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第二十三中

在中國東北遼闊的松嫩平原上,大慶,這座具有50年油田開發歷史的現代化城市,正以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向世人展示著獨特的魅力。位於大慶市區中心的第二十三中學 ,坐擁大慶會戰原址,秉承石油文化內涵,從發展到騰飛,從優秀到卓越,為國家發展和油田建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學校體制

大慶市第二十三中學建校於1975年,是一所以高中文理科教育為主體,兼有精品藝術教育和精品國中教育的綜合型完全中學,是一所歷史積澱深厚、辦學優勢明顯、社會影響廣泛的省級示範性重點中學。曾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黑龍江省課程改革先進集體、黑龍江省和諧校園、大慶市師德先進集體、大慶市十佳和諧校園、大慶市文明單位等稱號。

學校踐行 “做有溫度的教育”的辦學理念。教學上主張回歸教育本源,尊重規律,成功打造“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的高效課堂;德育上注重自主管理,組建學生社團,豐富文化生活,激發學生潛力和創造力;生活上把關愛放在首位,營造了全市一流的、高品質的食宿環境。校園裡,教師心繫學生,敬業精業,充滿幹勁;學生陽光向上,自信負責,充滿活力;師生士氣高昂,教學秩序井然,學習氛圍濃厚,家長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日益提升,教學業績更是突飛猛進。

2014年8月,二十三中學整體遷建到東城區蘭德湖畔。這座大氣、靜雅的現代化校園占地面積19.26公頃,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綜合教學樓,獨立衛生間的高品質公寓,軒敞的學生食堂,專業的體育場館,先進的學科實驗室,靜謐的讀書空間,前沿的數位化學術報告廳和環樹映水的校園人文環境……

一流的功能配置,過硬的教師團隊,先進的辦學理念,二十三中學對學生心理品質和智慧型發展的培養更加細化,更加專業,必將給學生的成長帶來更多的發展信心和更大的收穫喜悅。

辦學優勢之一:二十三中擁有一支忠誠團隊、自信負責、勇於擔當、追求卓越的教師隊伍。

23中業績一年一拔高,源自於以大慶名校長左效舉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班子引領方向、務實高效、嚴細管理,更重要的是,二十三中擁有一支底蘊深厚、敬業精業的教師隊伍,這是學校發展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學生進步的根本。

在大慶市教師進修學院組織的高中教學基本功競賽中,全市所有省重點高中的優秀教師同台競技,我校徐宗民、張偉、張繼紅、陳春蓮、趙曉惠、曹雨、楊運蘭、秦鳳芝等30多名教師均獲得學科一等獎。他們深受學生喜愛,擁有成熟完善的知識體系和致勝高考的雄厚實力。

位於“中國矽谷”北京中關村的“北京領拓雲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立者、我校畢業生鍾超同學,在《致母校的信》中寫到:“感謝在23中對我的培養,讓我有機會走入中國最頂尖的理工科學府——中科大。老師們總是在孜孜不倦的學習和研究,我們是受益者,不僅在成績上,更在對人生的態度上”。

這些優秀的教師精於教學輔導,而讓家長最放心的是,他們對學生的高度負責。

以徐宗民、孟凡林、張繼紅、管岳、張偉、張欣、李盈瑩、劉艦等老師為代表的班主任隊伍,深受家長尊重和信賴。大慶的《百湖周刊》兩次整版面對管岳老師的事跡進行報導,在全市引起強烈反響。張偉老師的學生楊俊寶在畢業後和家長一起送來錦旗,表達對老師的深深感恩。

高二十五班學生宋成慶說:“同學們在一起學習討論的氣氛很濃,不會感到孤單和彷徨。最重要的是,老師特別負責,只要你有求知的欲望,有困惑的地方,老師一定會為你耐心講解,而且老師的講課風格也是各有特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我們的學習興趣,我慶幸自己選擇了二十三中”。

二十三中就是靠著這樣一支專業過硬、素質一流、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來引領學生的成長,新一屆高一名師們將在孩子的成長、成才的關鍵三年奉獻自己的智慧和青春。

辦學優勢之二:二十三中正處於上升的發展態勢,每一名師生都充滿幹勁、充滿希望,校園裡陽光向上的氛圍讓成長更加自信,也更有活力。

23中,以“嚴細管理”和“精準教學”聞名於大慶。學校被社會普遍看好,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在這裡,每名師生都在為學校的榮譽而戰,無論是教學,還是管理,標準都要做到最高。“用成績說話,用敬業和奮鬥去贏得尊重和信賴”已成為二十三中的主流價值觀。

高標準意味著奉獻和付出,也意味著成效和進步。高一、高二的學生為了抓緊時間,提高成績,自願晚自習到校學習,甚至周末都不願浪費掉,自覺來到學校,按照高三的作息時間自習,整理習題,鑽研難點,老師們都來無償輔導。班級里始終靜悄悄的。學生們很享受這種氛圍,因為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有一種和學校共同成長的充實感。

