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醫院

大坪醫院

大坪醫院是由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和野戰外科研究所合併而成。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坐落在兩江環抱、風景秀麗的佛圖古關上,南俯長江,北瞰嘉陵,山水輝映,是全軍唯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軍隊醫療衛生機構,為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中央首長來渝指定保健醫院,重慶市首批涉外定點醫院、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院所占地總面積21萬餘平方米,建築總面積29萬餘平方米,設有44個臨床和醫技科室,現展開床位2000餘張。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大坪醫院各類照片大坪醫院各類照片

院所占地總面積21萬餘平方米,建築總面積29萬餘平方米。擁有目前 西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先進,集人性化、智慧型化、數位化為一體的單體病房大樓,總建築面積近12萬平方米。

院所設有44個臨床和醫技科室,現展開床位2000餘張,年門、急診量百萬餘人次,年收治病人6萬餘人次,手術3萬餘台次。

人才實力

院所形成了院士領銜,以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為骨幹,以優秀中青年人才為主體的人才方陣。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000餘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200餘名;博士、碩士生導師100餘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獲得者9名,銀獎14名;總後一代名師1名;總後“三星人才”12名; 重慶市學科學術帶頭人7名。

學科建設

院所學科專業齊全,外科學所有三級專業均為 國家重點學科。現有野戰外科、骨科、普通外科、神經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眼科、消化內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和軍隊“2110”重點建

大坪醫院大坪醫院

設學科(野戰外科學)。

有全軍戰創傷專科中心、全軍胸外科專科中心和全軍交通醫學研究所;高血壓代謝病、青光眼病、內耳疾病以及便秘為全軍專病中心;婦產科、小兒科、泌尿外科為全軍優生優育中心。戰創傷醫學、胸心外科、眼科學、神經內科、 生物醫學工程、腫瘤治療學為重慶市重點學科,高血壓病研究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所、交通醫學研究所、創傷癒合與組織工程研究所、宮頸癌防治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為重慶市研究所,皮膚科為重慶市高校皮膚組織工程研究中心。

教學科研

院所所有臨床學科和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均為博、碩學位授權點,設有臨床醫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承擔了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大專5個層次12個專業的教學任務,年培養各類學員1000餘名,年招收進修生500餘名。院所具有良好的科研條件,為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擁有全軍第一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傷、燒傷與複合傷國家重點實驗室,全軍“重中之重”建設實驗室—戰創傷基礎研究實驗室和全軍重點實驗室—交通醫學實驗室。高血壓病實驗室、創傷基礎實驗室、交通醫學實驗室、車輛生物安全碰撞實驗室為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承擔了以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級為代表的重大科研課題,年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近百項。

1979年以來,獲得各類科研成果近40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軍隊科技進步(醫療成果)一等獎10項、二等獎70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7項。每年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發表論文數及論文引用數均位居全國醫院前20位,其中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5篇。先後與 美國、加拿大、 法國、英國、德國、日本、 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的著名院校和醫院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關係,每年有100餘人參與國際學術交流。

醫學教育

我院所為第三軍醫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承擔包括從大學專科到博士後五個層次,臨床、預防、檢驗、病理、影像、護理等12個專業的教育訓練任務,每年培養各類學員近1100人。先後獲省部級二等獎以上教學獎勵17項;《外科學及野戰外科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4部;先後有3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7人獲重慶市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本科教學

醫院所共有15個教研室、16個內外科三級學科以及5個輔助科室長年承擔臨床教學任務,開設臨床必修課程14門,選修課程4門。各門課程均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定標準組織教學計畫,理論教學全部採用多媒體授課,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授課達到80%。臨床見習和實習分別由高年資以上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擔任。臨床教學中注重加強環節控制和質量監督,教學滿意率始終在95%以上。

研究生教育

院所的臨床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均成為博士授權一級學科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研究生導師11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3人,碩士生導師67人。每年培養博碩士研究生約200人。院所注重加強研究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通過規範培養環節和強化課題管理,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繼續教育

醫院所充分利用豐富的臨床教學資源和先進的醫療技術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繼續教育培訓項目。目前,共承擔國家、軍隊I類繼續教育項目25期,為基層醫療單位培養和輸送大量衛生技術骨幹,形成了計畫生育、生殖健康、創傷急救等傳統特色培訓項目。

科室介紹

皮膚科

皮膚科是由全國著名皮膚性病學家、留德金博士、一級教授寧譽教授於1954年組建。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專業學科,在西南地區享有盛譽。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科室逐漸發展壯大,門診人數、住院病人逐漸年上升,年門診量4萬人次以上,展開床位30張。科研方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國家863課題3項,重慶市重大攻關課題1項,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校管課題2項,在毛囊細胞生物學和組織工程皮膚領域取得突破進展,被重慶市批准成立了“創傷癒合與組織工程研究所”

