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中學

四川省南部縣大橋中學位於南部縣大橋鎮桂花街81號,學校占地80餘畝。大橋中學是南充市示範高中,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西南師大素質教育實驗基地。學校現有教職工103人,2006年被評為市級精神文明校。

基本信息

四川省南部縣大橋中學

基本信息

四川省南部縣大橋中學地處"三陳故里"---南部縣大橋鎮桂花街81號,我校建立近50年,在這50年的風雨歷程中,大橋中學為社會培育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其代表有:終身留美教授.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納米研究專家任志峰(南部縣大橋鎮石泉鄉人).清華大學教授曾烈光(南部縣三官鎮人)等。大橋中學是南充市示範高中,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西南師大素質教育實驗基地。

閃光歷史

大橋中學創辦於1956年。五六十年代的國中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前茅。六一至六五屆國中升學成績均居全縣第一,贏得了“五連冠”之美譽。七八十年代,有了高中班,初、高中一起抓,中考、高考年年名列全縣第三,被縣教育局譽為“南部縣升學考試的第三根頂樑柱”。九十年代辦學質量在南充市同級高完中中享有盛譽。輝煌的今天 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以前瞻性的思維,建構全新的發展戰略,促進教育質量大幅度提升,高中會考、高考年年榮獲縣市級二三等獎。2004年晉升為市級示範高中、市級校風示範校。2006年被評為市級精神文明校。學校規模也不斷擴大,現有34個教學班、2300餘學生,呈現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

師資雄厚

學校現有教職工103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省優秀教師3人,市優秀教師5人,高級教師18人,一級教師31人。78名教師就有47人獲上級表彰和獎勵,有的多次獲中考、高考等級獎,論文獎、競教獎,指導學生獎。今年還將招進12位優大生,以壯大學校的教師隊伍。

設備完善

學校藏書2萬餘冊,種類齊全,閱覽室與之配套。理、化、生實驗室,投資30萬元,儀器齊全,裝備先進。美術室、音樂室、語言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也各具特色。體育快樂園和占地21餘畝的運動場,可使學生享受到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的樂趣。

優美校園

學校占地80餘畝,校內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規劃合理,景致各宜。辦公大樓、教學大樓寬敞明亮,學校大門造型獨特,三千餘平方米的花園,巧置於校園內,一步一景,讓人留連。校園地面全部硬化,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幽美的環境,加上封閉式的管理,定會使家長滿意,學生成才。

展望明天

展望明天,我們壯懷激烈。橋中的校訓是:和諧、奮進、求真、向上;橋中的校規是:愛校、守紀、厚德、立志;橋中的目標是:學校管理規範化、素質教育優良化、校園環境園林化、辦學條件標準化。橋中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廣東省乳源縣大橋中學

學校簡介
大橋中學是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大橋鎮的一所縣屬普通初級中學,位於乳源縣大橋鎮,創建於1965年,其前身是大橋農業中學,1969年更名為大橋中學。2009年春季,獲香港歐暉集團遠東有限公司捐助而更名為“大橋歐暉中學”。目前,學校設有2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數為1200餘人,其中內宿生人數為800多人,教職工87人。學校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學校校訓

學校辦學宗旨:“立足山區,教書育人,服務社會”,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全面育人”
校訓:“勵志、尚德、篤學、健體”
校風:“文明、進取、儉樸、活沷”
教風:“嚴謹、敬業、求實、博愛”
學風:“尊師、守紀、勤奮、嚴實”

校園建設

目前,學校設有21個教學班,師資力量雄厚,後勤保障有力。學校占地面積30719.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30.4平方米;校舍總建築面積18291.45平方米有課室21個,功能場室18個,學生宿舍3幢。校園建築布局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各有所屬而又和諧統一,校園環境潔淨宜人。
學校現在建有校園信息網,2008年初建成了全縣山區中學第一個學校網站,所有教學、德育資源可以共享。學校還充分利用教育網資源,建成了覆蓋了全校的校區域網路絡,可以實現校內的資源共享。學校擁有使用面積約為200平方米的圖書室,其中有學生閱覽室1間,多媒體課室2間,電腦室2間。目前圖書室藏書37500餘冊,報刊800餘冊,工具書500餘冊,訂有刊物25種,報紙8種,為教育教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圖書資料。
學校於2004年被評為乳源縣一級學校;2007年被評為韶關市行為規範化學校。

江西省修水縣大橋中學

基本信息

大橋鎮中學的前身創建於民國三十二年由鄉仕樊仕英籌集資金在原仁義書院上創辦,學生50人,美曰“仁義中學”。歷經近百年風雨,幾代人的艱苦跋涉,如今學校占地50畝,學生達1800人,教職工108人。走進校園,撲面而來的是青春而現代的氣息:花壇錦簇,綠樹成蔭,標準的運動場,雄偉的教學樓,多功能綜合樓。
學校現有專職音體美教師6人,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每年召開運動會,促進學生體質增強,有計畫地開展拔河、籃球、桌球、書畫、小製作等比賽,組建了籃球隊、桌球隊、田徑隊、文藝隊、體操表演隊,成立了美術、書畫音樂、樂器、文學寫作興趣小組,建立了廣播室、《仁義之窗》文學社等,繽紛有序的活動,營造出生機蓬勃、春意盎然的育人氛圍。