校園裡,師生士氣高昂,教學秩序井然,學習氛圍濃厚。教師走向專業成熟,學生獲得進步滿足,家長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進一步提升,教學業績更是突飛猛進。

高一十五班家長徐女士說:“剛上高中時,孩子的成績剛剛過段。我們家長很心急,也很無奈,不知道如何才能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讓成績上來。一次回家後,他興奮的跟我們說學校的學習氛圍很好,同學們的學習勁頭很足,學校的將來一定會怎樣怎樣……孩子的學習熱情開始提高,幾次考試成績有很大進步,現在的名次已由原來的班級倒數第几上升到十六,年級三十。看著孩子一點一點的變化,我們由衷地欣慰:當初選擇這所朝氣蓬勃的學校,是多么明智啊!”

辦學優勢之三:在二十三中,學生的每一點努力,每一次進步都會被關注、被尊重、被認同,這是學生內心的需要,也是他們持續發展的動力。

我們做有溫度的教育。每一個二十三中人都很重要,學校心繫師生,教師心繫學生。多一些關注,就多一度熱愛,多一份希望。

2014年高中畢業生周瑞(理科),考入中國電子科技大學。他說:“是老師始終如一的關注,讓我更加自信,即便成績不穩定,但老師永遠是鼓勵的目光,有老師在身邊,我們很踏實,也更加專注。”

學生們這樣評價:每天早自習,班主任都會比我們早到校;課間,我們圍著老師問題,老師永遠是耐心的解答;每天晚自習,班主任沒有休息,看到他在我們身邊,我們很踏實,也更加專注。

老師們努力把每一節常態課都打造成高效課堂,探索出了符合課改精神和適合學生學習的“學案—反饋”課堂模式。老師不僅關注知識點,更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不僅真正想學、愛學,更能學懂、會用。

高一五班學生家長王先生說:“孩子自從入學以來,感受到了來自於每一位授課老師的關注,這讓孩子更有信心,他的狀態比初四時還好,知道自主學習,成績步步上升,周日在家也會學習,這樣一來,孩子的各方面幾乎都不用我操心,而且現在和孩子討論上大學的事的時候,孩子的目標變得越來越明確,理想中的大學層次也越來越高。”

讓學生實現超越的發展,是我們的責任和目標。這裡,有更多的關注,有更好的心態,有更強大的助力,適合每一個有夢想、敢拼搏的學子。

辦學優勢之四:二十三中對學生的培養,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關注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形成。

對於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的23中來說,德育管理的標準,決定了學校發展的高度。我校已經贏得社會、家長的尊重和認可,關鍵這就在於我們堅定執行了“嚴細管理立校”的辦學思路, 成功打造了“主人日活動”、 “品牌間操”、“家校共同體”等德育品牌。

主人日活動——當今的中學生最缺的不是穿的、吃的、用的,最缺的是精神、追求和信仰。德育工作絕大部分是說教德育,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讓學生們更反感、更牴觸。為此,我校全方位實施主人日活動,突出培養自信、責任意識,為學生實踐體悟創建平台。學生們在實踐中以主人的身份宣誓、建言、行動,正確的價值觀得到了廣泛認同,責任感和文明習慣得到了有效的規範和改善。在主人日活動的總結分享會上,同學們非常自信的踴躍發言:“主人日活動讓我們正視心中那份愛校如愛家的責任,23中的發展我們的努力必不可少,因為我們是學校的小主人”。“開展主人日活動,廣納學生建議,只為給我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一份家的溫暖……這一切都如一股股的暖流流入我們的心田,我們感激學校”。

品牌間操——23中把跑操作為強健體魄、培養習慣、磨礪意志的養成教育內容。只要不是惡劣天氣,響亮的跑操口號就會在操場上響起,每天近20分鐘的跑操,使許多入學時體質較差的學生,如今都能輕鬆的堅持下來。跑操,不僅改善了孩子的身體素質,讓孩子們擁有充沛的精力,去面對繁重學業的挑戰,也使集體榮譽感、責任感、自信心等寶貴品質在學生身上日益凸顯。大慶電視台、大慶晚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跟蹤報導,很多學校來參觀學習,在社會上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力。

家校共同體——關注學生的成長,尊重教育的規律,就不能忽略家長在教育環節中的必要作用。我們始終堅持大面積家訪,每個節假日、寒暑假走進近千個家庭,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大型活動都請家長來觀禮,每年舉行至少4次“家長開放日”活動,沒有事先安排,班級全部開放,數百名家長隨意選取,原滋原味的感受學校教學管理。

辦學優勢之五:二十三中學的社團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們在這個充滿激情活力的校園裡,擁有更多的快樂時光。

