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九日

《大有·九日》是宋代詞人潘希白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寫重陽節。詞的上闋,寫採菊而知重陽節已至。秋已到而南山翠色依舊,然而夜間風雨加之人之悲秋,亦無登臨之意。下闋寫天氣已覺寒冷,飲酒亦無興致。秋色蕭瑟,歲暮人老,使人又起歸鄉思舊之情。

簡介

名稱: 大有·九日
作者: 潘希白
潘希白
生卒年不詳,字懷古,號漁莊,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全宋詞》存詞一首。
主題
主題詞或關鍵字: 宋詞
欄目關鍵字: 宋詞三百首
體裁: 詞
年代: 南宋 內容介紹
原文
大有·九日①
潘希白
戲馬台前,採花籬下②,問歲華、還是重九。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一片宋玉情懷③,十分衛郎清瘦。
紅萸佩④,空對酒。砧杵動微寒,暗欺羅袖。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強整帽檐欹側⑤,曾經向、天涯搔首。幾回憶、故國蓴鱸,霜前雁後⑥。
注釋
[注釋]
①大有:周邦彥創調。
②採花籬下:用陶潛“採菊東籬下”詩意。
③宋玉情懷:即悲秋情懷,宋玉作《九辯》悲愁。
④衛郎清瘦:見前周邦彥《大酺》注。
⑤“帽檐”句:用孟嘉龍山落帽事。
⑥霜前雁後:杜甫詩:“故國霜前北雁來。”

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歸隱抒懷之作。上闋開頭用宋武帝重陽登戲馬台及陶潛重陽日把酒東籬的事實點明節令。接著表達嚮往隱逸生活的意趣。“昨夜”是突現未歸時自己悲秋的情懷和瘦弱身體,以及“歸來”得及時和必要。下闋第一句承開頭詠重陽事,暗含自嘆老大傷悲之意。“幾回憶”三句亦是尚未歸來時心情。反覆推挪與呼應,最後歸結於“天涯歸來”者對當年流落時無限愁情的咀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