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使號

大天使號

地球聯合軍在MS開發上追趕扎夫特的同時,他們也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戰艦以配合新型MS。這艘戰艦的開發與奧布的曙光社一同完成,因此,大天使級戰艦是在奧布的出雲級戰艦的基礎上設計的。除了搭載機動戰士外,大天使號使用了其他聯合軍戰艦所沒有的新技術。首先,大天使級戰艦裝備了隔熱膠體,因而可以獨自突入大氣圈;其次,它也裝備了疊層裝甲,使其在戰鬥中難以被嚴重地破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推進力: 未知

其機體設計以《高達0079》中的白色要塞為原型

機體概述

艦載MS上限:根據內部空間來算大概18台MS

已知載機:

MS:強襲高達(Strike)(SEED前期)

拂曉高達(Akatsuki)(SD後期)

自由高達(Freedom)(SEED後期~SD前期)

正義高達(JUSTICE)(SEED後期)

嫣紅強襲(Strike Rouge)(SEED後期)

暴風高達(Buster)(SEED後期)

村雨(MuLaSaMe)(SD)

強襲自由高達(Strike Freedom )(SD後期) 。

無限正義高達(Infinite Justice)(SD後期)

MA:莫必斯零式(SEED前期)

支援戰鬥機:空中霸王(中期)

裝備和設計特點: 疊層裝甲,可抵禦光束,有最大散熱極限;隔熱膠體,可令戰艦突入大氣圈

戰鬥力

首次服役

C.E.71年1月25日

武器

“Lohengri”(羅安格林)陽電子破城炮×2,存放在前方的“腿”(蹄部) ;

尚未接到可連射報告,無法自主控制射擊角度,陽電子炮可一炮擊沉一般戰艦,已知能防禦住本炮的MS MA 戰艦隻有在第二次亞金·多維攻防戰時的Strike(用盾擋完MS就解體了)和處於Destiny時期地球聯合軍開放的大型MA在展開護盾時以及穆所駕駛的拂曉高達。本炮在地面發射時會對地表造成污染。

“Gottfried Mk-71” 225cm (哥德菲爾特,也稱主炮)高能光束炮×2;

尚未接到可連射報告,可自主控制射擊角度,本炮威力低於羅安格林但強於巴里安特,屬於光束型武器,在大氣層內使用會因光束折損率提高而威力減小。已知能抗禦本炮的戰艦隻有密涅瓦號,能完全抵擋住本炮攻擊的只有destiny時期地球聯合軍的大型可變MS/MA Destory

“Valient Mk-8”(巴里安特) 110cm 線性磁軌炮×2;

本炮可連射,可自主控制射擊角度,射擊角度較大,屬於磁軌炮類武器,作為大天使號的主要武器之一,此炮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此炮存在威力較小的缺點,卻因大天使號出色的指揮系統能夠發揮出其最大能力,在彌撒亞攻略戰的後半戰僅以此炮的攻擊使密涅瓦號主炮擊破,飛彈發射管大破。

“Igelstellung”75mm 自動多管CIWS(巴爾幹炮)×16

反導飛彈發射管×16(Hell-Dart 地獄鏢);

艦尾大型飛彈發射管×24;

反潛魚雷×4。

可選武器

艦尾大型飛彈發射管:

艦對艦飛彈(Sledge Hammer 大錘)、

宇宙對空飛彈(Corlnth M114 克林特斯)、

大氣圈內對空飛彈(Vombat 溫巴特)、

擴散對空彈頭;

1.

艦對艦飛彈(Sledge Hammer 大錘)、

2.

宇宙對空飛彈(Corlnth M114 克林特斯)、

3.

大氣圈內對空飛彈(Vombat 溫巴特)、

4.

擴散對空彈頭;

多用途發射管:

反光束爆雷(可分散光束粒子減少艦體所受的光束武器的攻擊)、

信號彈、

煙霧彈。

1.

反光束爆雷(可分散光束粒子減少艦體所受的光束武器的攻擊)、

2.

信號彈、

3.

