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瑞鐵路

大瑞鐵路

大瑞鐵路,大理到瑞麗鐵路的簡稱,起於大理站,止於瑞麗站,沿途設有漾濞站,永平站,保山站,龍陵站,芒市站等多個縣級、地級中等站,全長330公里,為國鐵一級單線電氣化鐵路,設計時速140公里每小時,大瑞鐵路向東連線昆(明)廣(通)大(理)鐵路老線及正在修建中的昆明至大理城際鐵路,向北連線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鐵路,向南連線大(理)臨(滄)普(洱)鐵路,向東北連線規劃中的攀(枝花)大(理)鐵路,還有保山至騰衝鐵路,雲南延邊鐵路接入其中,向西連線中緬孟印鐵路,是泛亞鐵路西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瑞鐵路由雲南省政府與鐵道部合資建設,是繼內昆鐵路之後在雲南投資最大的鐵路建設項目,項目投資原概算總額已達257.3億元。規劃中,鐵路將分別經過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個州市的7個縣區市,按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標準修建,設計運輸能力為客車12對/日,貨運1200萬噸/年,目標時速140公里。建成後,昆明至瑞麗列車運行時間有望縮短到6小時以內。2015年12月1日,大瑞鐵路保山至瑞麗段全面開工建設。2016年11月15日,大瑞鐵路瀾滄江特大橋鋼管拱順利合龍。

基本信息

簡介

大瑞鐵路大瑞鐵路
大瑞鐵路是大理到瑞麗鐵路的簡稱。
大瑞鐵路自廣大鐵路大理站接軌,經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漾濞縣、永平縣,保山市隆陽區、龍陵縣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瑞麗市等3個州市的7個縣區市。鐵路按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標準修建,設計運輸能力為客車12對/日,貨運1200萬噸/年,橋樑、隧道總長占線路全長的75%,建設工期為6年,建成後將大大改變昆明至瑞麗的交通運輸格局。

設計

大瑞鐵路按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標準修建,設計運輸能力為客車12對/日,貨運1200萬噸/年,橋樑、隧道總長占線路全長的75%,建設工期為6年,建成後將大大改變雲南西部的交通運輸格局。

建設

大柱山隧道大柱山隧道

2007年3月20日,鐵道部和省政府在保山市隆陽區隆重召開大理至瑞麗鐵路建設動員大會。作為泛亞鐵路西線、中緬國際鐵路大通道在中國境內最後一段的大瑞鐵路奠基,標誌著雲南全面加快泛亞鐵路大通道建設的開始。

大理到保山段133公里,其中隧道103公里,橋樑10公里,平路20公里,相當於修了一條捷運。保山至瑞麗段預計2013年動工,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前能通車。所謂“小康通大道”之解釋吧!

2008年6月,大瑞鐵路大理至保山段正式開工,保山至瑞麗段同時展開積極勘探,並計畫於2010年開工。此後,由於既定路線中地形地質構成複雜,建設方案前後不得不幾易其稿。

高黎貢山隧道

2014年12月29日下午,中緬鐵路大通道大(理)至瑞(麗)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亞洲最長的山嶺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正式開工建設,計畫工期為6年。

大瑞鐵路穿越了雲南省西部的蒼山、怒山、高黎貢山等山脈,跨怒江、瀾滄江、西洱河,沿線地質地貌複雜。位於龍陵縣境內的高黎貢山隧道是該條鐵路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全長34.5公里,隧道最大埋深1155米,是目前亞洲最長的山嶺鐵路隧道,地形地質條件極為複雜。據悉,隧道施工將穿越19條活動斷裂帶,要克服高溫熱害、斷層破碎帶、突水突泥、岩爆、高地應力軟岩大變形等技術難題。按原推薦方案,全線有97座橋樑,長27.65km,其中特大橋14座、大橋55座、中橋25座、小橋3座;另有57條隧道,其中,在保山至瑞麗段有一條長近34公里的無間隙高黎貢山隧道,長度居亞洲第一位。由於德宏盆地海拔在700米左右,遠低於保山,使得隧道需要從山底無間隙貫穿近34公里,施工難度極大,甚至有可能超過在西藏凍土地帶修建鐵路的工程難度。

