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寺十一面六臂觀音

大海寺十一面六臂觀音

整個雕像造型奇特、雕刻細膩,人面形象各異,生動逼真,從其雕刻技法和整體造型來看,屬唐代造像。 隋唐時,李淵任滎陽郡太守,李世民目患眼疾,求遍名醫無效,後到代海寺求佛,立愈。 李世民登基後,命尉遲敬德擴建代海寺,東西長二十里,南北寬十八里,規模如海,故名大海寺

十一面六臂觀音應名楊枝菩薩。出土於大海寺遺址,青石質。現藏河南博物院。
整體雕刻高1.71米,面目慈祥,塔式高髮髻,髻作1佛7菩薩相,雙耳後又雕刻左善右惡像,共11面,主像上衫下裙、披帛,飾頂圈、臂釧、手鐲。從肩腋間舒展6臂,上兩手作說法狀,中兩手合靠胸前,下兩手左手持淨瓶,右手持楊枝。整個雕像造型奇特、雕刻細膩,人面形象各異,生動逼真,從其雕刻技法和整體造型來看,屬唐代造像。
該寺創建於北魏前期(525年),原名代海寺,傳說觀音北行渡人,移居滎陽,從此滎陽護城河開始隨海水潮汐瑞落,故名代海寺(意思是代替南海)於是代海寺就成為觀音菩薩的第二故鄉。隋唐時,李淵任滎陽郡太守,李世民目患眼疾,求遍名醫無效,後到代海寺求佛,立愈。李世民登基後,命尉遲敬德擴建代海寺,東西長二十里,南北寬十八里,規模如海,故名大海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