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敦煌[大型民族舞劇]

大夢敦煌[大型民族舞劇]
大夢敦煌[大型民族舞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夢敦煌》是一部富於傳奇色彩的四幕舞劇,總編導陳維亞,編劇趙大鳴、蘇孝林,作曲張千一,主演劉震、劉晶、淮北、田青等。以敦煌藝術寶庫的千百年創造歷史為背景,以青年畫師莫高與大將軍之女月牙的感情歷程為線索,演繹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該劇蘭州歌舞劇院排演。2000年4月24日首演以來,已經連演16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截至2016年4月,《大夢敦煌》已經在全國55個城市和歐洲、澳洲、亞洲多個國家演出接近1100場。

基本信息

舞劇簡介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舞劇《大夢敦煌》是一部富於傳奇色彩的四幕舞劇,以敦煌藝術寶庫的千百年創造歷史為背景,以青年畫師莫高與大將軍之女月牙的感情歷程為線索,演繹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該劇自首演至今,已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文華獎”等多個獎項。更為難得的是,該劇幾年來受邀在歐美多個國家進行巡演,盛況空前,在中國原創舞劇作品中首屈一指,使得《大夢敦煌》已成為中國原創舞劇中的頂級之作,民族舞劇的經典之作。

截止到2012年4月份,舞劇《大夢敦煌》演出已經整整12年。從蘭州大劇院獲悉,自2000年首演至今,《大夢敦煌》已在全國40多個城市和6個國家精彩上演,累計演出960場,票房收入超過一億元,成為中國舞劇“多演出、多產出”的成功範例。

劇情介紹

劇情簡介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青年畫師莫高酷愛繪畫,同時也才華橫溢,幾乎把自己的作品看做比生命還珍貴。為了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他獨自一人前往敦煌,一個裝有畫工工具的布包和一幅畫是他的全部家當,就他在穿越大漠的途中遇到風暴生命垂危,被偶然路過的女子月牙所救。不久,他們再次在敦煌相逢,萌生愛情。卻遭月牙之父大將軍反對,逼迫月牙在王公巨賈中招親。為了愛,月牙星夜出逃,與莫高在洞窟相會,大將軍率軍包圍。在血與火的面前,月牙再次拯救了莫高,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月牙走了,莫高悲痛萬分,他用顫抖地手把月牙留給他的唯一一樣東西——水壺打開,輕輕地把水灑到月牙身上,頃刻間,月牙的身軀化成一泓月牙形的清泉,永不乾涸,這就是後來沙漠中神奇的泉水——月牙泉。而莫高以泉潤筆,用畢生的心血,在巨大的悲愴中完成了藝術的絕唱——莫高窟壁畫。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萬代不涸;藝術、愛情;永遠相伴、相守……