社會發展需要全方位人才,學校教育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協調發展。我校立足於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建設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學生在文化活動中,道德、情感、習慣得到潤澤和薰陶,自信心得到增強,激發了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熱愛和對自我進步的渴望。

愛好文學就去“修齊文學社”,那裡有詩歌鑑賞會、文章品評賽、熱點辯論賽,同學們促膝而坐,暢談古詩散文,爭古論今,文學素養日漸提升;

熱心助人、喜歡溝通就去“愛之行志願團”和“惠翼青年志願者協會”,那裡有光碟行動倡議會、為貧困山區捐衣物行動、為建設更美校園出謀劃策小組,同學們友愛互助,一起積極動腦、勞動,為他人著想,性格愈加和諧;

熱衷於外語學習、想了解國際文化就去“經緯國際精英俱樂部”,那裡有全英語溝通活動、經典英文戲劇表演、自我創意展示,同學們竟相表達、踴躍表演,英語能力和溝通能力得到加強。

此外,還有校園廣播站、潮風文化工作室、九色路愛心社、各球類俱樂部……,各種學生組織共同組成了一個穩定的社團組織體系,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構建了健康和諧的社團文化。

每年校園文化藝術節之際,學校開展囊括文化、藝術、體育、教學和德育五大系列在內的活動,如師生趣味運動會、校園歌手大獎賽,班級籃球、排球對抗賽、詩歌朗誦匯報演出等活動,尤其是每學期開展的趣味運動會,深受學生歡迎,各個班級踴躍參加,每學期都有不同的項目,例如無敵風火輪、師生拔河、托球接力、花樣跳繩、師生往返接力等等,雖然比賽有輸有贏,但賽場上一片歡聲笑語,同學們揮灑汗水,收穫到一顆拼搏上進、團結協作、永不服輸的心。賽場上沒有師生,只有合作的夥伴,大家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詮釋著一個共同的詞語 ——快樂。

辦學優勢之六: 學生會指導下的“自主管理”,讓高中生 增強了自信,豐富了內在修養,培養了進取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精神。

穿著整潔的校服,戴著神聖的紅肩章,認真管理和做記錄的學生會已然成為23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生自主管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做有溫度的教育重要的一環。

如今的23中,已經轉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實現班主任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管理,使學生在管理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穫,在收穫中升華,培養了學生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在學生會的引領下,各班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相互競爭學習的良好風氣。同學們已經不需要老師再過多的提醒或反覆要求去遵守紀律、努力學習,而是自覺的形成一種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

此外,學生會還經常組織學生會競選、學生足球對抗賽、師生足球表演賽、拔河比賽,班級籃球對抗賽、英語辭彙大賽、硬筆書法大賽和文理綜合知識競賽等文體活動,讓同學們在學習之餘能夠放鬆身心,以更好的姿態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學生會的工作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學生會每位成員的學習成績在各自的班級都是名列前茅。他們深刻體會到了自信負責的含義,不僅讓自己學會了如何去承擔,更是對自己的一種社會磨練,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學會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更高效的成果,他們在工作中慢慢擺脫幼稚,走向成熟。高二學生會主席劉光堯說:“學生會的工作讓我變得成熟,讓我收穫頗豐。而這種寶貴的精神品質和良好習慣,也會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一直陪伴著我,使我不斷進步和前行”。

校風校紀

——以人為本,打造了現代名師隊伍。形成了以省級骨幹教師和市級名師趙曉慧、王佳秋、馬延忠為代表的文化課教師,以省市級骨幹教師郭亞麗、吳琦、王凱東為代表的專業課教師,以李增國、蘇傳明、白俊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教師這樣一支高素質的教師群體。
——以德為首,構建了現代德育體系。形成了以學校教育為主,以親職教育為輔,以社區教育為陣地的立體德育網路,不斷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參與社會、適應環境的能力。
——以校為根,形成了獨特校園文化。通過“星光藝術團“和校園廣播等文化載體的建設及環境的最佳化,營造出高雅活潑的藝術氛圍和文明寧靜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身處其間,陶冶性情,提升品質。
——以研為路,構建了以研促教格局。通過對現代教育發展趨勢的把握,形成了以高考研究為導向,以教育教學規律研究為主線的教育科學研究風氣。不斷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強化教育的學術氛圍,達到了“科研興教”和“科研興校”的目的。
由於學校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強科學發展的活力,因此,多年來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成績,教學和升學質量連年提高,實現了“低進高出”和“學困生轉優”,使眾多學生考取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魯迅美術學院等名牌院校。由於教育教學成果突出,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和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及省藝體基點校和省市的多種榮譽稱號。
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在不斷完善省級示範性高中建設的基礎上,通過最佳化結構,整合資源,逐步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學校。
時光流轉,春華秋實。黑土地不僅孕育了石油資源,也繁榮了以石油為依託的教育事業。如今,熱愛生活和擁有智慧的二十三中人,正一如既往地耕耘在這片熱土上,憧憬著未來,期待著收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