀者評選1960—1961最佳電影獎”,由於名稱過長念起來也不太順,後來又提出是否叫“百花獎”、“工農兵獎”,大家一致認可“百花獎”這個名稱。最終定下來名稱為“大眾電影百花獎”,新中國第一個由觀眾決定的電影獎‘大眾電影百花獎’誕生了!並確定每年舉辦一次,由《大眾電影》的讀者評選出獲獎國產影片。該獎設立故事片獎,分設最佳故事片、編劇、導演、女演員、男演員、電影配角(正角或反角)等15項大獎。
12萬名讀者的評選
首屆由當時在民眾中影響甚巨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主辦,近12萬名《大眾電影》讀者評選的國產電影“百花獎”的頒獎典禮於1962年5月22日在北京政協禮堂舉行。郭沫若、周揚、夏衍、陳荒煤、蔡楚生、田方等各界領導出席。陳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人還為獲獎者題詞,由於當時經濟困難,連做獎盃的銅都沒有,所有獲獎的製片廠得到一張獎狀,個人榮獲一個紀念獎牌並以這些文藝界領導們的墨寶作為獎品。獲獎人員先後到石景山鋼鐵廠、駐京部隊、學校與民眾聯歡,這種前所未有的民眾文化活動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在全國引起了轟動。
1964年百花獎評選頂風出台
1963年底,文藝界開始了整風運動。第一、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也受到一些非議。一些支持創辦“百花獎“的領導同志,一方面繼續肯定”百花獎“的民眾評選電影的形式;另一方面也要求影協總結經驗,擴大參與評選的範圍,要深入到農村、工廠、連隊去組織工農兵各階層民眾參加評選。據此影協與有關職能單位研究決定:第三屆改由中國影協主辦,中央文化部、解放軍總政治部電影處、全國總工會宣傳部、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國電影發行放映總公司聯辦。投票對象不再限於《大眾電影》的讀者。評獎項目仍然是各片種、各行當共15個獎項,但增加獲獎名額,以得票多少為序,不再冠以“最佳”名目,統稱為“百花獎”。
待了的公案
粉碎“四人幫”以後,1979年《大眾電影》得以復刊。而《大眾電影》“百花獎”在讀者的熱烈企望中也於1980年重新恢復。但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仍從第三屆開始,而對於1964年由影協等單位舉辦的未能綻放的第三屆“百花獎”,採取了隱晦的態度。現在看來,這樣處理有欠妥當,被迫封錮的第三屆“百花獎”應該實事求是予以公正的了斷。這樣才不負於當年積極參加評選電影的廣大觀眾;不負於獲獎卻沒能領獎的電影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在“文革”中逝世的電影家們。
評選改革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代表專家意見的‘金雞獎’和代表觀眾意見的百花獎合二為一!簡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以‘金雞啼曉象徵百花齊放’電影節年年舉辦。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歷屆回顧

歷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回顧
第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歷屆帝後