分幕介紹

序 幕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序幕場景:王道士發現藏經洞二十世紀初,敦煌莫高窟,一百年前的一個平常素日,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逯偶然間發現了一個藏滿經卷的洞窟,當他從浩如煙海的遺書中打開一幅畫卷,一個動人的故事夢一般地展開了……
第一幕
第一幕場景:月牙出場時的獨舞時光倒流至遠古時代,西北戈壁沙漠中天地曠遠,四野蒼茫。自中原西行而來的年輕畫師莫高,身背裝滿畫工工具的小布包,懷揣一隻繪有“飛天”的畫稿,掙扎跋涉在通往敦煌路上。雖然備受饑渴勞累的煎熬,他的眼裡始終亮著朝聖者虔誠而執著的光芒,依然全身心地保護著他視若生命的“飛天”畫像軸。極度的衰竭,讓莫高眼前出現了幻覺。大片的“飛天”從沙海中飄然而起;五色的神鹿在綠洲中馳過。突然,一支從沙漠另一邊凱鏇歸來的軍隊路過這裡。士兵們發現這個執迷而又羸弱的青年畫師,便粗俗地圍住他嬉戲逗弄。女扮男裝的少年將軍月牙撥開眾人,好奇地查看這個沙漠中孤身一人的年輕畫師。之後,他喝住士兵,甩給莫高一隻自己心愛的月牙形羊皮水囊,卻又任性地抽走了畫師背上珍貴的畫軸,跟隨父親返回敦煌,任莫高生死聽天由命.....
第二幕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第二幕場景:莫高與月牙共賞捲軸三危山前。眾多的工匠與當地的市井百姓,商賈官吏,民間藝人以及出資建窯的供養人等,熙攘往復,一派喧鬧景象。憑著那隻水囊走出沙漠的莫高,終於找到了他神往以久的敦煌。疲憊與喜悅交織在一起,他似乎要向每一個人表達心中的激動。不料卻與沙漠裡的那位少年將軍再度相遇。二人心中似有所感,卻又擦肩而過。新開鑿洞窟內,莫高面壁冥想,他要把自己虔誠的信念與全部的才華傾注與筆尖,勾勒出心中最神聖的藝術境界。又想起從中原一路帶來的飛天畫像被人搶去,不知下落,只剩下那隻救了他一命的羊皮水囊,心中不禁悵然若失。褪去鎧甲,一身女兒裝束的月牙帶著畫軸,由乳娘陪伴著來到洞窟里尋找莫高。二人相見,莫高大為驚異。繼而看見了月牙手裡的畫軸,又不禁喜出望外。調皮任性的月牙,漸漸地為莫高精湛的技藝與對藝術的執著所吸引;而莫高也被性格活潑,聰慧亮麗的月牙打動。二人由相識到相知,由相知到相戀,二人的心慢慢的貼在了一起。聞訊而來的大將軍帶兵闖進洞窟尋找女兒,見莫高與月牙正在一處,不由大怒。將軍欲殺莫高,卻被月牙阻攔;隨即帶走了月牙,留下了莫高孤獨一人在洞窟中。
第三幕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第三幕場景:月牙認出莫高將軍行營大帳中,為斷絕女兒與貧窮畫師莫高的來往,大將軍逼月牙招親。西域的豪傑權貴們聞訊之後紛紛趕來。他們在月牙面前或逞其威猛,或彰其富貴,以求佳人芳心。但月牙始終不為所動。心中思念月牙的莫高,得知將軍大營中正在招親,情急之下,頭戴面具進入大營,與藝人們表演的“羯鼓舞”技壓群雄,震驚四座;而舞蹈中,莫高的身姿被月牙認出。如此境地里二人見面,心中隨有千言萬語,卻只能相對無聲。大將軍發現莫高真實身份,怒不可遏。將其逐出大營。月牙再次在將軍劍下救出莫高,賓朋雜沓之中,月牙縱馬出逃,隻身飛馬馳向莫高所在的敦煌洞窟,追隨自己愛人而去。軍營里火焰熊熊,殺氣沖天;將軍率人馬殺向敦煌。
第四幕
第四幕場景:莫高強忍悲痛完成壁畫敦煌洞窟內,青年畫師莫高站立在即將完成的飛天巨幅壁畫面前。他想到僅只幾天的時間裡,自己的人生竟陡然變遷,如滄海桑田,不由得心中波瀾起伏,難以平復。突然,急促的馬蹄聲把心愛的月牙帶到了莫高眼前。二人悲喜交加,相擁在一起。他們互訴衷腸,發誓生死一處,永不分離。軍團士兵將洞窟團團圍住,月牙和莫高面對最後時刻。大將軍向莫高舉起手中的利劍,卻刺穿了挺身阻擋的月牙。面對女兒的鮮血,將軍驟然蒼老,手中的利刃在愧恨中落下。彌留之際,月牙親手把那幅飛天畫稿交與莫高手中,囑咐他回到最初,回到他千里迢迢前來朝聖敦煌的真正心路之上,去最後完成眼前這幅巨大的飛天壁畫。在巨大的悲痛中,莫高取出珍藏的月牙形水囊,將清水灑在愛人沉睡的身軀上。霎那間,月牙化作沙漠中一泓神奇的清泉,莫高以泉潤筆,將自己一生的光陰以及全部心力與情感投入到了敦煌壁畫的創作中。從此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萬代不涸,藝術與愛情朝夕相伴,直到永遠。

演職人員

演員表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莫高扮演者:劉震(國家一級演員)宮正趙宏偉孫富博
月牙扮演者:劉晶(國家一級演員)田青(國家一級演員)、郭娜、劉芳、潘翎娟、唐詩逸
第三幕場景中月牙的獨舞第二幕中莫高的獨舞
大將軍扮演者:陳易忠(國家一級演員)
奶娘扮演者:盧惠文(國家一級演員)