煙霧彈。

外掛式推進器,原為草薙號的推進器,在C.E.71年大西洋聯合攻打奧布時為脫離追擊進入宇宙空間使用,C.E.73年經改良引擎後則無需外掛亦可依靠自身推力進入宇宙。

歷史記錄

(Technical and Historical Notes)

大天使號引擎 大天使號引擎

在武裝方面,大天使級戰艦是一個機動要塞。它主要的武器是存放在“兩腿”前端的雙重“Lohengrin”陽電子破城炮。大天使級戰艦還裝有一系列的其他武器,例如“Gottfried”光束炮,“Valient”線性槍,“Igelstellung”巴爾幹炮,另外,還有大量飛彈發射管。

本艦型的第一艘戰艦是大天使號。這艘艦在C.E.71年1月25日赫立奧波利斯被扎夫特襲擊時首次進入戰鬥。由於扎夫特的特襲,原艦長和大部分船員都被殺,只留下了少部分的下級軍官。隨著第一場戰鬥的結束,生存者中官銜最高的瑪琉·拉米亞斯成為了大天使號的艦長。由一群聯合軍軍官和赫立奧波利斯平民組成的大天使號操控群隨後離開了已解體的殖民星並前往與友軍會合。在一場損失慘重的戰爭後,大天使號回到地球,但很不幸運地在扎夫特地控制地北非著陸。經過一段艱辛地旅途,大天使號抵達聯合軍總部——阿拉斯加的JOSH-A。

很不幸運,阿拉斯加基地是扎夫特軍Sptibreak作戰的目標。由於聯合軍的大部分艦隊正前往巴拿馬,修理好的大天使號被迫進入戰鬥並對付有壓倒性數量的MS。當瑪琉知道聯合軍以她的戰艦和其他同伴作為誘餌以使用致命的獨眼巨人系統時,她違反命令並退出戰場。隨後,大天使號前往奧布進行修理並加入奧布軍抵抗聯合軍。奧布被攻陷後,大天使號與出雲級戰艦草薙號和永恆號形成獨立於地球軍和扎夫特外並渴望結束戰爭的三艦聯盟。在宇宙,大天使號被第二艘大天使級戰艦主天使號追擊,其艦長正是原大天使號的大副娜塔爾·巴基露露。在C.E.71年8月27日的最後一場戰鬥中,大天使號擊毀主天使號。雅金·多維之戰後,大天使號秘密隱藏於奧布聯合酋長國的水下。在C.E.73年奧布代表卡嘉莉·尤拉·阿斯哈的婚禮進行當日,大天使號載著代表離開奧布,再次成為獨立的艦船。戰爭後期隸屬於奧布軍。

其他情報

(Other Information)

艦內人員: 艦長-瑪琉·拉米亞斯,MS駕駛員-基拉·大和,MS&MA戰鬥導航員-拉克絲·克萊恩,副舵手-多爾·克尼,電子戰負責人-塞·阿蓋爾,總舵手-阿諾爾德·諾伊曼,管制員-傑基·特諾姆拉,通信員-達利達·羅拉哈·查恩德拉二世,射擊指揮-羅梅爾·帕爾,整備員-科傑羅·馬德克。原通信員-卡茨.巴斯卡克,原戰鬥指揮-娜塔爾·巴基露露,原MS&MA戰鬥導航員-米莉雅.赫

Destiny中大天使號成員 Destiny中大天使號成員

C.E.73年的人員構成艦長-瑪琉·拉米亞斯,機械駕駛-阿諾爾德·諾伊曼,命令傳達-阿德琉·巴魯菲爾德,射擊司令官-達利達·羅拉哈·查恩德拉二世,通信員-拉克絲·克萊恩/米麗雅莉亞·哈烏,整備員-科傑羅·馬德克

大天使號 大天使號

從軍隊脫離之後,進行了許多與軍方理論不同的改裝,控制系統更為簡潔,無論在哪個位置上都能夠完成大半的操作,CIClo在保留必要的功能下實現了即使只有少數人也可以運轉。而巴魯菲爾德的固定位置實際上為參謀席,沒有一直在位置上的必要。

細節圖片

大天使號 大天使號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Seed,機動戰士高達Seed(manga),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機動戰士高達Seed Astray,Seed-MSV,Seed Destiny-MSV,機動戰士高達Seed Astray R,機動戰士高達Seed Astray B,機動戰士高達Seed X Astray,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 Astray

大天使號 大天使號

科幻動畫

(大天使號, 又譯作天使方舟號)