屆數 年份 影帝及作品 影后及作品 最佳導演及作品
第01屆 1962 崔嵬《紅旗譜》 祝希娟《紅色娘子軍》 謝晉《紅色娘子軍》
第02屆 1963 張良《哥倆好》 張瑞芳《李雙雙》 王苹《槐樹莊》
第03屆 1980 李仁堂《淚痕》 陳冲《小花》 謝添《甜蜜的事業》
第04屆 1981 達式常《燕歸來》 張瑜《廬山戀》 未設
第05屆 1982 王心剛《知音》 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未設
第06屆 1983 嚴順開《阿Q正傳》 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未設
第07屆 1984 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龔雪《大橋下面》 未設
第08屆 1985 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吳玉芳《人生》 未設
第09屆 1986 楊在葆《代理市長》 方舒《日出》 未設
第10屆 1987 姜文《芙蓉鎮》 劉曉慶《芙蓉鎮》 未設
第11屆 1988 張藝謀《老井》 劉曉慶《原野》 未設
第12屆 1989 姜文《春桃》 劉曉慶《春桃》 未設
第13屆 1990 古月《開國大典》 宋佳(大)《庭院深深》 未設
第14屆 1991 李雪健《焦裕祿》 宋佳(大)《落山風》 未設
第15屆 1992 王鐵成《周恩來》 趙麗蓉《過年》 未設
第16屆 1993 古月《毛澤東的故事》 鞏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未設
第17屆 1994 李保田《鳳凰琴》 潘虹《股瘋》 未設
第18屆 1995 李仁堂《被告山槓爺》 沈丹萍《留村察看》 未設
第19屆 1996 張國立《混在北京》 郭柯宇《紅櫻桃》 未設
第20屆 1997 高明《孔繁森》 寧靜《紅河谷》 未設
第21屆 1998 葛優《甲方乙方》 劉蓓《甲方乙方》 未設
第22屆 1999 趙本山《男婦女主任》 劉欣《紅娘》 未設
第23屆 2000 潘長江《明天我愛你》 章子怡《我的父親母親》 未設
第24屆 2001 王慶祥《生死抉擇》 鞏俐《漂亮媽媽》 未設
第25屆 2002 葛優《大腕》 周迅《煙雨紅顏》 未設
第26屆 2003 盧奇《鄧小平》 徐靜蕾《開往春天的捷運》 未設
第27屆 2004 葛優《手機》 范冰冰《手機》 未設
第28屆 2006 吳軍《張思德》 劉若英《天下無賊》 尹力《張思德》
第29屆 2008 張涵予《集結號》 李冰冰《雲水謠》 馮小剛《集結號》
第30屆 2010 陳坤《畫皮》 趙薇《花木蘭》 馮小剛《非誠勿擾》
第31屆 2012 文章《失戀33天》 白百何《失戀33天》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
第32屆 2014 黃曉明《中國合伙人》 章子怡《一代宗師》 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第33屆 2016 馮紹峰《狼圖騰》 許晴《老炮兒》 烏爾善《尋龍訣》

配角新人

屆次
年份 男配角及作品 女配角及作品 新人及作品
第01屆 1962 陳強《紅色娘子軍》

第02屆 1963 仲星火《李雙雙》

第03屆 1980
劉曉慶《瞧這一家子》
第4屆至第5屆未設最佳男女配角獎,其中前三屆所設為配角獎,不分男女。
第06屆 1983  牛犇《牧馬人》 姜黎黎《赤橙黃綠青藍紫》
第07屆 1984 劉信義《快樂的單身漢》 王馥荔《咱們的牛百歲》
第08屆 1985 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王玉梅《高山下的花環》
第09屆 1986 陳裕德《咱們的退伍兵》 王馥荔《日出》
第10屆 1987 祝士彬《芙蓉鎮》 張曉敏《非常大總統》
第11屆 1988 陳佩斯《京都球俠》 呂麗萍《老井》
第12屆 1989 申軍誼《歡樂英雄》《陰陽界》 鞏俐《代號美洲豹》
第13屆 1990 孫飛虎《開國大典》 林默予《紅樓夢》
第14屆 1991 陳裕德《鬥雞》 伍宇娟《龍年警官》
第15屆 1992 葛優《過年》 呂麗萍《青春無悔》
第16屆 1993 馮鞏《站直了別趴下》 陳小藝《離婚》
第17屆 1994 孫飛虎《重慶談判》 丁嘉莉《無人喝彩》
第18屆 1995 謝園《天生膽小》 李媛媛《天生膽小》
第19屆 1996 方子哥《混在北京》 何賽飛《敵後武工隊》
第20屆 1997 牛犇《夫唱妻和》 宋春麗《離開雷鋒的日子》
第21屆  1998 李保田《有話好好說》 張路《這女人這輩子》
第22屆 1999 牛犇《媳婦你當家》 李曉紅《銀幕戀情》
第23屆 2000 尤勇《緊急迫降》 陶虹《說好不分手》
第24屆 2001 朱旭《刮痧》 閻青妤《留住心中的月亮》
第25屆 2002 英達《大腕》 袁立《絕對情感》
第26屆 2003 王志文《和你在一起》 袁泉《美麗的大腳》
第27屆 2004 李幼斌《驚心動魂》(優秀獎) 張妍《暖春》(優秀獎)
第28屆 2006 謝霆鋒《新警察故事》 元秋《功夫》 孫儷《霍元甲》
第29屆 2008 鄧超《集結號》 歸亞蕾《雲水謠》 雷慶瑤《隱形的翅膀》
第30屆 2010 蘇有朋《風聲》 王嘉《驚天動地》 許晴《建國大業》 徐箭《驚天動地》
第31屆 2012 孫淳《辛亥革命》 寧靜《辛亥革命》 張子楓《唐山大地震》
第32屆 2014 佟大為《中國合伙人》 鄧家佳《全民目擊》 馬浴柯《掃毒》
第33屆 2016 李易峰《老炮兒》 楊穎《尋龍訣》 莊小龍《戰狼》