骨科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骨科現由骨科(骨病科)、創傷二科(骨傷科)組成,王愛民教授任主任,沈岳副教授任副主任。其中骨科(骨病科) 創建於60年代初期,凝集了歷屆學科帶頭人和國家軍隊知名專家的豐富經驗,形成了良好醫療作風。1990年國家授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1年被批准培養博士研究生。現有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3名。技術力量雄厚,現有教授、主任醫師5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12人和住院醫師4人,其中博士12人,碩士5人。科室展開床位40張,年收治病人700餘人次,年手術600餘台。

目前能開展各種骨科手術,在脊柱外科、人工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骨腫瘤的診治方面,具有鮮明特色,水平居西南地區前列,己達國內先進水平。如我科率先開展帶鏇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治療股骨頸陳舊性骨折和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創造性地開展了世界最大骨腫瘤的保肢手術治療;感染的骨與關節損傷的治療與修復等技術享譽全國。先後獲軍隊和重慶市科技、醫療成果十餘項。

口腔科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口腔科始建於1950年,l999年引進資金400餘萬元成立“口腔中心”。中心擁有一流的設備設施、醫技水平、醫療環境和服務質量,建有較好的口腔專科實驗室,為口腔臨床醫學碩士招收點,是集口腔醫學教學、科研、治療、保健、美容為一體的特色口腔專科。

中心現有醫護人員30餘名。醫生中正、副教授6人,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9人,其中博士3人(博士後1人),碩士6人。人才結構合理、醫技力量雄厚,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每年數次派人參加學術交流會、短期業務學習班等,不斷擴大學術交流和提高業務素質。送出在職人員到特色業務部門培訓,掌握高、精、尖技術,保持學科優勢。

中心設有口腔內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四個分枝專業,開設各科常規門診以及專家特診等業務。年均門診、病房收治病人3萬餘人次。中心現有面積約900 M2(其中臨床600 M2、病房200 M2、實驗室約100 M2),裝修豪華氣派,環境典雅舒適,引進了多種先進的進口診斷、治療儀器以及全套口腔技工工藝設備。現有進口牙科綜合治療椅23台,其中3台豪華綜合治療椅配於特診室,採用微電腦控制,為觸摸式控制平台,並配有潔牙機、光固化機、心電監護儀等,實行4手操作,重病人可在心電監護下進行牙科疾病的診療。科室內設有病人候診室、導醫台和預約電話,方便就診。診室內裝有空氣自動消毒機定期消毒,保持診室內空氣清潔。在疾病診治中,使用一次性口腔治療盤、實行一人一機、四手操作,為患者提供全面、安全、優質的服務。

主要診治疾病範圍。口腔內科:牙齒齲壞、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疾病、兒童牙病、牙病預防和牙齒美容等。口腔外科:病灶牙的拔除、牙槽外科、口腔頜面部感染、腫瘤、損傷、涎腺疾病、顳下頜關節疾病、頜面部美容整形術等。口腔修復科:牙體、牙列缺損、缺失的修復,包括活動義齒、烤瓷牙、隱形義齒、帶膜鑄造;頜面部術後贗復體修復等。口腔正畸科:兒童錯合畸形的預防性、阻斷性矯治,如前牙反合、上頜頜骨或下頜頜骨發育不足、埋藏牙導萌等;青少年和成人錯合畸形的綜合性矯治,包括牙列擁擠或不齊、雙頜前突、

臨床技術

醫院每年開展40多項新業務、新技術,形成了明顯的技術特色和優勢,使許多疑難病得到有效診治,許多複雜手術和重大搶救獲得成功,一些診斷治療技術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眼、耳、鼻、口腔、頜面外科“面容工程”具有傳統強勢,中子刀治療宮頸癌為國內首創,成功施行了國內首例小兒心臟移植,食道癌外科治療及食管缺損修復,心臟、肺臟、腎臟等大器官移植,便秘及梅尼埃病的外科治療,代謝綜合症的診斷和治療,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等20餘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嚴重創傷救治享譽國內外。

醫療設備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科研儀器設備,最新引進了德國西門子最新一代Biograph64型PET/CT, 荷蘭Philips Brilliance iCT高端CT系統,西門子3.0T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美國醫科達-IGRT醫用直線加速器,荷蘭Philips全自動雙平板DR,單平板DR,美國HOLogic數位化乳腺用X線機,美國GE Innova3100數字平板DSA,德國西門子AXIOM Artisd TA型大平板數字DSA,GE Voluson高檔彩超等高新尖設備,還擁有全身伽瑪刀、頭顱伽瑪刀、中子刀、三維立體成像系統64排容積CT、 體外震波碎石機、流式細胞儀、準分子雷射儀等國際一流的醫療設備,總價值7億餘元。