大天使級殖民堡壘 Ark Angel-class Colony Fortress

數據:

型號: SDFC

級別: 暗影時空殖民堡壘

大天使號 大天使號

乘員: 8500名工作人員,可容納15萬人

長: 2140米(主體),2570米(包含發動機護罩和天線)

寬:約450米

高: 約500米

質量:1800萬噸(運行時)

活動範圍: 可在整個太陽系巡航,摺疊範圍無限大

武器裝備:

· 檔案未公布

名稱: 大天使級殖民堡壘(天使方舟級殖民堡壘)

描述:

大天使級是目前為止太空堡壘遠征軍建造的最大的太空艦船。這種殖民艦設計裝備的武器和裝甲是戰鬥堡壘級別的,它採用了機器人技術的最前沿成果,用來取代原來的過於脆弱難以抵擋外來攻擊的天使級殖民艦。

當海頓人發起攻擊時,有數艘大天使級殖民艦正在自由號空間站建造。其中只有同名的大天使號,其建設完成程度足夠帶著船員逃生離港啟航前往茫茫太空。它的大部分防禦設施以及暗影裝置還沒有來得及裝備,也正是由於沒有暗影裝置,它才逃脫了海頓人的陰謀計畫。隨著空間站徹底摧毀,其他所有未完成的大天使級艦船也都沒能倖免。而正前往下一個使命的大天使號的最終裝備,還是個未知數。

看過暗影編年的朋友應該一眼就可以認出,這艘沒有任何信息的船就是自由號大戰中人類撤離的大天使號。菠菜曾經就預言過這艘船會比SDF4還大。果然被我猜中了。從圖上的比例可以看出,大天使號長約2600米,高約500米(每一小格子單位為100米),是目前遠征軍艦隊中最大的船。不過大天使號屬於重裝甲級殖民艦(Heavily Armored Class Colony Ship),非戰艦,只裝備了常規武器。

自由號空間站是在泰洛帝國沒落期間被人類占據的眾多衛星工廠中最著名的一個。這些巨型移動製造中心是由堅固的小行星聚合物製造而成,也作為深層太空遠征行動的高級軍事基地。

當地球遭到機器人統治者襲擊時,與自由號空間站的聯繫一度中斷。當2031年因維入侵時,為了避免被占,自由號被轉移至太空深處。如此大規模的轉移對一個衛星工廠來說是非常罕見的,因為一次大型的超太空摺疊所消耗的史前文化能量令人驚愕。

尺度比較

太空堡壘艦船尺度比較

名稱: 泰洛母艦

長: 7260 米

名稱: 天頂星 Nupetiet Vergnitzs 級旗艦

長: 4024 米

名稱: 天頂星 Quiltra Queleual 級航母

長: 3000 米

名稱: 天頂星 Queadol Magdomilla 級指揮艦

長: 2700 米 (分離後 主船體部 1764 米, 船首部 1377 米)

名稱: 天頂星 Thuverl Salan 級驅逐艦

長: 2300 米

名稱: 天頂星炮艦

長: 1100 米

名稱: 天頂星偵察艦

長: 498 米

名稱: 大天使級殖民堡壘(天使方舟級殖民堡壘)

長: 2570米

名稱: 暗影堡壘 IV 解放者號

長: 1305 米

名稱: 暗影堡壘 III 先鋒號(公元2044年重修)

長: 1240 米

名稱: 太空堡壘 III 先鋒號(原始樣式)

長: 1721 米

名稱: 太空堡壘 I 號

長: 1210 米

名稱: 德川級戰列艦(公元2043年重修)

長: 1196 米

名稱: 德川級戰列艦(原始樣式)

長: 1120 米

名稱: 帝國大廈

高: 442 米

推進器

CE的戰艦使用的是雷射核融合動力爐作為主要動力,此外還搭載有能源轉換功率高達85%(現實中的軍用的太陽能電池板轉換率只有25%左右)的太陽能電池板作為戰艦的輔助動力。因此即使是融合爐故障CE的戰艦也能維持正常的航行!(NJ裝置只能抑制核裂變,戰艦使用的氫氦雷射核融合反應堆屬於低溫核聚變範疇不受影響,至於MS為什麼不適用核融合爐的原因——小型化技術無法掌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