相關介紹

未能公布的1964年“百花獎”主要獎項獲獎名單:
故事片獎為《南海潮》、《甲午風雲》、《停戰以後》;編劇獎為蔡楚生、陳殘雲、王為一、白辛、辛毅等;導演獎為蔡楚生、王為一(《南海潮》)、崔嵬、歐陽紅纓(《小兵張嘎》)、林農等;男演員李默然、張平、安吉斯等;攝影獎為王啟民、張翬、李生偉等;女演員為王小棠、吳文華、王丹鳳等;音樂獎為雷振邦、鞏志偉、呂其明、肖珩等配角獎為石曉滿、王心剛、田華等;美工獎為盧淦、史維鈞、黃沖等備註投票對象中,工人占19.9%,農民7.1%,戰士15.5%,幹部23%,學生26%。

歷屆之最

歷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之最
歷屆獲獎最多的影片
四項獎 《紅色娘子軍》 《李雙雙》《小花》《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集結號》《唐山大地震》
三項獎 《日出》 《老井》《春桃》《開國大典》《過年》《混在北京》《甲方乙方》 《大腕》《手機》 《張思德》《雲水謠》《驚天動地》《辛亥革命》《失戀33天》《中國合伙人》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 劉曉慶 『共5次』(蟬聯三屆最佳女演員)
劉曉慶 先於1980年第3屆憑《瞧這一家子》獲得最佳配角獎,再於1987年第10屆憑《芙蓉鎮》、1988年第11屆憑《原野》、1989年第12屆憑《春桃》蟬聯三屆影后,再於1992年第15屆因曾三次獲百花影后而榮獲特別獎,從而以五次成為百花獎影史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
百花獎獲獎最多的男演員: 葛優 『共4次』
葛優 先於1992年第15屆憑《過年》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1998年第21屆憑《甲方乙方》、2002年第25屆憑《大腕》、2004年第27屆憑《手機》三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從而成為百花獎歷史上獲獎最多的男演員。
百花獎獲獎最多的導演: 馮小剛 (8次)(蟬聯三屆最佳導演、五次最佳影片)
馮小剛 先後於2008年第29屆《集結號》、2010年第30屆《非誠勿擾》、2012年第31屆《唐山大地震》蟬聯三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此外還於1997年第20屆《甲方乙方》、2002年第25屆《大腕》、2004年第27屆《手機》、2008年第29屆《集結號》、2012年第31屆《唐山大地震》五度獲得最佳影片獎,另外這五部電影還貢獻出多位影帝影后:葛優(3次)、張涵予(1次)、劉蓓(1次)、范冰冰(1次)、劉若英(1次)。
百花獎獲最佳影片最多的導演:張藝謀(6次)
張藝謀 先後於1988年第11屆《紅高梁》、1993年第16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同一屆兩部影片均獲獎)、1999年第22屆《一個都不能少》、2000年第23屆《我的父親母親》、2003年第26屆《英雄》五次六度獲得最佳影片獎。
百花獎歷史上的跨界獲獎:張藝謀、趙薇
張藝謀 作為導演的張藝謀先後於1988年第11屆《紅高梁》、1993年第16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同一屆兩部影片均獲獎)、1999年第22屆《一個都不能少》、2000年第23屆《我的父親母親》、2003年第26屆《英雄》五次六度獲得最佳影片獎,也是獲得這一獎項最多的導演,此外還於1988年第11屆以演員身份憑《老井》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趙薇 作為演員,趙薇先於2010年第30屆憑《花木蘭》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再於2014年第32屆憑藉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得最佳導演獎,這也是中國女演員里唯一在百花獎上的跨界獲獎,此外也是繼1963年第2屆王苹《槐樹莊》之後第二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性導演。
百花獎獲男配角獎最多的演員:牛犇『共3次』
牛犇 先後於1983年第6屆《牧馬人》、1997年第20屆《夫唱妻和》、1999年第22屆《媳婦你當家》三度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從而成為百花獎頒獎史上獲得這一獎項最多的人。
百花獎獲女配角獎最多的演員:王馥荔、呂麗萍『共2次』
王馥荔 先後於1984年第7屆《咱們的牛百歲》、1986年第9屆《日出》兩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呂麗萍 先後於1988年第11屆《老井》、1992年第15屆《青春無悔》兩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其它