職員表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編劇:趙大鳴(執筆)、蘇孝林
總編導:陳維亞
作曲:張千一
藝術顧問:程士榮段文杰樊錦詩
總策劃:馬琦明
策劃:王有偉、趙中東、蘇孝林、金石聲、陳維亞、趙大鳴、張千一、高廣健、韓春啟、劉穎正
藝術總監:蘇孝林
舞美設計:高廣健
燈光設計:沙曉嵐
服裝化妝設計:韓春啟、任燕燕
總編導助理:沈晨
編導:沈晨、蘆家駒、萬長征、杜筱梅
道具設計:高繼明
執行作曲:張宏光、張小平、朱嘉禾
統籌:孫曉玲、李微義、位波、方建華、凌玉明、劉和平

出場順序

角色名稱

序 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王圓逯道士





月牙


莫高


大將軍


乳娘





角色介紹

月牙:大將軍之女,活潑好動的美麗少女,純潔善良,對愛情勇敢堅貞,為愛不惜犧牲生命。
莫高:貧窮俊美的青年畫師,多才多藝的書生,勇敢的追求愛情,舞跳的特別好。
大將軍:月牙的父親,職位大將軍,典型的封建專制主義,存在嚴重的門第觀念,蠻橫固執,不通情理。

主要榮譽

2000年10月獲第二屆中國舞蹈“荷花杯”舞劇銀獎
2000年10月獲第二屆中國舞蹈“荷花杯”最佳燈光設計獎
2000年10月獲第二屆中國舞蹈“荷花杯”最佳作曲獎
2000年10月獲第二屆中國舞蹈“荷花杯”最佳男演員獎
2000年10月獲第二屆中國舞蹈“荷花杯”優秀舞美設計獎
2000年10月獲第二屆中國舞蹈“荷花杯”優秀編導獎
2000年10月獲第二屆中國舞蹈“荷花杯”優秀女演員獎
2001年9月獲中宣部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2002年4月獲文化部第十屆“文華”新劇目獎
2002年4月獲文化部第十屆“文華”編導獎
2002年4月獲文化部第十屆“文華”最佳男演員獎
2003年12月確定為“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
2003年12月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2002--2003年度)“精品提名劇目”獎
2005年1月獲2003年--2004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
2007年10月與《紅色娘子軍》、《天鵝湖》等九部經典劇目一道參加國家大劇院首輪試演。

票房之最

中國投資最大的一部舞劇----總投資600多萬元人民幣。
中國最強的戲劇製作班底----紫禁城歌劇《圖蘭朵》原班製作班底。
中國最成功的舞劇作品----二年內演出130多場,觀眾總人數達20多萬人次。
中國最成功的舞劇票房----總票房超過1600萬元。
中國最成功的舞劇音樂作品----作曲家張千一最成功作品,把敦煌古樂進行現代化的加工,體現敦煌古韻。
中國最龐大的舞美製作舞劇----舞美總重量高達120噸。原比例敦煌莫高窟千佛洞飛天壁畫實景移上舞台。
中國文化底蘊最豐厚的一部舞劇----敦煌特色、西部特色;中國特色;東方文化特色。

