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墓公廟

大墓公廟,位於台灣新北市土城忠義路61號,是北台灣的著名墳墓與廟宇。

大墓公廟,位在台灣新北市土城忠義路61號,清高宗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間,天地會林爽文起事,其部眾曾與官兵在今日埤塘(今土城)明白接戰,許多林爽文部眾被清軍殺死,暴屍荒野,乾隆帝恨其為亂黨,敕命不許收埋。但地方人士報告,其中許多屍骨是被誤殺的難民及協助清軍平亂的義士。經過官員上奏,皇帝於是封其為“義冢”,墓碑銘文:“奉恩憲札諭埋葬難民萬善同歸墓”。
也有說法表示,其中均為林爽文部眾,門閥士紳基於同鄉情誼與憐憫之心,方才向公家詐稱誤殺義民,但以清代對於叛逆同黨之嚴厲,民眾一般不敢造次。所以認為此些屍骨應該為協助清兵的鄉勇死者、無辜被害的難民遺體與林爽文部眾屍首之結合。
相傳亦埋葬了爾後許多泉漳械鬥的死者遺骸,但包含了林爽文事件亦帶有泉州、漳州互相鬥爭的因素,故不為異。
據說,台灣清領時期板橋、土城一帶原住民時來搶奪漢人金錢、糧食,甚至殺人出草,而鄉民祭祀義冢大墓公均能得到庇佑而擊退原住民,故當地開墾者以佃農田租作為香火錢,香火鼎盛,而今,已經成為板橋、土城、中和三行政區的共同信仰,故本廟廟務由三區區長共同主持。2010年五都改制前,則以三縣轄市市長聯名管理。
每年中元節,義冢大墓公有隆重的祭祀活動,亦涵蓋板橋、土城、中和三行政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