第一位獲得百花獎的台灣演員:胡慧中
胡慧中 1988年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憑《歡顏》獲得觀眾最喜愛的台灣演員特別獎
第一位獲得百花獎影后的台灣演員: 劉若英
劉若英 2006年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天下無賊》
第一位獲得百花獎的香港演員:元秋
元秋 2006年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功夫》因為最佳女配角在最佳男配角前頒獎,所以元秋先於謝霆鋒(《新警察故事》)獲獎,從而成為百花獎第一個香港演員。
百花獎影后獲獎年齡最小的女演員:陳冲、郭柯宇『18歲』
陳冲 1980年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小花》
郭柯宇 1996年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紅櫻桃》
百花獎獲獎年齡最小的女演員:張妍『10歲』、張子楓『11歲』
張妍 2004年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女演員獎《暖春》
張子楓 2012年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唐山大地震》
百花獎最小的提名演員
李一情 2010年出生的李一情於2016年憑《親愛的》提名最佳新人獎,年僅6歲,而這部電影於2014年拍攝上映,此時還只有4歲。
百花獎獲獎年齡最小的男演員:姜文『24歲』
姜文 1987年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芙蓉鎮》
百花獎獲獎年齡最大的女演員:趙麗蓉『64歲』
趙麗蓉 1992年第1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獎最佳女演員《過年》
百花獎獲獎年齡最大的男演員:朱旭『71歲』
朱旭 2001年第2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刮痧》
同班同學同一屆獲獎:陳坤與趙薇、文章與白百何、趙薇與黃曉明
陳坤 趙薇 2010年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陳坤《畫皮》、最佳女主角趙薇《花木蘭》同為北京電影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同時兩位的獲獎影片都是由對方搭檔男女主角。
文章 白百何 2012年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女主角文章與白百何同因出演《失戀三十三天》同獲帝後。
趙薇 黃曉明 2014年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由趙薇憑《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得,而其大學同班同學兼好友黃曉明憑《中國合伙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這也是趙薇第二次與大學同學共同在百花獎上獲獎,至此,昔日北影96級著名的三劍客均在百花獎上稱帝封后。
百花獎史上的夫妻檔獲獎:黃曉明與楊穎
黃曉明楊穎 先是黃曉明2014年第32屆憑《中國合伙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接著2016年第33屆楊穎憑《尋龍訣》獲得最佳女配角獎,這應該是百花獎歷史上截止目前唯一一對同時獲獎的夫妻。
百花獎史上的夫妻檔提名:徐崢與陶虹
徐崢 陶虹 2014年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上徐崢與陶虹這對夫妻檔均憑藉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獲得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配角提名,不過最終均未獲獎,不過在此之前的2000年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上陶虹憑藉電影《說好不分手》獲得過最佳女配角獎 。
最具爭議的影后:許晴
許晴 2016年第33屆許晴憑《老炮兒》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其實在影片中的表演絕對驚艷,但是戲份並不足矣成為女主角擔當,此前在其他各大影展都是獲得最佳女配角提名,而在百花獎上一躍成為最佳女主角,這讓百花獎的公信力得到廣大質疑。
百花獎頒獎典禮主持人最多的一屆:『杭州』
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八大主持 齊聚百花』主持人:經緯、吳大維、姜昆、黃宏、張國立、畢福劍、黃健翔、戴軍

