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齋明寺

台灣省桃源縣
齋明寺舊稱「份仔城」,嘉慶年間林本源家曾招墾於此。道光30年(西元1850),李阿甲法號(性悅),自南海普陀山法雨寺出家受戒返台後,見此地山水靜逸適清修,乃結草庵而修,供奉南海觀音菩薩,名曰「福份宮」。同治12年(西元1873),後改建廟宇,易名「齋名堂」。大正元年(1912)擴建正殿與兩側廂房完竣,並舉行盛大落成典禮,昭和4年(1929)於廟之後方興建「萃靈塔」,供民眾安奉祖先遺骨。昭和12年(1937),齋名堂改為齋明寺。主祀觀音菩薩外,另配祀金童玉女、哪咤太子、韋馱菩薩、五顯靈官大帝。
齋明寺是一座叄合院形態佈局的寺廟,中庭塬佈植草皮,屋頂、牆身酷似一般民居,裝飾平素,皆無一般廟宇繁華富麗,正殿無檐廊亦為其特色,整體而言,令人有古樸與家風之感。寺後增設建的萃靈塔,為寺廟增建納骨塔的先驅,由於齋明寺的清幽環境,景色秀麗,臨大漢溪,居福份山,因而吸引了許多的信徒存放先人的遺骨。每年春季(農曆叄月十九日、二十日)及秋季(農曆九月十九、二十日)齋明寺中就會舉辦超薦法會,根據【地藏王菩薩本願功德經】的描述,若為往生者誦經、念佛,可以超度亡者出離苦趣,更可以利益生者,為生者祈福,這就是所謂「冥陽兩利」之佛事也。
民國七十四年,齋明寺被內政部評定為叄級古蹟並整建寺體,民國八十八年齋明寺由法鼓山接手管理,在第七任住持法鼓山聖嚴法師的帶領下,重新規劃庭院設計,乃成今日之風貌。寺廟佔地約3甲,寺廟內景觀綠草如茵,清靜優雅,環境十分莊嚴,並且擁有大溪八大美景的美譽。寺內有宋版藏經及高僧墨寶,彌足珍貴。從齋明寺遠望,可以看到壯闊的新舊大溪橋,以及大溪特有的叄層河階地形,遠眺近視皆為美景。寺旁有一石板道,即齋明寺古道入口,可直通至大溪溪口,是一條清幽小徑,適合散步、休閒,風景十分迷人,亦是早期大溪八景的「嵌津歸帆」所指之處。但齋明寺目前(97年)因在整修中,遊客無法進入寺內參觀。

大溪齋明寺大溪齋明寺
大溪齋明寺大溪齋明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