醫院地址

醫院地址: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大坪長江支路10號

榮譽稱號

大坪醫院各類照片大坪醫院各類照片

1994年,被評為首批三級甲等醫院,1996年被評為“愛嬰醫院”,1997年、1999年獲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稱號,2001年被批准為“重慶市首批涉外定點醫院”,2002年被批准為“重慶市首批醫療保險定點單位”。

先後獲得“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軍雙優服務先進單位”、“總後勤部為部隊服務先進單位”、“總後安全穩定先進單位”、“總後勤部抗震救災先進集體”、“重慶市擁政愛民先進單位”、“重慶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重慶市物價信得過醫院”、“重慶市愛心助殘先進單位”、“重慶市抗震救災先進集體”、“重慶市園林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大坪醫院細胞生物治療中心

科室簡介

大坪醫院是全軍唯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軍隊醫療衛生機構。大坪醫院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中心是由院所多學科參與組建而成。中心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擁有軍內傑出醫療人才,並配備有國際化標準GMP實驗室。主要從事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分離、培養、誘導分化和製備,使細胞質量達到國際標準。我中心現採用多項針對不同腫瘤患者的細胞治療方案,如DC、CIK、DC-CIK等,為腫瘤前期、術後及晚期患者提供了差異化的臨床治療方案以及評估體系,對腫瘤治療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專家簡介

陳東風陳東風

陳東風: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消化內科、消化內鏡中心及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近5年來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SCI論文9篇。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科技部國家支撐計畫等課題共8項。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ERCP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酒精肝與脂肪肝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病分會委員、全軍消化內科專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重慶市消化疾病專委會主任委員,獲全軍育才“銀獎”。擅長消化內鏡、消化血管介入的診斷與治療、在西南地區率先開展幹細胞移植治療終末期肝病、清醒鎮靜內鏡及細徑內鏡的臨床套用。研究領域主要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診治、幹細胞的分化調控及消化系腫瘤的表觀遺傳學三個方向。任《中華肝臟病雜誌》等8家雜誌編委,主編《診斷學試題集》、《野戰內科急救學》、《消化系統疑難病例診治思維》三部專著。培養碩、博士研究生40名。

徐祥徐祥

徐祥:副主任醫師,副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匹茨堡大學博士後。現任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中心副主任,兼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一室副主任。擅長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各種實體瘤的病員篩查和臨床診治工作,專注於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分離、培養、誘導和分化基礎和臨床轉化套用研究。先後承擔國家863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項、973項目分題1項、全軍科研課題1項,重慶市課題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於《EMBOReports》、《JBioChem》和《MolecularTherapy》等國際知名SCI雜誌上發表論文8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

余健余健

余健:現任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和匹茲堡大學腫瘤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大坪醫院幹細胞移植&細胞治療中心客座教授及副主任,是《Gens&Dev》、《PNAS》、《JExpMed》、《EMBOJ》、《Gut》等多種國際知名雜誌的審稿人。獲美國NIH,ACSandFMARI等16項基金課題資助,累計經費達6百多萬美元。於《Science》、《Cellstemcell》、《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CancerCell》、《CancerResearch》、《Gut》和《Blood》等國際知名的SCI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累計影響因子達570分,累計引用次數達到7400餘次。在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基礎和臨床轉化套用研究方面有極深的造詣,為這一領域內的國際知名專家。

林星石林星石

林星石:現任解放軍總醫院腫瘤免疫生物治療研究室教授、醫學教授,免疫細胞抗腫瘤治療專家、臨床腫瘤治療專家,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腫瘤中心腫瘤免疫生物治療室研究員,長期從事免疫細胞抗腫瘤臨床套用和研究工作並且擔任中央首長的保健工作,有豐富的臨床與製備技術經驗,率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開展DC、CIK、NK、EAAL等細胞治療技術。先後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及德國進修。在外長期從事腫瘤細胞生物治療的研究並負責指導和參與細胞保健與治療第一線的工作,掌握製備各種相關免疫細胞的技術並具有豐富的臨床套用經驗。自2002年起,曾為解放軍總醫院逐步申請DC、CIK及NK等細胞製備和臨床套用審批,並分別於2006年和2009年獲得總後衛生部醫療管理局的DC-CIK與NK臨床套用級批號。

