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序隔柱蘭

學名 Garay 微子目(Microspermae)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序隔距蘭(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別名虎皮隔距蘭(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
學名Cleisostomapaniculatum(Ker-Gawl.)Garay
科學分類(恩格勒系統,1964)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須葉藤亞目(Flagellariineae)
蘭科(Orchidaceae)
隔距蘭屬(Cleisostoma)

形態特徵

莖直立,扁圓柱形,伸長,達20餘厘米,通常粗5-8毫米,被葉鞘所包,有時分枝。葉革質,多數,緊靠、二列互生,扁平,狹長圓形或帶狀,長10-25厘米,寬8-20毫米,先端鈍並且不等側2裂,有時在兩裂片之間具1枚短突,基部具多少V字形的葉鞘,與葉鞘相連線處具1個關節。花序生於葉腋,遠比葉長,多分枝;花序柄粗壯,近直立,圓錐花序具多數花;花苞片小,卵形,長約2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長約1厘米;花開展,萼片和花瓣在背面黃綠色,內面紫褐色,邊緣和中肋黃色;中萼片近長圓形,凹的,長4.5毫米,寬2毫米,先端鈍;側萼片斜長圓形,約等大於中萼片,基部貼生於蕊柱足;花瓣比萼片稍小;唇瓣黃色,3裂;側裂片直立,較小、三角形,先端鈍,前緣內側有時呈胼胝體增厚;中裂片肉質,與距交成鈍角,先端翅起呈倒喙狀,基部兩側向後伸長為鑽狀裂片,上面中央具縱走的脊突,其前端高高隆起;距黃色,圓筒狀,勁直,長約4.5毫米,末端鈍,具發達或不甚發達的隔膜,內面背壁上方具長方形的胼胝體;胼胝體上面中央縱向凹陷,基部稍2裂並且密布乳突狀毛;蕊柱粗短;藥帽前端截形並且具3個缺刻;粘盤柄寬短,近基部曲膝狀摺疊;粘盤大,新月狀或馬鞍形。花期5-9月。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240-124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幹上或溝谷林下岩石上。

地理分布

產江西東部(上猶)、福建(南靖、仙遊、永泰、崇安、南平、雲宵、龍巖)、台灣(台北一帶)、廣東南部至北部(羅浮山、英德、樂昌、曲江、連山、乳源)、香港、海南(保亭)、廣西(融水、金秀、永福、上思)、四川南部至中部(峨眉山、屏山)、貴州東部(梵淨山)、雲南東南部至北部(西疇、屏邊、馬關、勐海、賓川、永勝)。也見於泰國、越南、印度東北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