劇目評價

《大夢敦煌》之美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故事美——中國當代著名編導家,中國歌舞團團長陳維亞高擎敦煌文化這顆明珠,把其間最負盛名的莫高窟和月牙泉加以人格化,並演繹為一個令人柔腸百轉、氣盪揮淚的愛情故事,從而將一場遠在天邊的敦煌大夢,熔鑄成中華藝術的奇葩。
《大夢敦煌》在溫上演舞蹈美——作為舞劇,首先是陣容強大,實力雄厚。舞蹈編排也頗有獨到之處,群舞表現則體現出更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常常與男女主人公(由國家一級演員劉震和田青扮演)的獨舞、雙人舞形成鮮明的對照,構成強烈的戲劇衝突,從而給人以舞蹈美與戲劇美的雙重享受。
音樂美——著名作曲家《青藏高原》的作者張千一用古樸典雅的西部音樂風格,貫穿作品始終。箏、塤、琵琶、簫管等傳統樂器的加入與烘托,使蒼涼、寥廓、雄渾、粗獷的主題音樂得以強化,大大增強了全劇的藝術感染力。曲作者巧用靜場手法,可謂“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情節陡轉間,鼓樂激昂,一如“銀瓶乍破水漿進、鐵騎突出刀槍鳴”,產生強烈的衝擊力與震撼力,以致人散場歸來,仍有餘音繞樑之感。
舞美美——絢麗多姿的莫高窟壁畫,栩栩如生的飛天壁畫,大氣磅礴的千佛壁畫,頂天立地的佛頭巨塑,都被設計者——舞美設計師高廣健巧妙地納入舞台的布景及天幕之中,其構圖之精巧,布局之美妙,加之燈光師沙曉嵐燈光設計的別具匠心、服裝道具的獨特新穎,與全劇形成渾然一體的和諧之美。
《大夢敦煌》電視思維
舞劇《大夢敦煌》給觀眾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和藝術享受,至今餘溫尤存。在文化界,舞劇《大漠敦煌》仍作為一個話題在持續。人們當初真的沒有意料到,舞蹈,原來竟能如此的攝人魂魄!我想,震撼應該來自於那一個個充滿“電視思維”的舞蹈場面。莫高大漠尋夢,創作激情勢不可擋。舞劇在設計這個舞蹈場面時,明顯意識到了個人肢體力量的單薄,於是運用了一個電視思維———“靈感視覺化”,兩段風格迥異的女子群舞代表了莫高心中兩種狂奔亂撞的創作靈感。這與電視上我們看到的一個人悲痛欲絕時插入霹靂和閃電,舞蹈場面“電視化”可以被看作舞蹈大眾化的一個手段。同時,它更是陳維亞等中國“新生代”舞蹈編導在舞蹈觀念更新大旗下的一次有力的實踐。
一個人舉棋不定時鏡頭切換到層層推進的波浪,如出一輒。“虛”的情感在舞台上得以“實”化,觀眾視覺豐富了,舞蹈形象也更為飽滿。
月牙衝破父親阻力追趕情郎莫高一節,“電視思維”痕跡顯著。透明的幕布遮擋住的舞台後區,痴情女快“馬”(特製木馬)加鞭沿直線追出,舞台左前角,將軍率一干人馬作劍拔弩張狀。這是同一時態下兩個不同空間狀態的營造。。舞台上運用此計,是舞蹈場面設計上的一個突破,讓人覺得新穎。

主創介紹

導演

陳維亞
安徽淮北人。中國當代著名編導家。中國東方歌舞團藝術總監、副團長。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北京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北京舞蹈學院教授。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閉幕式執行總導演。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

作曲

作曲張千一作曲張千一
張千一

1959年9月生於中國瀋陽,朝鮮族,1976年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管弦系。1977年開始從事作曲工作,198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於陳鋼、桑桐、施詠康等教授。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藝術指導,國家一級作曲,技術二級。

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楊立青教授)、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十屆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青年音樂家分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延邊大學客座教授、《音樂創作》編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代表作品有:《青藏高原》、《嫂子頌》、《女人是老虎》、《走進西藏》、《相逢是首歌》等。

主演

劉震
江西九江人,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舞蹈界的全滿冠(所有正規的國家級比賽一等獎其都曾獲得過)。還獲得了白俄羅斯國際現代舞大賽之前已經空缺六界的表演全金獎。1992年~1994年考入並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劇系表演專業。2009年,首屆藝術碩士(MFA)畢業。現工作於北京舞蹈學院中國青年舞蹈團。舞蹈界中,他代表了近年中國古典舞表演的最高水平,“桃李杯一等獎”和“文華獎”(舞台表演藝術的最高政府獎)得主。2007年,《楚水巴山》獲得了“文華”編導獎、“文華”表演獎雙獎。在文華獎舞蹈獎評獎史上,迄今為止拿過雙獎的只有兩人,另一個是楊麗萍憑藉《印象雲南》獲得。代表作品有:《路》、《阿炳》、《大夢敦煌》、《楚水巴山》等。

劉晶
1970年出生於湖南衡陽,漢族,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歌舞隊教導員、廣東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第九屆省政協委員、中國婦女第八界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全國青年委員會委員、全軍高級職稱評審。代表作品有:舞劇《項羽》、《大夢敦煌》、《吉祥》、《綠》等。
田青
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甘肅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首屆十佳德藝雙星獲得者,甘肅省青聯委員,蘭州市人大代表,曾任蘭州歌舞劇院副院長。田青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長期工作於蘭州歌舞劇院,先後參與《胡鏇》、《鳳凰涅磐》、《敦煌韻舞》以及《飛天夢》等劇目的表演,在舞劇《蘭花花》、舞蹈詩《西出陽關》中擔任主演,多次獲得部、省級獎項。2000年開始,田青接替青年舞蹈家劉晶,在大型民族舞劇《大夢敦煌》中飾演女主角“月牙”。