科室技術骨幹

何靜:副主任技師
孫志亞:技師
李向云:醫師
羅安雄 :技師
趙宗林 :技師
陳民佳:技師

學科特色

(一)先進設備

我中心擁有細胞培養相配套的先進設備。美國ThermoCO2培養箱、Thermo生物安全櫃、Thermo超低溫冰櫃、日本OLYMPUSCKX41螢光倒置顯微鏡等。

(二)醫療技術

腫瘤生物治療是腫瘤患者康復的新希望。我中心引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最新最成熟的腫瘤治療方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作為最新最成熟的腫瘤治療方法,是指從患者自體外周血中分離出單個核細胞(抗癌相關因子)經過體外激活、修飾、擴增後回輸到患者體內,調節和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或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

(三)專科技術特色

1、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是將人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在體外用多種細胞因子共同培養一段時間後獲得的一群異質細胞,兼有T淋巴細胞強大的抗腫瘤活性和NK細胞的非MHC限制性殺瘤優點。

2、負載自體腫瘤裂解物的DC疫苗——樹突狀細胞(DendriticCell,DC)腫瘤疫苗治療技術是一項現代高科技生物技術。是將採集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體外誘導為大量樹突狀細胞並負載腫瘤細胞信息回輸給患者。回輸的DC腫瘤疫苗會在患者體內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效應細胞,精確“瞄準”腫瘤細胞進行殺傷,又具有特殊的抗原提呈能力,同時在患者體內誘發免疫記憶功能,使患者獲得長期持續的抗腫瘤效應。

既表達腫瘤的所有抗原成分,,可以有效的選擇靶細胞——腫瘤細胞,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免疫治療新手段。

大坪醫院細胞生物治療中心大坪醫院細胞生物治療中心

服務宗旨

以患者為中心,保證患者的細胞生物治療安全,有效,符合臨床診斷。

質量方針

採用國際先進的設備、技術,規範化、信息化的管理

質量目標

1、契約履約率:100%

2、用戶滿意率:90%

3、產品細胞量不少於10×109

4、細胞活率在>95%

5、內部質量控制失控率:<0.1%

6、產品無菌試驗合格率100%

學術成就

在國外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數十篇

WangBin,WangJun,ChenDongfeng.Anunusualcauseofrecurrentmassive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Gastroenterology.2012;143(3):542-872

LiYan,ChenDongfeng.Theoptimaldoseofomega-3supplementationfor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JournalofHepatology.2012(57):467-477

XiangXu,JayaVatsyayan,ChenxiGao,ChristopherJ.Bakkenist,andjingHu.SumoylationofeIF4EactivatesmRNAtranslation.EMBOReports,2010;11(4):299-304.(IF:7.82)

XiangXu,JayaVatsyayan,ChenxiGao,ChristopherJ.Bakkenist,andjingHu.HDAC2promotteseIF4EsumolationandactivatesmRNAtranslationgenespecifically.JBiolChem.2010;285(24):18139-18143.(IF:5.32)

YuFuWang,XiangXu#,XiaFan,ChunZhang,QiangWei,XiWang,WeiGuo,WeiXing,JianYu3,Jing-LongYan2andHua-PingLiang.ACell-penetratingPeptideSuppressesinflammationbyInhibitingNF-κBSignaling.MolecularTherapy,2011;19(10):1849-57.#Firstco-author.(IF:7.1)

LiNa,XuXiang#,XiaoBin,ZhuEn-Dong,LiBo-Sheng,LiuZhen,TangBin,ZouQuan-Min,LiangHua-Ping,MaoXu-Hu.H.pylorirelatedproinflammatorycytokinescontributetotheinductionofmiR-146ainhumangastricepithelialcells.MolBiolRep.2012;39(4):4655-61.#Firstco-author.(IF:2.03)

7、ZhangChun,LuFang,XuXiang,LiangHuaping.Evodiamineinducescaspase-dependentapoptosisandSphasearrestinhumancolonlovocells.AnticancerDrugs.2010;21(8):766-776.(IF:2.23)

8、YuJ,LazzeroniL,QinJ,HuangMM,NavidiW,ErlichH,ArnheimN.Individualvariationinrecombinationamonghumanmales.AmJHumGenet.1996;59(6):1186-92.

9、YuJ,ZhangL,HwangPM,RagoC,KinzlerKW,VogelsteinB.Identificationandclassificationofp53-regulatedgenes.ProcNatlAcadSciUSA.1999;96(25):14517-22.

10、YuJ,ZhangL,HwangPM,KinzlerKW,VogelsteinB.PUMAinducestherapidapoptosisincolorectalcancercells.Mol.Cell.2001;7(3):673-82.

大坪醫院細胞生物治療中心
大坪醫院細胞生物治療中心
大坪醫院細胞生物治療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