港台獲獎

導演獎

最佳導演
年份
(頒獎典禮)
姓名 獎項 影片 結果
2006年
(第28屆)
周星馳 最佳導演 《功夫》 提名
2006年
(第28屆)
唐季禮 最佳導演 《神話》 提名
2008年
(第29屆)
周星馳 最佳導演 《長江七號》 提名
2010年
(第30屆)
陳德森 最佳導演 《十月圍城》 提名
2010年
(第30屆)
陳國富 最佳導演 《風聲》 提名
2012年
(第31屆)
徐克 最佳導演 《龍門飛甲》 提名
​2016年
(第33屆)
​烏爾善 ​最佳導演 ​《尋龍訣》 ​提名

表演獎

最佳表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
年份
(頒獎典禮)
姓名 獎項 影片 結果
2006年
(第28屆)
成龍 最佳男主角 《新警察故事》 提名
2006年
(第28屆)
周星馳 最佳男主角 《功夫》 提名
2006年
(第28屆)
劉若英 最佳女主角 《天下無賊》 獲獎
2006年
(第28屆)
元秋 最佳女配角 《功夫》 獲獎
2006年
(第28屆)
謝霆鋒 最佳男配角 《新警察故事》 獲獎
2006年
(第28屆)
劉德華 最佳男配角 《十面埋伏》 提名
2006年
(第28屆)
元華 最佳男配角 《功夫》 提名
2008年
(第29屆)
劉松仁 最佳男主角 《東京審判》 提名
2008年
(第29屆)
徐若瑄 最佳女主角 《雲水謠》 提名
2008年
(第29屆)
梁詠琪 最佳女主角 《寶葫蘆的秘密》 提名
2008年
(第29屆)
周杰倫 最佳男配角 《滿城盡帶黃金甲》 提名
2008年
(第29屆)
秦漢 最佳男配角 《雲水謠》 提名
2008年
(第29屆)
歸亞蕾 最佳女配角 《雲水謠》 獲獎
2008年
(第29屆)
梁洛施 最佳新人 《雲水謠》 提名
2010年
(第30屆)
甄子丹 最佳男主角 《葉問》 提名
2010年
(第30屆)
蘇有朋 最佳男配角 《風聲》 獲獎
2010年
(第30屆)
房祖名 最佳男配角 《花木蘭》 提名
2012年
(第31屆)
趙文瑄 最佳男主角 《辛亥革命》 提名
2012年
(第31屆)
任達華 最佳男主角 《歲月神偷》 提名
2012年
(第31屆)
吳君如 最佳女主角 《歲月神偷》 提名
2012年
(第31屆)
李治廷 最佳男配角 《歲月神偷》 提名
2012年
(第31屆)
王耀慶 最佳男配角 《失戀33天》 提名
2012年
(第31屆)
桂綸鎂 最佳女配角 《龍門飛甲》 提名
2012年
(第31屆)
莫文蔚 最佳女配角 《杜拉拉升職記》 提名
​2016年
(第33屆)
​馮紹峰 ​最佳男主角 ​《狼圖騰》 ​提名

全球電影大獎

世界著名電影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