演出劇院

蘭州歌舞劇院成立於1970年,是古絲綢之路重鎮今甘肅省省會蘭州的大型專業文藝院團。30多年來曾演出大型舞劇、舞蹈詩、組舞10餘部,大型文藝晚會百餘台,演出足跡遍布全國,並先後赴俄羅斯、日本、義大利、納米比亞、波札那、伊拉克、黎巴嫩、歐洲等國和台、港、澳、地區巡迴演出,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舞蹈團在蘭州歌舞劇院直接領導下,堅持“做西部文章、創全國一流”的創作原則,多年來創作演出了許多優秀的音樂、舞蹈作品。其中,大型舞劇《蘭花花》榮獲全國舞劇調演貢獻獎,大型文藝晚會《黃河的祝福》榮獲甘肅省敦煌文藝獎,大型舞蹈詩《西出陽關》不僅參加了第四屆中國藝術節的正式演出,還榮獲了由文化部頒發的第七屆“文華”新劇目獎和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
蘭州歌舞劇院歷經兩年艱辛創作完成的《大夢敦煌》是一部敦煌題材的大型舞劇,在敦煌藏經洞發現暨敦煌學創立百年之際,於2000年4月在北京成功首演,2004年榮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榜首。

音樂原聲

歌曲月牙泉
曲名:月牙泉
作詞:楊海潮
作曲:楊海潮
演唱:田震、白若溪
就在天的那邊,很遠很遠,
有美麗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的樂園。
從那年我月牙泉邊走過,
從此以後魂兒繞夢牽。
也許你們不懂得這種愛戀,
除非也去那裡看看。
看那,看那,月牙泉。
想那,念那,月牙泉。
每當太陽落向,西邊的山,
天邊映出月牙泉。
每當駝鈴聲聲,掠過耳邊,
彷佛又回月牙泉。
我的心裡藏著憂鬱無限,
月牙泉是否依然。
如今每個地方都在改變,
她是否也換了容顏。
看那,看那,月牙泉。
想那,念那,月牙泉。

演出記錄

2000年4月24日首演以來,已經連演16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截至2016年4月,《大夢敦煌》已經在全國55個城市和歐洲、澳洲、亞洲多個國家演出接近1100場。北京市可以說是這部劇的福地。
《大夢敦煌》《大夢敦煌》

2000年4月在北京首演,轟動一時。2000年7月,應上海大劇院邀請,蘭州歌舞劇院自行操作票房,成為來此演出的眾多國內外藝術表演團體中首個自行售票並實現盈利的演出團體。自此,《大夢敦煌》走上市場化的商演道路,並迅速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

2005年,《大夢敦煌》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和墨爾本一個月內演出26場。

2007年初,先後至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11個城市巡迴演出32場。2008年初,《大夢敦煌》再次登上歐洲舞台,歷時兩個月,在荷蘭、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等國10個城市演出44場。

2010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十周年慶祝演出,是《大夢敦煌》第17次晉京,也是在北京的第51場演出,儘管最高票價超過1200元,但6000張票仍然很快一售而空。

2011年5月,大型舞劇《大夢敦煌》在溫州大劇院上演,反彈琵琶、千手觀音、飛天神女等經典壁畫形象躍然舞台之上。該劇講述以古代敦煌為時空背景,演繹出青年畫家莫高與大將軍之女月牙感人肺腑的愛情悲劇,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感情經歷曲折波瀾,戲劇衝突集中激烈。

2011年8月,《大夢敦煌》在敦煌莫高窟進行實景演出,讓觀眾立體感悟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截至4月,《大夢敦煌》已在全國40多個城市演出858場,收入達9350萬元;在海外6個國家演出102場,收入折合人民幣2690萬元。累計演出960場,票房收入達1.204億元。文化部、財政部《關於50台精品劇目演出經營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演出場次最多、演出收入最多、盈利最多、投入產出最好四項前五名劇目中,《大夢敦煌》有三項指標排名第二,在舞劇類14台劇目中投入產出比排名第一,被商務部、文化部列入《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榮獲文化部優秀出口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第一名,成為中國文化產品以市場方式“走出去”的範例。

2005年1月榮登“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工程榜首,於2007年10月作為全國十大經典舞台劇目之一參加了國家大劇院的首輪試演。

2016年4月26日,大型舞劇《大夢敦煌》在黨的最高學府中共中央黨校禮堂精彩演出,以享譽中外的文化名片,誠邀各方賓客認識甘肅、了解甘肅、走進甘肅,參與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