由於高黎貢山段地質構造極為複雜,隧道的打通必須解決三大難題:一是該地區高地熱特點突出,多地段高溫出水的問題需要解決;二是要有效應對高地應力;三是該區域屬於高地震帶,對地震的防範要加以重點考慮。為此,鐵道部專門成立了高黎貢山隧道技術攻關組對隧道的施工方案進行了多次論證。

保瑞段

2015年12月1日,大瑞鐵路保山至瑞麗段全面開工建設。

作為國家連線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重要環節,大(理)瑞(麗)鐵路全長330公里,為國鐵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其中保瑞段全長196.42公里,設計時速140公里。全線共有橋樑82座、隧道22座,橋隧長度占線路全長的69.76%。

大瑞鐵路東起大理,西至瑞麗,與廣大線、廣昆線共同構成雲南向西的國際鐵路通道。作為著名的深大斷裂縱谷區,高黎貢山山高、坡陡、切割深,垂直高差達4000米以上。高黎貢山隧道從工作面到隧道垂直距離最高的達700米以上,且由於隧道距離過長,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方案將採取多點垂直或傾斜施工面的辦法進行建設。通俗地講,就是從山頂到隧道打通一個施工井道,再向兩邊分向掘進。這種施工辦法將儘快地縮短工期,但對施工技術、設備等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使用造價上億元的鑽井機。

大瑞鐵路保山至瑞麗段含橋樑63座19845延長米、隧道15座30894延長米,橋樑與隧道工程占線路長度的46.8%,設計時原計畫投資135.6億元,因工程難度以及物價增長等因素,現又新增了50多億概算。

大柱山隧道

大柱山隧道設計為單線鐵路隧道,全長14484米,設定“兩橫一平”,隧道最大埋深為995m。隧道洞內縱坡設計為“人”字坡,除出口段2750米為3‰上坡外,其他最大縱坡23.5‰。隧道施工只能從進出口獨頭掘進,無豎井、斜井等輔助施工條件,最大獨頭反坡掘進8400m。隧道正洞和平導施工受洞口場地條件限制,施工干擾較大。平導輔助正洞施工,其多工作面施工在長距離通風、運輸、供水、供電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干擾和難度,施工協調管理能力要求極高。

全長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就是一個“超級攔路虎”。作為大瑞鐵路全線工期控制性工程,這條隧道的工期從最初的5年半,一度調整為8年,又再度調整為13年,預計到2021年才能完工。

意義

中緬國際鐵路最後一段

大瑞鐵路建成通車後,將連通中緬國際鐵路中國境內的“最後一段”,成為中緬鐵路通道的重要幹線。此後,乘火車從昆明至瑞麗近700公里的路程可望“夕發朝至”,雲南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橋頭堡作用將愈加凸顯,對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改變雲南西南部的交通運輸格局,確保中緬能源進口戰略通道安全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重建“南方絲綢路”

大瑞鐵路是貫徹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國連線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建設的關鍵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實現雲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一項重點工程,是沿線各族民眾期盼已久的一條致富路。大瑞鐵路的建成,將重塑歷史上“南方絲綢古路”新的輝煌,進一步凸顯雲南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對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雲南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我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大瑞鐵路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性新線項目之一,也是我國西南進出境通道之一的中緬國際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瑞鐵路的建成將對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開發滇西礦產及旅遊資源,完善鐵路網布局有著深遠的意義。對於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打通我國通往印度洋周邊國家的陸地大通道,發揮雲南獨具的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加快連線中國、東南亞、南亞三大市場的獨特區位優勢,改變雲南處於全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末梢的狀況,奠定雲南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對外開放的樞紐地位,提升雲南在全國的經濟地位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大理至瑞麗將只要2小時

大瑞鐵路的建設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最大改觀是“速度”,過去從大理到瑞麗得花六七個小時車程才能到達,大瑞鐵路建成後,只需2個多小時就能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