學校校訓

辦學目標:“普及素質教育,辦人民滿意學校”;
育人宗旨:“崇德、博學、健體、創新”;
發展方向:“做優管理、做優文化、做優質量”
管理目標:“抓質量、育人才、促發展”

校園建設

學校在黨政的關懷下,近年來通過建設,見證著非凡的歷史,辦學條件長足發展,日趨完善,2001年投資、集資130萬元,興建了綜合樓及教工宿舍。2004年投資185萬元,興建了全縣農村中學一流的教學大樓,寬敞明亮,仁鄉學子普得恩惠。現正在建設投資約300萬元的辦公大樓及學生宿舍,為 “做大做強”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石。全體教職工發揮艱苦奮鬥的作風,節約資金30多萬元用來拓展校園15畝,進行綠化、美化、亮化、硬化,如今高樓絢麗多姿,校園坦蕩寬廣,環境溫馨雅逸。

教育成果

學校屬“嘗試教學法基地”創建農村中學教改典範,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近20篇,出版著作三部。在這裡走出了冷金花(博士生導師)、吳國寶(博士)等優秀學子,學校連續十年教學質量獲縣表彰。

浙江省嘉興市大橋中學

基本信息
大橋鎮中學位於嘉興市中環南路東端,大橋鎮十八里橋。學校創辦於1984年,2001年8月易地新建,占地60.3畝,建有教學樓、行政圖書樓、科技樓、階梯教室、學生公寓樓等,建築總面積17605餘平方米。校內四季有花,四季常綠。學校布局錯落有致,色彩明亮,充滿著現代化的氣息,是大橋鎮一座標誌性建築,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校校訓

辦學理念:“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學校教風:“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學校學風:“勤學、苦練、奮發、進取”

學校現狀

大橋鎮中學,位於嘉興東大門的南湖區大橋鎮。校園占地60.3畝,建築面積17605平米,是浙江省萬校標準化建設I類學校,是浙江省保護母親河生態監護站基地。現有教學班33個,學生1773人,其中住校學生967人;教職員工112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達90%,中高級職稱教師達到50%以上,南湖區學科帶頭人7名。學校本著“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的辦學理念,以“求真、創新”為校訓,努力營造“從嚴務實,科學發展”的校風、“嚴謹治學,全面育人”的教風和“修身勤學,立志成才”的學風。積極實施以講學稿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改革,加強集體備課和公開課制度建設,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切實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

獲得榮譽

建校25年來,學校先後榮獲浙江省示範國中、浙江省級綠色學校、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嘉興市文明單位、嘉興市五有團支部、南湖區日常行為規範達標學校、南湖區平安校園、南湖區青少年傳統體育項目基地、南湖區先進基層黨支部、南湖區德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江蘇無錫大橋實驗中學

基本信息
學校位於江蘇無錫市學前街38號,是無錫第一私立重點學校,2003年成為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的面向全省招生的二十所蘇南優質高中之一。
學校現有45個初、高中班級。2200多名學生。有12層高,總建築面積285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質量

成績概況
2003年高考總平均分位列蘇南地區第一,一本錄取率百分之八十點三九;二零零三年中考總平均分繼續位列無錫市第一。
有一千六百多人次在國內、外各種學科競賽中獲獎,獲獎人次居江蘇省同等學校之首。
二零零三年首創中學生參加大學英語等級(四級)考試,通過率達百分之九十七點四。
有不少大橋中學畢業的人到海外留學,每年15位左右。
畢業生分布
國內的清華、北大、復旦、南大、交大等;
英國的劍橋、牛津、帝國理工、愛丁堡等;
美國的哈佛、麻省、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康奈爾、卡內基.梅倫等;
新加坡的國立、南洋理工等。
2003年成為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的面向全省招生的二十所蘇南優質高中之一,大橋是其中唯一的一所民辦中學。

師資力量

該校吸納了社會上一批資歷頗厚的退休名教師(主要是特級、高級教師),還盡一切可能從師範院校優秀本、專科畢業生中招聘了部分青年教師。
教師隊伍實現了老中青的最佳結合:老教師熟悉教學內容,深諳教育教學規律除了適當兼課,還擔任教育顧問及督導員的重要角色;中年教師已積累較豐富的教學教育經驗, 大多數已向高級、特級教師的的目標沖剌,他們與老教師一起發揮示範作用對青年教師"傳幫帶",是教師隊伍中的骨幹力量;青年教師精力充沛、勤奮好學,富有朝氣,學校嚴格要求他們"一年過關,兩年到位",並鼓勵他們學習與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及方法為教學服務,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們為我校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後勁。
學校強調"以老帶新",又要求"新老相長",各班級、年級、學科組乃至全校的教師都樹立起"團體賽"的觀念, 形成有序、最佳化、高效的有機整體。整支隊伍"敬業、嚴謹、創新",顯示出生機與活力,為學校工作的開展及良性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